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3-30 23:15:03

《磨床加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帖最后由 huangwenyu333 于 2011-3-31 00:33 编辑

准备编写一本关于《磨床加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书籍,主要是针对手摇平面磨床加工方面的、加工精度比较高(±0.002mm)的连接器类零件,方便学员和新手学习。
大概内容包括:六面体、断差、槽、斜面、圆弧各个阶段加工过程中的异常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和一些典型工件加工经验及方法。现在缺一些资料,希望各位大虾能帮忙出出主意。

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3-31 01:20:11

本帖最后由 huangwenyu333 于 2011-4-4 12:07 编辑

    下面这些资料都是在论坛上找和自己总结的,还缺很多,每个阶段的都没完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把这本资料搞完整。还有本书主要强调分析加工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也有实际加工过程中比较重要而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是针对不会到会之间这段稍微有点基础的人员学习。
磨床加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平面/六面体阶段1 、正角器加工直角
由于手抓直角比较繁琐、费时,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治具快速抓直角。正角器就是一种快速抓直角的治具之一。(1)
正角器的种类正角器的自身精度为0.002mm,一般用于抓直角要求在0.002-0.005mm内的工件。使用正角器抓直角不但速度快,而却能够保证工件的品质。正角器一般根据断差不同分为三个形状,分别是T型、L型、X型和H型(一般H型适用于抓大工件直角)。(见下图)正角器在使用时还应该配有压板和螺丝,压板一般也有三种:    压板上可以安装两个螺丝,(如上图螺丝处和左边两条虚线间),左边螺丝可以移动位置为压紧螺丝,右边螺丝为水平调整螺丝。    注意:压紧前压板必须与正角器底面大致平行,否则压紧时不易压平,如下图1。并且压板弯头的位置应该处于正角器端差的中间部位,如下图2。
(2)
抓正角的方法
A 将工件两大基准面磨平,平面度保证在0.002mm内,作为装夹的基准。
B 选择合适的正角器,将工件按下图(a)装夹于正角器中。装夹时注意工件A、B面必须露出正角器外,以便研磨,必须用高度规或千分表检测C面平面度在0.002mm内,再选择合适的压板压紧工件于正角器上。
C 粗磨时必须按下图(b)所示摆放,因为砂轮的切削方向受力较大,所以应以正角器大面作为前端摆放,防止在加工中工件松动。
D 在精磨时应该注意先加工A面再加工B面,最后再将A面光一刀,防止加工A面时B面有松动。此种方法称为A+B+A加工方法。
E 精磨完成后用记号笔在工件的加工面上画交叉纹,不进刀空走一刀,目测记号笔的痕迹擦掉是否均匀或用高度规或千分表检测平面度是否在0.002mm内,若在OK则将工件取下。否则重新研磨。注意:加工好的基准面和打好直角的面不可再加工,否则会将其前面加工好的垂直度跑掉。(3)       正角器使用的注意事项A 正角器使用前必须清洁干净,并且没有毛刺。B 压板的压头处和螺丝处必须垫上一块薄垫块,防止压伤工件和正角器。C 正角器使用中必须轻拿轻放,不可碰伤,用后必须上油。D 正角器表面必须保持较好的平面度,不可用正角器作锤子使用。2、利用精密平口虎钳研磨正角       精密平口虎钳,我们一般称其为麦司,其形状如图所示,其规格根据外形不同大小各异,自身正角精度为0.005mm,一般用于加工垂直要求在0.005-0.01mm 以内的工件或粗抓正角。(1)       精密平口虎钳使用方法
A 单件加工将工件两大基准面加工OK后,毛刺去干净,再把工件置于虎钳的两个工作面之间,注意必须将加工好的两个基准面与虎钳的工作面完全贴平。最后锁紧螺丝将露出的两个面见光,同样采用A+B+A的方法加工。见光后则此工件的正角就加工完成了。虎钳上面的V型槽是用来夹持圆棒用于圆棒加工的。
    B 多件加工工件数量较多时,装夹难以装平,可以使用下面的装夹方法可以快速夹紧、夹平,可以大大的提高加工效率。首先找到三块挡块,A、B、C,其中A、B厚度相同。将A、B挡块及平台清洁干净,把A、B挡块挡块放于平台的右侧,A、B挡块之间的间距为多件工件的总厚度。再将C挡块放于A、B挡块和靠板之间,紧靠在靠板上。先把工件夹于虎钳上,再把虎钳倒放于A、B两块挡块上,并与C挡块靠齐。松开虎钳上的螺丝,工件自然下落于平台上再吸磁,用铜棒轻轻敲击工件,使之与平台靠板贴平,再将螺丝锁紧即可。(见下图)
                                                                        多件加工的装夹方法3、薄工件变形修整方法:第一、磁盘最好是极细目,0.5+1.0的最好,薄件吸力平均,不会放磁后变形。
第二、使用46K、60K砂轮。
第三、转速降低约,2400-2600RPM。第四、最好水磨,降低高温变形。
第五、正反面翻转时,研磨方向不要平行,请交叉研磨。第六、(最经典的技术)磁盘吸力,越少越好,只使用约20-40%吸力。4、修平台、靠板注意事项:第一、修平台时,46K的砂轮修整平台并不是最好的(太硬,容易烧刀),通常会选择46H-13MM厚的大砂轮,或25MM厚的小砂轮,不建议用小砂轮转速调慢,原因是转速慢砂轮会消耗更快,从头到最后面容易不平(这是通常容易忽略的问题)。第二、修平台时砂轮修整要粗细适中,下刀量一般在0.001—0.002mm,走刀一定要均匀,声音不能太大,砂轮钝化应立即从修砂轮。第三、修靠板时剔边砂轮的平位一定不能留太多,一般在1毫米以下,可以修粗点,前后进刀量要小。最后修好时左右走刀放慢,让靠板面较细,可确保精度更耐久。二、断差阶段


三、槽阶段1、深窄槽砂轮用红铜修整方法:实例:昨天见一同事,修了处0.2的砂轮,切了7.0深后,砂轮一边有点发黑,后来,他用一块红铜当修刀,再次把砂轮,修了一遍,原来从没有见过,这样到底有什么好处?原理:是利用磨损的方式让砂轮两面的力度平衡。(就是切槽的中途砂轮磨损的不均匀,通过后期的修补控制均匀)如果采用金刚石修刀修整很有可能把砂轮修小,就不划算了;所以你同事采用铜修整,轻轻把松的砂粒磨损下来并把不容易掉的磨损至钝,那样这个面的磨削力就小反作用力就大,这样就能稍微控制点点力度的平衡啦。2、槽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打窄砂轮注意事项:1、左右横扫对称去余量。2、多次转动刀柄,保持修刀尖锋利。3、砂轮断切面打成阶梯状。4、砂轮要打成前低后高(相差约1mm高度),严禁两面高度一致,以防后面切削高度不够而切伤工件和增强砂轮强度。5、对称去余量,以确保砂轮有足够强度。6、当左右横扫至约1mm左右时(此1mm为参照数,要根据所切槽宽度、深度、材质及砂轮粒度来定),可上下递进来确保砂轮强度。7、粗打常选用多点修刀和Ф10单点修刀,精打常选用单点Ф3和Ф6修刀。8、精打两侧面粒度粗细应一致,否则后续加工槽会切斜。9、粗打转速要低,精打时转速稍高。总之随余量减少转速逐渐变大(转速在1600rpm到2400rpm之间),进刀量随余量减少而变小。10、用塑胶片或铁片测槽时一定不能切得太深(约1mm即可,否则由于受力抖动和发热误测砂轮实际值)。11、砂轮粒度选择要适当。12、侧面修刀逆向砂轮旋转倾斜15°角度摆放,以保证修刀有更好的切削力。13、打制砂轮避免出现三种不良情况:A、单边斜B、双边斜C、球状斜切窄槽注意事项:1、砂轮直接成型到位,先粗切再精切。2、当齿窄时:a.间隔一槽切。b.间隔一槽一刀拉。c.当齿较宽时可按PITCH顺序切。3、切一定深度测一次砂轮,确认两侧R角是否一致,R角不一致,砂轮受力不一致槽会切斜,所以要及时修整R角。4、切槽时砂轮每下刀一次,砂轮要完全脱离槽,不要在槽内拖动。以免摩擦发热倾斜、烧刀。5、当砂轮两侧黑皮不均匀,或有黑皮现象,可用毛刷或用气枪轻吹。把气孔中铁屑和废料吹掉,避免发热烧刀切斜(气枪吹气不要太大,以免吹破砂轮)。6、切小槽下刀量一定要少。7、避免前后手柄掉刀现象。8、切槽修砂轮底部时通常采用Ф3或Ф6修刀来修整,可以产生更好的修整效果,也可以避免受力过大造成砂轮破裂。9、切窄槽转速稍高。一般约为2800rpm。10、小砂轮侧面对刀应尽量不涂奇笔或少涂奇笔,因为奇笔会堵塞砂轮气孔,导致切削不良。11、当多件装在一起加工,所切长度太长,为较好排屑,减少发热,可用挡块间隔,增加排屑空间。12、当砂轮一侧比另一侧 要黑时,黑的那部分为铁屑和已废磨粒,我们可采取暂时对策.用气枪将气开适度吹,顺着砂轮旋转方向吹。气不易过大,以免吹破砂轮,必要时我们一定要重新打制一个砂轮再加工。13、成型一个工位时数显向一个方向拉,避免丝杠间隙产生尺寸误差。14、细齿加工的关键:A、齿部弹动,尺寸变小B、齿部变形弯曲;常用的加工方法:A、加强边加工B、嵌入式加工16、逃角是为零件装配要求而设置的,使装配干涉值为零。17、小槽加工进刀量不能太大,否则砂轮磨损过快或因切削量过大而爆裂,槽会因发热而变宽。宽槽加工注意事项:1、a、精度高时可选择较小砂轮两刀切。b、精度不高时,砂轮宽度能达到要求时,可一刀切。2、切宽槽和切断差加工条件设定同理。3、a、槽浅侧面留量约0.1mm,底面留量约0.02 mm,后精切、清角。b、槽深侧面留量约0.2mm,底面留量约0.02 mm,后精切、清角。4、当切深槽完毕后,发现槽上面到位,下面不到位,说明槽倾斜,此时可打剃边砂轮剃侧面使其垂直到位。5、切深槽为避免侧面倾斜,可打空心砂轮切,和切断差同理。6、当工件较小粗切完后,精切之前一定要重新装夹或重新敲紧挡块。7、为避免多或少拉半个砂轮或一个砂轮,在下刀之前可涂奇笔用卡尺作记号,作再次确认砂轮位置。8、加工中为防止撞刀现象,我们在移动手柄之前先低头确认砂轮与工件位置。四、斜面阶段



五、圆弧阶段1、如何修整0.1mm左右的小圆弧:修小R最重要就是修刀的尖锐和中心的准确;用此法可修整0.03MM到0.04MM的沙轮凹R凸R 图一如图一:要用投影机先投出修刀与笔套是否一致,不一致就得利用锣丝把它定好定在中心一致上,一定要把投影时的方向做好记号以做基准!一般都用笔套的那一个直边做记号图二投好后按记号装上去修R,不一定投好中心后就一定能一次OK(如图二)。因为安装笔套上R机也会有误差的,但一般都一次能OK,如不OK会有两个可能,如图中的后面两图。是因为安装笔套上R机时的误差,可以用听声音划试打投影去确定中心偏那边,只有左划右两个可能,当R下面有问题时是偏右拉,反之当R上面有问题时就是偏左拉。图三图四跟具你所打出来的问题,确定中心偏的方向,去转笔的方法以去补尝中心的误差,转右划左,转的分量以出的问题大小而定的(如图三、图四)。

吸血鬼 发表于 2018-3-28 19:21:06

写的很好啊,楼主还在坚持吗
谢谢分享

三个志 发表于 2014-3-10 20:37:58

呵呵,厉害

张国耀 发表于 2011-3-30 23:49:36

楼主是一个有心人。
大家会给你方便的。
但你问题要具体些,
最佳方式是你的资料编写后放到上面晒给大家,
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与补充。这样更完善。
小小建议:《磨床加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这个题目可是指所有类型的磨床与加工方法。你是想主要方向是平面磨呢?还是更大的范围呢?
刚开始最好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可能会更佳。
如果需要资料我会给你一些电子版或者文字纸张版的
另外论坛里面也有一些可供下载的一些资料。 论坛里面大家的字里行间也是一些难得的一手资料与个人心得。要善于发现与捕追。
希望楼主早日完成你的心愿!
大家祝福你!

258400559 发表于 2011-3-30 23:59:02

期待中 能全国发行不

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3-31 00:27:56

回复 张国耀 的帖子

       主要是针对手摇平面磨床加工方面的、加工精度比较高(±0.002mm)的连接器类零件。我是搞培训的,现在找这类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培训书好难找,想写写这些方面的资料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培训(一点私心:))。

研磨者 发表于 2011-3-31 08:13:50

以上的资料,不是有视屏的

如果楼主能够跟我们分享成果,我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lol

wsf5431625 发表于 2011-4-3 21:57:46

东西不错就是好象有错别字我就说个基本的要用虎钳打好直角稍微大点的工件(50×50)左右需打3个面// (打虎钳侧面直角时最好横者打因为虎钳上的螺丝活动块的侧面比虎钳的固定块侧面更低)检验0.002的直角可用效表固定在平面度较高的物体上/用胶水沾一真圆直棒上进行推表。

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4-4 09:58:00

回复 wsf5431625 的帖子

谢谢提出意见!同时希望大家把平时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能摆出来谈谈(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半技工,也欢迎老鸟多提出指正),我会把总结的都更新在5楼。谢谢大家支持!

zjj7148325 发表于 2011-4-4 22:39:49

多多学习啊

凯波 发表于 2011-4-7 17:03:50

我想问一下   你说的那个0.2的砂轮用红铜修   是左右切还是 像修刀一样前后拉

江帆 发表于 2011-4-7 20:29:50

人才到处都是,有这个想法说明你很有心,会有一帆作为的

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4-8 08:49:21

回复 凯波 的帖子

也就是用红铜当修刀用,正在实践中,理论上是当薄砂轮两边粗细不一致(槽易切斜),砂轮余量又不多时,用红铜修给砂轮一个补赏。

huangwenyu333 发表于 2011-4-8 09:44:29

怎么都潜水啊,发表点意见啊!

daizhy8 发表于 2011-4-8 12:32:48

楼主真有心啊,期待中

AL-LHX 发表于 2011-4-8 20:30:05

:)我是新来的 ......   多多指教 ......期待......

253705437 发表于 2011-4-8 20:53:42

谢谢。嘻嘻找到我想要的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磨床加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