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设计(三)
齿面接触精度的评定指标有:①齿向误差(△Fβ) 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面距离为齿向误差。齿向线是齿面和分度圆柱面的交线。通常直齿轮的齿向线为直线,斜齿轮的齿向线是螺旋线。设计齿向线可以是修正的,如对高速重载齿轮,为补偿轮齿在受载下的变形量,提高轮齿的承载能力,设计时就常修正成鼓形齿或将轮齿的两端修缘。齿向误差允许在齿高中部测量,一般用专门的齿向检查仪进行测量。
②接触线误差(△Fb)一对斜齿轮啮合时,在啮合平面内应是沿一条直线接触的,这就是接触线。接触线误差也见就是在基圆柱的切平面内,平行于公称接触线并包容实际接触线的两条直线间的法向距离。它影响齿面接触斑点的大小。接触线误差全面反映了齿形误差和齿向误差,是评定斜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一项主要指标。
③轴向齿距偏差(△FPX) 对宽斜齿轮,在与齿轮基准轴线平行而大约通过齿高中部的一条直线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距离与公称距离之差称为轴向齿距偏差△FPX。该偏差沿齿面法线方向计值,它直接影响宽斜齿轮接触斑点的大小。
4、侧隙的评定指标
为使齿轮啮合时有一定的侧隙,应将箱体中心距加大或将轮齿减薄。考虑到箱体加工与齿轮加工的特点,宜采用减薄齿厚的方法获得齿侧间隙(即基中心距制)。齿厚减薄量是通过调整刀具与毛坯的径向位置而获得的,其误差将影响侧隙的大小。此外,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也会引起齿厚不均匀,使齿轮工作时的侧隙也不均匀。
为控制齿厚减薄量,以获得必要的侧隙,可以采用下列评定指标:
①齿厚偏差(△ES) 齿厚偏差是指在齿轮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如图3-62)。对于斜齿轮,指法向齿厚。
为了保证一定的齿侧间隙,齿厚的上偏差(ESS),下偏差(ESi)一般都为负值。齿厚偏差可用齿轮游标卡尺在齿高的中部测量(如图3-63)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基准,在离齿顶为弦齿高处,测分度圆上的弦齿厚。
②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是指在齿轮一周内,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即△EWm =(W1+W2+…+W3)/z—W公称式中z——齿轮齿数
公法线的平均长度是因为运动误差切向分量使齿轮一周内的公法线长度有变动,为消除运动误差的影响,故取其平均值。齿轮因齿厚减薄使公法线长度也相应减小,所以可用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作为反映侧隙的一项指标。通常是通过跨一定齿数测量公法线长度来检查齿厚偏差的。
文章关键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