HEATS 发表于 2010-9-12 14:09:51

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现状及展望

在更新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淬火设备后,机车齿轮生产质量、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双频淬火设备在推广的同时需要完成地铁、城轨机车齿轮的验证工作。行业协会可争取立项,组织相关单位完善机车感应齿轮的基础研究工作,如硬化层应力分布、疲劳强度的测定。&nbsp; <BR>感应加热技术在国内机车工业上的运用源于20世纪60年代。机车感应淬火齿轮一般要求硬化层深2~4mm,硬度52~60HRC。历经40年的发展,感应淬火机车齿轮广泛应用于200km/h以下的客、货运机车(DF、SS系列等)及城市轻轨、地铁机车,并应用于替代进口机车齿轮。&nbsp; <BR>一、&nbsp;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的现状&nbsp; <BR>1.技术现状&nbsp; <BR>国内各厂家均采用中频埋油沿齿廓淬火工艺。自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内机车感应齿轮生产厂家经历了淬火工艺摸索、批量生产国产120km/h以下机车齿轮、进口机车齿轮国产化等阶段,工艺得到逐渐稳定。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铁路工业的迅速发展,机车运行速度及牵引吨数逐年提高,感应齿轮服役期故障率逐步上升,突出表现在齿轮全齿宽范围内两端未硬化,使用过程中产生弯曲疲劳裂纹,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摸索,相关厂家采用新工艺后,已实现齿轮全齿宽范围内硬化。&nbsp; <BR>现机车用感应齿轮使用速度已由80~100km/h提高至140~160km/h,寿命由初期的40万km提高到100万km以上。&nbsp; <BR>2.装备现状&nbsp; <BR>(1)机床&nbsp;现国内各厂家机床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第1代液压升降、无限位、淬火变压器半潜式机床,第1.5代液压升降、有限位、PLC控制机床,以及第2代丝杆步进电机升降、半数控控制机床并存。第1代机床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第1代机床仍沿用60年代末的设计,定位精度差、稳定性差,已不能满足齿轮生产的要求,必须更新换代;第2代淬火机床现仅有1台,于2004年投入使用,基本满足生产要求,但在技术水平上仍未能达到同期通用淬火机床的技术水平。&nbsp; <BR>(2)电源&nbsp;淬火电源仍然使用机式中频发电机(组),少数厂家曾试用过国产晶闸管中频电源,但由于可靠性不佳,未能推广,第3代全固态IGBT中频电源在国内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行业未能运用。&nbsp; <BR>二、&nbsp;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存在的问题&nbsp; <BR>1.基础研究严重不足&nbsp; <BR>(1)使用速度160km/h以下齿轮的设计理论储备较多,而对于速度160km/h以上机车能否使用感应齿轮在理论上仍处于空白阶段。&nbsp; <BR>(2)感应齿轮未进行实物接触、弯曲疲劳强度试验论证,以致于齿轮使用寿命不能精确预估。&nbsp; <BR>(3)对感应齿轮硬化层区域应力分布情况未作深入研究。&nbsp; <BR>(4)模数6mm以下城轨、地铁机车感应齿轮双频淬火是发展潮流,但双频淬火仍停留于调研阶段,设计人员对双频淬火齿轮运用范围、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诸多盲点,未能开展双频淬火齿轮的试验台实物试验验证。&nbsp; <BR>2.设备老化&nbsp; <BR>(1)国内机车齿轮生产厂家感应淬火机床普遍老化,CNC数控、丝杆侍服电机精确走行、在线实时监控等技术均未采用。而许多国内感应设备制造厂家齿轮淬火机床仍停留于10年前的技术水平。&nbsp; <BR>(2)中频电源仍然为机式中频发电机(组),而全固态IGBT中频电源在铁道行业未有成功运用经历。&nbsp; <BR>(3)重热轻冷,忽视冷却介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现国内机车感应齿轮生产厂家仍将机油作为主要淬火介质,轮齿齿面硬度分布不理想。&nbsp; <BR>(4)齿轮冷热加工配合不够,忽视倒角大小、形状及齿根粗糙度、齿根圆弧形状等机加工项点对感应加热及最终质量的影响。&nbsp; <BR>三、&nbsp;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展望&nbsp; <BR>(1)在更新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淬火设备后,机车齿轮生产质量、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nbsp; <BR>(2)双频淬火设备在推广的同时需要完成地铁、城轨机车齿轮的验证工作。&nbsp; <BR>(3)行业协会可争取立项,组织相关单位完善机车感应齿轮的基础研究工作,如硬化层应力分布、疲劳强度的测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车齿轮感应热处理现状及展望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