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是在磨床上用砂轮作为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砂轮和磨床磨削工艺
磨削是在磨床上用砂轮作为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1.由于砂轮磨粒本身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热性,因此磨削能加工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硬的钢、硬质合金等。
2.砂轮和磨床特征决定了磨削工艺系统能作均匀的微量切削,一般ap=0.001~0.005mm;磨削速度很高,一般可达v=30~50m/s;磨床刚度好;采用液压传动,因此磨削能经济地获得高的加工精度(IT6~IT5)和小的表面粗糙度(Ra=0.8~0.2μm)。磨削是零件精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3.由于激烈的磨擦,而使磨削区温度很高。这会造成工件产生应力和变形,甚至造成工件表面烧伤。因此磨削时必须注入大批冷却液,以降低磨削温度。冷却液还可起排屑和润滑作用。
4.磨削时的径向力很大。这会造成机床—砂轮—工件系统的弹性让步,使实际切深小于名义切深。因此磨削将要完成时,应不进刀进行光磨,以打消误差。
5.磨粒磨钝后,磨削力也随之增大、致使磨粒破碎或脱落,重新露出锋利的刃口,此特征称为“自锐性”。自锐性使磨削在必定时间内能正常进行,但超过必定工作时间后,应进行人工修整,以免磨削力增大引起振动、噪声及损伤工件表面质量。
二、砂轮
砂轮是磨削的切削工具,它由许多渺小而坚硬的磨粒和联合剂粘而成的多孔物体。磨粒直接担负着切削工作,必须锋利并具有高的硬度,耐热性和必定的韧性。常用的磨料有氧化铝(又称刚玉)和碳化硅两种。氧化铝类磨料硬度高、韧性好,合适磨削钢料。碳化硅类磨料硬度更高、更锋利、导热性好,但较脆,合适磨削铸铁和硬质合金。
同样磨料的砂轮,由于其粗细不同,工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效率就不雷同,磨粒粗大的用于粗磨,磨粒渺小的合适精磨、磨料愈粗,粒度号愈小。
联合剂起粘结磨料的作用。常用的是陶瓷联合剂,其次是树脂联合剂。联合剂选料不同,影响砂轮的耐蚀性、强度、耐热性和韧性等。
磨粒粘结愈牢,就愈不容易从砂轮上掉下来,就称砂轮的硬度,即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容易脱落称为软,反之称为硬。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磨削工件的表面较软,磨粒的刃口(棱角)就不易磨损,这样磨粒应用的时间可以长些,也就是说可选粘接坚固些的砂轮(硬度较高的砂轮)。反之,硬度低的砂轮合适磨削硬度高的工件。
砂轮在高速前提下工作,为了保证安全,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不应有裂纹等缺点;为了使砂轮工作安稳,应用前应进举动平衡实验。
砂轮工作必定时间后,其表面空隙会被磨屑堵塞,磨料的锐角会磨钝,原有的几何形状会失真。因此必须修整以恢复切削能力和正确的几何形状。砂轮需用金刚石笔进行修整。
三、平面磨床的结构与磨削运动
磨床的种类很多,重要有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内圆磨床、全能外圆磨床(也可磨内孔)、齿轮磨床、螺纹磨床,导轨磨床、无心磨床(磨外圆)和工具磨床(磨刀具)等。这里介绍平面磨床及其运动。
1.平面磨床的结构(以M7120A为例,其中:M——磨床类机床;71——卧轴矩台式平面磨床;20——工作台面宽度为200mm;A——第一次重大改良。)
1)砂轮架——安装砂轮并带动砂轮作高速旋转,砂轮架可沿滑座的燕尾导轨作手动或液动的横向间隙运动。
2)滑座——安装砂轮架并带动砂轮架沿立柱导轨作高低运动。
3)立柱——支承滑座及砂轮架。
4)工作台——安装工件并由液压系统驱动作往复直线运动。
5)床身——支承工作台、安装其它部件。
6)冷却液系统——向磨削区供给冷却液(皂化油)。
7)液压传动系统——其组成有:
(1)动力元件——为油泵,供给液压传动系统压力油;
(2)履行元件——为油缸,带动工作台等部件运动;
(3)把持元件——为各种阀,把持压力、速度、方向等;
(4)赞助元件——如油箱、压力表等。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相比具有传动安稳,能过载掩护,可以在较大领域实现无级调速等优点。
2.平面磨削运动
1)主运动——砂轮的高速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
(1)纵向进给——工作台带动工件的往复直线运动;
(2)垂直进给——砂轮向工件深度方向的移动;
(3)横向进给——砂轮沿其轴线的间隙运动。
四、平面磨削工艺
1.工件装夹
平面磨削时,对于铁磁性工件多利用电磁吸盘将工件吸住,这样装夹比较轻易。当磨削尺寸较小零件时,由于工件与工作台接触面积小,吸力弱,容易被磨削力弹出造成事故,所以当夹这类工件时,需在工件四击或左右两端用挡铁周住,以防工件移动。对于非铁磁性工件如铜、铝及其合金等用其他的夹具(如平口钳)等装夹好后,装在工作台或电磁吸盘上进行磨削加工。
2.磨削方法
磨削平面,一般以一个平面为定位基准,磨削另一个平面,如果两个平面都请求磨削时,可互为基准重复磨削。平面磨削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端磨法,用砂轮的端面进行磨削,因其接触面大,易发热,且冷却液难以浇到工件易发热变形,因而磨削精度较低,但生产率较高。另一种是周磨法。刚好和端磨法相反,它的磨削效率较低,但加工精度较高。
3.平面磨削操作
起首把台面与工件擦清洁,测量工件厚度,放上工件,开启电磁吸盘吸住工件,推位一下工作,以检查工件是否被吸住。开启液压系统,初步调剂工作台行程大小与地位,工作台行程长度由工作台两侧的挡块把持,工作台的运动速度由节流阀来调节。然后对刀,对刀前砂轮底部应当高于工件表面,逐渐进刀,当擦着有火花产生时,即开冷却液,此时垂直进给手传输线刻度即为零位。然后调剂好工作台与砂轮架的行程大小与地位。调剂时运动速度应当低,以免捶缸。
调剂完后即可磨削。根据需要调剂进给速度。磨削中可停机,以较准确检查尺寸。磨削将近结束时,垂直进给量要小,甚至不进给进行光磨,以保证磨削精度。磨完后退磁取下工件。
操作时,人应站在机床右边,预防工件,砂轮碎片等飞出伤人。关机时,工作台应停在中心肠位,砂轮架在工作台的后部,并擦拭清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