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钻的各种钻型(4)
第十节 钻无氧铜一、问题的提出
在电气工业生产中,常遇到另一种很纯的铜,即无氧铜(TU1、TU2)。如上节所述,纯铜有较高的塑性与韧性,但钻纯铜时断屑还不是很严重的问题,采用一般的断屑方法和适当的切削用量,就能实现断屑。但是,在无氧铜钻孔时,除了钻纯铜所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外,不断屑的问题则非常突出,采用一般的断屑方法很难达到断屑的目的,切屑常缠绕在钻头上,严重影响安全和生产效率。
二、无氧铜的特点
普通纯铜除含铜99.9~99.95%外,还含氧0.02~0.06%,这些含氧量相当于0.27~0.45%氧化亚铜(Cu2O)的含氧量,存在于晶界,影响到它的机械性能。而无氧铜含氧仅0.003%,它与普通纯铜的不同之处是不含氧化铜,两者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都差不多,但就断面收缩率来说,普通纯铜为73%;而无氧铜则为90%,显然要高得多。无氧铜在冷作加工时,当加工率为90%时,其断面收缩率仍高达87%。由此可见,无氧铜的断屑是相当困难的。
从实践中也看到,当用同一支钻头,并采用相同的切削用量,分别钻纯铜与无氧铜工件,得到的切屑收缩系数就不同,无氧铜的切屑要比纯铜厚1/3左右。如用γO=20°的刨刀,吃刀深度aP=1.5毫米,进给量f=0.664毫米/次时,无氧铜的横收缩系数Ka=4.2;而纯铜的横收缩系数Ka=3.2。这说明无氧铜不但断面收缩率高,能承受很大的塑性变形,而且也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例如用直径Φ19.7毫米的钻纯铜群钻,采用相同的切削用量,钻纯铜和无氧铜,虽然得到的切屑厚度不同,但钻削力却相差不多,功率消耗也相近。如表5-12所示。
三、钴无氧铜群钻的特点和使用
钻无氧铜除断屑较难外,其他特点与钻纯铜时相近。因此,钻无氧铜断屑群钻实质上是在钻纯铜群钻钻型的基础上稍加改动,采取了新的断屑措施,以达到断屑的目的。这种钻型如图5-11所示。其特点是:
(1)在外刃处由负的端面刃倾角修磨成正刃倾角λt。由于正刃倾角的作用,当切屑离开刃口向上流动时,即向加工表面(即孔底)方向流去,待碰到孔底后折向孔壁再向外排出,大大增加了切屑的附加变形。经观察,切屑堆挤得比正常情况下的切屑要厚得多,这表明在形成过程中切屑的变形加大了。切屑在排出过程中,还与孔壁及钻头的螺旋槽不断摩擦和受到它们的阻挡变形增大;而且厚薄不一,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在切屑较薄的部位产生薄弱环节,加上主轴有很高的转速,致使切屑在离心作用的甩动下,得到断屑。
(2)在达到断屑的过程中,钻削力有所增加,容易引起切削振动(打抖)。为了保证切削平稳,不出多边形,钻芯部位的几何参数要起到保证定心可靠的作用,即应使横刃斜角尽可能大些(ψ=90°),以减小内刃的侧后角;钻尖高由h=0.06d增加到0.08d;内刃锋角略减小(2Φτ≈110°);圆弧半径也要适当减小,由R≈(0.15~0.2)d减到0.1d。
(3)外刃部分的几何参数基本上与钻纯铜群钻相同,但也要稍加改变,即不再磨出单边分屑槽,以有利于断屑,因此外刃长可稍减小,由l=0.3d改为0.25d;后角也稍减小,由αfc≈12~15°减小到10~12°,以有利于消除切削中的振动;外刃锋角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变(2Φ=120°),但若钻较深孔时,2Φ也可略为加大,以有利于排屑。若要求孔的光洁度较高时,外刃的外缘转角处也可按精孔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
关键在于外刃应修磨出适当的正的端面刃倾角,λt≈12~22°,直径小的钻头可采用较大值;外刃前角也应略为减小,γnc=15~25°。
(4)当修磨正的端面刃倾角时,半径Rλ应与圆弧刃半径R配合恰当,使Rλ与R的最低点相接近,过渡圆滑。通常选用Rλ≈0.04d比较合适,这是断屑与否的关键。Rλ小些有利于断屑,但若过小,则切削力增大,易引起振动,并会降低加工光洁度。
由于外刃处修磨出正刃倾角,也会影响到圆弧刃,使其前角有所减小,因此可将圆弧后角适当加大,即由αR≈10~12°增加到12~15°。钻无氧铜断屑群钻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见表5-13。
(5)必须注意,在修磨正刃倾角时,将会引起外刃和圆弧刃几何参数的变化。例如直径ψ18.5毫米的钻头,会使外刃锋角2ψ增大10°左右,尖高h增高约0.25毫米,外刃长l增长约0.5毫米。因此在修磨正刃倾角之前,应使上述几种参数适当减小。
(6)钻无氧铜要想得到良好的断屑,正确选用切削用量也很重要。通常在不产生振动和不发生闷车的情况下,由于加工材料的强度低,导热率高,钻头刃口上的热负荷还不十分严重,允许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v=40~80米/分。而进给量一般应选用较小值,f=0.03~0.19毫米/转,若进给量选得过大,则不利于无氧铜的断屑效果以及加工精度和光洁度。
为了尽可能减轻钻头切削刃上的热负荷,改善孔的加工质量,应尽量采用乳化液冷却。
四、钻无氧铜群钻的特点口诀
无氧铜料塑性高, 外刃磨出正倾角,
钻心定稳不发颤, 慢进快转促断屑。
第十一节 钻黄铜
一、问题的提出
铜(Cu)与锌(Zn)的合金称为黄铜,铜与锡(Sn)或铝(Al)、铅(Pb)、镍(Ni)、锰(Mn)、铍(Bo)等元素的合金称为青铜。黄铜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较好的导电性。所以,它在机械工业中常用来作耐磨衬套和抗腐蚀零件,在电气工业中常用来制造各种机件。青铜比黄铜在机械性能和耐蚀性上都好,因此在机械工业中也常用。两者加工性能类似,所以我们着重对黄铜加以分析。
钻黄铜最突出的问题是:容易产生“扎刀”现象。产生“扎刀”,轻则使孔出口处划坏和有毛刺或使钻头崩刃,重则钻头切削部分扭坏,钻头折断,出事故。
二、黄铜的特点
钻孔中常遇到的是铸造黄铜,如ZHPb59-1和H62、HPb59-1。它的特点是:
(1)强度和硬度低,切削负荷小。
(2)铸造黄铜塑性较小,切屑较碎,与铸造青铜、铸铁相类似。而压力加工软黄铜的塑性较大,切屑也不易断。
(3)黄铜、青铜、铸铁、夹布胶木等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小、组织粗松的材料,在切削中,当切削刃锋利时都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扎刀”问题,其中以黄铜和胶木最为突出。用钻头扩孔,当切削刃很锋利(前、后角较大)时,也会产生“扎刀”。
所谓“扎刀”就是一种“自动切入”的现象,例如用手进刀钻黄铜孔,手可以感觉到用来转动进刀手轮的力很小,而当刚钻透工件时,由于轴向力突然降低,主轴弹性系统迅速回弹,使进给量瞬时加大,则明显地看到钻头自动扎下去,很不安全。如图5-12所示,钻头扎下,孔形划坏。从切削力示波图,如图5-13a所示,也可以看出,当钻尖刚出孔口时,轴向力下降,甚至瞬时出现负值,而此时由于进给量瞬时增大,则扭矩迅速增大,超出正常切削扭矩很多倍。当将钻头外缘部分前刀面适当修磨,减小前角使γ0=8°,则扎刀现象基本上能得到消除,如图5-13b所示。
产生“扎刀”的原因,据初步分析,可以认为:由于材料塑性小,因此切屑对切削刃前面的摩擦力Ff很小,切屑对刀刃的作用力主要是弹性压力,作用于刃口附近。刀具越锋利,即前角越大,则此弹性压力的作用方向越是将刀刃压向工件体内,如图5-14所示。如果这时工件材料软、强度低、组织粗松,则越促进刀刃的扎入。即以黄铜HPb59-1为例,当金相组织为粗叶状α相时,组织松软,扎刀现象最显著;而组织为细密粒状α相时,则扎刀不明显,如图5-15所示。
三、钻黄铜群钻的特点与使用
(1)钻黄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避免“扎刀”。它的外刃前角较大(≈30°),因此,为了克服“扎刀”,不使切削刃过分锋利,即应适当修磨前刀面,以减小前角。64式黄铜群钻把整个前面都修磨了,能可靠地避免“扎刀”现象。后来,通过多次试验表明,关键在于外缘处的前角,因此,67式钻黄铜群钻只修磨切削刃外缘处,使成三角形小平面,同样可以克服“扎刀”,而它的切削力则比64式有所降低(见表4-5)。
(2)横刃长bψ进一步缩短,减小了轴向抗力。只要刃磨对称,即可钻出很精确的孔形。
(3)如对孔的光洁度要求不高,外刃前角减小值不宜过多,只要不“扎刀”,即可。一般外刃轴向结构前角γc≈6~10°,钻压力加工黄铜取上限值。当钻压力加工软黄铜时,要求光洁度较高,可将外刃轴向结构前角修磨成负前角(γc≈-5~-8°),把棱边磨窄,并将外缘刃尖磨成圆弧(r=0.5~1毫米),选用适当的切削用量,例如直径18.5毫米的钻头:进给量f=0.03~0.09毫米/转,转速n=530~850转/分,光洁度可达▽6~▽7。
钻黄铜群钻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见图5-16和表5-14。
四、钻黄铜群钻的特点口诀
黄铜钻孔易“扎刀”,外缘前角要减小。
刃带膳窄、修圆弧,孔圆、光整质量高。
第十二节钻铝合金
一、问题的提出
铝(A1)及其合金,出于它的比重小,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蚀性,因此在各种工业部门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械工业中应用纯铝多为L5,如铝板。铝合金是在铝中加入少量其他元素,可以提高它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铝合金按制造方法不同,分为铸造的和形变(可压延)的两大类。
形变铝合金又可分为热处理(淬火和时效)可强化与热处理不可强化的两种。后一种强度较低,塑性高,主要用来制作拉伸的零件和铆钉等。前面一种强度高,常以板材、型材、管材的毛坯形式制造锻压、管形的机件,这类材料有LYl2―M,LYl2―CZ,LC4―M等。这类材料零件的孔加工量较少,所以我们不着重去考虑它。
铸造铝合金的种类也很多,最基本的是铝硅合金ZL102,俗称硅铝明。常用的牌号有ZL102、ZLl01和ZL202,铸造性能都较好。ZL102不能进行热处理(淬火和时效),而且切削加工性很差;后两种能进行热处理,切削加工性稍好。
在铝合金(主要是铸造铝合金)上钻孔,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产生积屑瘤严重。
(2)孔光洁度低。
(3)孔较深时切屑难排出,轻则使孔壁划伤;重则切屑挤住刃沟,使钻头折断。
二、铝合金的特点
根据表5-2可钻削性分级表可以看出,铝和铝合金的主要关键是第Ⅱ、Ⅳ项,即切屑变形大,积屑瘤严重和孔易收缩。具体有:
(1)铝合金强度、硬度低,切削负荷小,可以加大切削用量,与铜合金类似。(2)除纯铝外,一般铝合金的塑性都小,伸长率低,因此断屑较顺利。
(3)导热性能好,比铜合金还高出一倍,对降低切削温度有利。
(4)铝合金工件散热比较快,但在刃口上仍存在局部的高温、高压区,而铝和铝合金的熔点低(铝的熔点为659℃),因此切屑上铝合金的分子很容易地粘滞在钻头的前面上,形成积屑瘤。锌合金的熔点更低,约400℃左右,因此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常常使切屑完全熔粘在螺旋槽上,挤死刃沟。
(5)由于产生积屑瘤,并且铸造铝合金常有针眼、气孔等缺陷,使孔的光洁度降低。
(6)由于积屑瘤的残痕粘附在钻头前刀面(螺旋槽)上,使切屑流出受到阻碍,导致切屑变形大,收缩系数也大,切屑断面变得很厚,占去钻头刃沟容屑空间较大的比例,因此使排屑情况变坏。
(7)铝合金的弹性系数仅为碳钢的1/3,而其线膨胀系数却为碳钢的两倍,因此钻孔中要防止孔径的收缩,并应加大后角。
(8)铸造铝合金中含有硅(Si),硅的化合物是很硬的质点,加剧刀具的磨损。
(9)加工铝合金若用水剂切削液,由于铝容易和氢起化合作用,使孔壁产生很细的针孔。粗加工时可用较浓的乳化液,而精加工则最好用润滑性较好的非水剂切削液,以防止产生针孔,同时有利于减小切屑的变形,以及切屑与钻头前面之间的摩擦,避免产生严重的积屑瘤。我们推荐用煤油或煤油与机油的混合液。
(10)轻合金中还有一种常用的合金是镁合金。镁合金比铝合金更轻,但切削加工性很好,不产生积屑瘤,加工光洁度也好。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镁(Mg)末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加工时最好使用切削液,并且适当地加大进给量f,使得到较厚的切屑,可以避免火灾的危险性。
三、钻铝合金群钻的特点和使用
(1)钻铝合金群钻的几何参数,与基本型群钻基本相近,只是将横刃修磨得更窄,bψ≈0.02d,以进一步降低切削负荷。同时加大外刃锋角2Φ,以利于排屑。
(2)为了减轻产生积屑瘤的情况,特别是避免积屑瘤在消失时的残痕粘附在前面上,应将钻头切削刃的前刀面(螺旋槽)和后刀面用油石鐾光到▽8以上;最好选用刃沟经过抛光的钻头。
(3)采用较大的后角和修磨刃带,尖高h较低,钻芯稍为磨偏一些,以避免孔径收缩和减小摩擦,降低切削温度。
(4)钻较深的孔时,排屑的顺利与否成为关键。在对待容屑与排屑的关系问题上,应该排、容并举,以排为主。具体的措施是:第一,要保证分屑良好,应适当减小内刃锋角,2Φτ≈90~110°,并减小圆弧半径,R≈0.08d,使圆弧刃加深,改善B点的分屑作用。同时将两外刃磨得高低不同,以得到完全分屑;第二,加大外刃锋角,2Φ≈140~170°,并将外刃前刀面鐾出小平面,宽度C稍大于进给量f,外缘处结构法前角γnc减小到8~10°,这样,会使切屑在流出时减轻与螺旋槽的摩擦;第三,尽量减轻前刀面上积屑瘤残痕对排屑的阻碍作用;第四,在修磨横刃时,将刃瓣沿沟背棱多磨去一些,以加大容屑空间;第五,采用较高的转速,以利用甩屑的作用促使切屑排出。钻铝合金ZL101时,钻头直径d=15毫米,推荐几何参数如图5-17所示,切削用量参考表5-15。当孔深为170毫米时,采用转速n=1200~1700转/分,进给量f=0.32~0.4毫米/转,排屑很顺利,效率也很高。
四、钻铝合金群钻的特点口诀
料粘、孔糙、积屑瘤,孔深排屑很棘手;
鐾出平面、大锋角,精孔最好加煤油。
文章关键词: 怎么到处都没看到3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