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TS 发表于 2010-9-12 16:32:34

金属材料订购相关名词

1.&nbsp;材料名称:&nbsp;定购材料的确切称呼。有些材料的名称很容易混淆,如一般用途低碳钢丝和低碳碳结钢丝名称很相似,但它们的质量、用途、价格却不同。&nbsp;&nbsp; <BR>2.&nbsp;品种:&nbsp;材料化学成分、用途、外形、生产工艺、热处理等不同的产品。&nbsp;&nbsp; <BR>3.&nbsp;规格:&nbsp;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号产品的不同尺寸,通常以截面主要部位公称尺寸表示。&nbsp;&nbsp; <BR>4.&nbsp;公称尺寸:&nbsp;标准中规定的名义尺寸,也是生产过程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nbsp;&nbsp; <BR>5.&nbsp;实际尺寸:&nbsp;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得到的尺寸。&nbsp;&nbsp; <BR>6.&nbsp;尺寸偏差:&nbsp;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差值。标准规定允许存在的尺寸偏差,称为允许偏差。简称偏差。&nbsp;&nbsp; <BR>7.&nbsp;精度等级:&nbsp;标准中按尺寸允许偏差分的等级。精度等级越高,尺寸允许偏差越小。定购金属材料时,应写明所需的尺寸偏差或精度等级。&nbsp;&nbsp; <BR>8.&nbsp;通常长度:&nbsp;又称不定尺长度,要求金属材料的交货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不要求某一具体尺寸的长度。&nbsp;&nbsp; <BR>9.&nbsp;定尺长度:&nbsp;按订货要求切成固定尺寸的长度(板材的定尺是指宽度和长度),例如定尺为5m,则交货的一批材料其长度均为5m。&nbsp;&nbsp; <BR>10.倍尺长度:&nbsp;按需方要求的单倍尺长度切成整数倍的长度。&nbsp;&nbsp; <BR>11.&nbsp;短尺:&nbsp;小于标准规定的不定尺长度下限,但不小于允许的最小长度的长度。例如,热轧优质圆钢通常长度为2~6m,最小允许长度为1.5m,则长度为1.5~2m的就是短尺。按通常&nbsp;长度交货的金属材料,允许搭配一定比例的短尺。&nbsp;&nbsp; <BR>12.&nbsp;技术条件:&nbsp;标准中规定产品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如牌号、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组织、交货状态等。有时还包括一些供参考&nbsp;的性能指标。牌号是技术条件中的首要内容,同一牌号的材料可能有不同的保证条件、交货&nbsp;状态、使用加工类别、质量级别等。&nbsp;&nbsp; <BR>13.&nbsp;牌号:&nbsp;是用来识别产品名称、符号、代码或它们的组合。钢的牌号称为钢号,是对每一具体的钢所取的名称。在过去的标准中,常把用汉字表示的名称称为牌号,用汉语拼音字&nbsp;母、元素符合表示的称为代号。在现在的标准中已不再用汉字来表示牌号了。因此,钢号与&nbsp;牌号也就合而为一了。&nbsp;&nbsp; <BR>14.&nbsp;材质:&nbsp;通常是指钢材的钢种与质量,实际工作中,一般泛指钢的牌号。&nbsp;&nbsp; <BR>15.&nbsp;保证条件:&nbsp;按照金属材料标准的规定,生产厂应该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指标。&nbsp;&nbsp; <BR>16.&nbsp;交货状态:&nbsp;金属材料最终塑性变形加工方法或最终处理状态。最终塑性变形加工方法也可理解为不经热处理交货的状态,如热轧(锻)、冷拉(轧)状态等;最终热处理状态有正火&nbsp;、退火、高温回火、调质及固溶处理等。交货状态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正确选择交&nbsp;货状态对使用单位的进一步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订&nbsp;购材料时,必须在货单、合同等单据上注明要求何种交货状态。&nbsp;&nbsp; <BR>17.&nbsp;热轧(锻)状态:金属材料在热轧或热锻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冷却后直接交货的&nbsp;状态。热轧(锻)的终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冷却,因而热轧(锻)状态&nbsp;相当于正火处理。热轧(锻)状态交货的金属材料,由于表面覆盖有一层氧化膜,因而具有一&nbsp;定的耐蚀性,储运保管的要求不像冷拉(轧)交货的材料那样严格,如大、中型型钢、中厚钢&nbsp;板可以在露天货场或经苫盖后存放。&nbsp;&nbsp; <BR>18.&nbsp;冷拉(轧)状态:金属材料在冷拉或冷轧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而直接交货的状态。与热轧(锻)状态相&nbsp;比,冷拉(轧)状态的金属材料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并有较高的力学性&nbsp;能。但易遭受腐蚀或生锈,其包装、储运都有较严格的要求,需在库房内保管,并应注意库&nbsp;房内的温湿度控制。&nbsp;&nbsp; <BR>19.&nbsp;退火(焖火)状态&nbsp;:&nbsp;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退火热处理的状态。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并为后道工序做好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nbsp;&nbsp; <BR>20.&nbsp;正火状态:&nbsp;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正火热处理的状态。与热轧(锻)相比,由于其温度控制较为严格,因而金属的组织、性能较为均匀;与退火相比,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因&nbsp;而晶粒细化,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并能消除钢的某些组织缺陷。&nbsp;&nbsp; <BR>21.&nbsp;高温回火状态:&nbsp;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高温回火热处理的状态。高温回火的回火温度较高,有利于彻底消除内应力,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nbsp;&nbsp; <BR>22.&nbsp;固溶处理状态:&nbsp;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固溶热处理的状态。固溶处理主要适用于奥氏体型不锈钢,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为进一步冷加工创造条件;也可&nbsp;为不锈钢进一步沉淀硬化或有色金属的时效处理作组织准备。&nbsp;&nbsp; <BR>23.&nbsp;自由加工状态: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或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的产品的状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保证。&nbsp;&nbsp; <BR>24.&nbsp;加工硬化状态:金属材料在冷加工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而直接交货的状态。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有色金属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nbsp;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nbsp;&nbsp; <BR>25.&nbsp;淬火状态:&nbsp;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热处理的状态。对于有色金属,淬火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单相组织,为进一步冷加工或时效处理作组织准备。&nbsp;&nbsp; <BR>26.&nbsp;淬火——自然时效状态: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自然时效热处理的状态。&nbsp;&nbsp; <BR>27.&nbsp;淬火——人工时效状态: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人工时效热处理的状态。&nbsp;&nbsp;&nbsp; <BR>28.&nbsp;标志&nbsp;:&nbsp;为了便于金属材料的管理,避免混乱,防止造成使用事故,在材料或包装上标出牌号、批号、状态、规格、生产厂代号等,统称为标志。标识方法主要有涂色、打印、挂&nbsp;牌等。&nbsp;&nbsp; <BR>29.&nbsp;质量证明书:&nbsp;生产企业对每批交货产品检验合格附的证明材料。其内容按有关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一般包括材料名称、牌号、规格、质量等级、合同和标准规定的全部检验&nbsp;项目的检验结果、合同号、标准号、检验批号、交货件数、重量等。质量证明书是供方对该&nbsp;批产品检验结果的确认和保证,也是需方进行复验和使用的依据。是购销活动中重要的技术&nbsp;文件,不仅生产厂出厂时应提供质量证明书,在销售或发出材料时,也必须随料发出质量证明书或其抄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属材料订购相关名词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