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第一章塑料成形性能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 c7 k% j! B( Z u5 z- q& U. d" \' |- ?* `
塑料按受热后表面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后者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
: p) Q3 r( l2 k# `; B( I
T# m& E& p& r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7 J* j! [- T, o% O8 g. T* N
- f: E& \; y( W' x4 Y 第一节热固性塑料 ^, x% k w6 S7 |6 a' M3 {0 `# [
7 m& Z) J k3 j ], b' p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 O1 E- |4 w! ~$ S/ B
! W6 ^1 X, a6 L/ @3 `- b! e$ t) [% [ 一、工艺特性 0 b. s' n4 q+ p
2 n0 Z/ I7 r/ A* Z1 W' U& j, w% [: U
(一)收缩率
L7 L( i1 ^% @: e# j @+ f, P6 {+ W O
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发生尺寸收缩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由于收缩不仅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形后塑件的收缩应称为成形收缩。 2 Z ]* b1 _5 \5 ^! T$ U
: t& i+ {9 j2 T6 I! `; Q: Y 1.成形收缩的形式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7 l! k. G1 j' G; m, q
3 q0 m2 V _; {1 j q( F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缩小,为此型腔设计时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 e& Q/ K4 e/ l/ z5 i, n- u
# [" ~2 K" p% ~7 `$ V" G; u7 Y- R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8 x& n! u+ q- l5 u, w7 ?
1 h1 o3 }3 E0 Y% F3 I
(3)后收缩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最大,24小时后基本定型,但最后稳定要经30~60天。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挤塑及注射成形的比压塑成形的大。 / `$ g6 D# m* m0 |0 J' Q
: }( }) R7 n8 @# i) n/ h (4)后处理收缩有时塑件按性能及工艺要求,成形后需进行热处理,处理后也会导致塑件尺寸发生变化。故模具设计时对高精度塑件则应考虑后收缩及后处理收缩的误差并予以补偿。
9 [1 K5 ^" g4 H# z; b% ~8 x5 f: N+ ]# I# A- [4 }1 u, M% @5 A
2.收缩率计算塑件成形收缩可用收缩率来表示,如公式(1-1)及公式(1-2)所示。 1 A$ `7 v- p a o6 B
& I3 x- C, S7 F* U
Q实=(a-b)/b×100 (1-1) * a' b- w" ?6 H: B% {7 |( ]
( g# M; w& Y( _! W Q计=(c-b)/b×100(1-2)
* Z5 j) v' A) s& B \# Y! Z" ^
6 C7 r! S3 X1 W0 e, v 式中:Q实—实际收缩率(%); / g- J! [0 }9 r5 D4 Y# P* [
# j1 ?& a; F2 x h
Q计—计算收缩率(%);
3 v6 `% c0 Q& U, Z8 r! ?
, v7 u8 R i: J" v3 C) N v a—塑件在成形温度时单向尺寸(毫米);
1 k. g' Y! d/ S* O9 h: c" R' Z& F/ [
b—塑件在室温下单向尺寸(毫米); * {4 B1 _+ E0 Q3 N
: `, Q6 S+ Z$ w, b) M c—模具在室温下单向尺寸(毫米)。
+ q4 L0 p" J/ ~, F0 a
( G0 C! e' i$ m 实际收缩率为表示塑件实际所发生的收缩,因其值与计算收缩相差很小,所以模具设计时以Q计为设计参数来计算型腔及型芯尺寸。 2 P5 l {. A/ y( Z
; r6 h$ T$ e* [4 J& V7 G 3.影响收缩率变化的因素在实际成形时不仅不同品种塑料其收缩率各不相同,而且不同批的同品种塑料或同一塑件的不同部位其收缩值也经常不同,影响收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9 c+ K5 `4 i% u
& g: ?6 W& F: r 1)塑料品种各种塑料都有其各自的收缩范围,同种类塑料由于填料、分子量及配比等不同,则其收缩率及各向异性也不同。
9 n. b a8 |4 V& |3 a9 @4 w3 @3 z+ A3 J" P- K4 ~8 q# G8 a; p% P% q
(2)塑件特性塑件的形状、尺寸、壁厚、有无嵌件,嵌件数量及布局对收缩率大小也有很大影响。
. ^/ T0 T9 g$ M0 `/ f: x" a
% b! M& b1 ~6 K% y (3)模具结构模具的分型面及加压方向,浇注系统的形式,布局及尺寸对收缩率及方向性影响也较大,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更为明显。 u, o$ b$ p2 ]
0 N* O! j/ ~ b! E8 x' b& w( c/ K
(4)成形工艺挤塑、注射成形工艺一般收缩率较大,方向性明显。预热情况、成形温度、成形压力、保持时间、填装料形式及硬化均匀性对收缩率及方向性都有影响。
; j, k$ M a, q* P! _+ v* J* a; A% a
如上所述模具设计时应根据各种塑料的说明书中所提供的收缩率范围,并按塑件形状、尺寸、壁厚、有无嵌件情况、分型面及加压成形方向、模具结构及进料口形式尺寸和位置、成形工艺等诸因素综合地来考虑选取收缩率值。对挤塑或注射成形时,则常需按塑件各部位的形状、尺寸、壁厚等特点选取不同的收缩率。
0 t" l1 J8 F; A) Z* Y
0 } p7 g" u" [: g& ^5 A7 s1 u 另外,成形收缩还受到各成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决定于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及尺寸。所以成形时调整各项成形条件也能够适当地改变塑件的收缩情况。常用塑料计算收缩率详见表1-1。模具设计时选取收缩率的规则详见第三章所述。 & q" f3 C. I; M, k3 y \1 F
# j$ J8 [% D" A- o4 T (二)流动性 9 S2 b: w6 Q6 K* C' n' K/ w. w! h
' x' R7 |% ^) m5 M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填充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这是模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流动性大易造成溢料过多,填充型腔不密实,塑件组织疏松,树脂、填料分头聚积,易粘模、脱模及清理困难,硬化过早等弊病。但流动性小则填充不足,不易成形,成形压力大。所以选用塑料的流动性必须与塑件要求、成形工艺及成形条件相适应。模具设计时应根据流动性能来考虑浇注系统、分型面及进料方向等等。热固性塑料流动性通常以拉西格流动性(以毫米计)来表示。数值大则流动性好,每一品种的塑料通常分三个不同等级的流动性,以供不同塑件及成形工艺选用。一般塑件面积大、嵌件多、型芯及嵌件细弱,有狭窄深槽及薄壁的复杂形状对填充不利时,应采用流动性较好的塑料。挤塑成形时应选用拉西格流动性150毫米以上的塑料,注射成形时应用拉西格流动性200毫米以上的塑料。为了保证每批塑料都有相同的流动性,在实际中常用并批方法来调节,即将同一品种而流动性有差异的塑料加以配用,使各批塑料流动性互相补偿,以保证塑件质量。常用塑料的拉西格流动性值详见表1-1,但必须指出塑料的注动性除了决定于塑料品种外,在填充型腔时还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塑料实际填充型腔的能力发生变化。如粒度细匀(尤其是圆状粒料),湿度大、含水分及挥发物多,预热及成形条件适当,模具表面光洁度好,模具结构适当等则都有利于改善流动性。反之,预热或成形条件不良、模具结构不良流动阻力大或塑料贮存期过长、超期、贮存温度高(尤其对氨基塑料)等则都会导致塑料填充型腔时实际的流动性能下降而造成填充不良。 ) Q$ M9 i# B0 \; [6 f9 I
) e6 {$ B; p8 k (三)比容及压缩率 ; v# a2 ?- k- D& O
+ k9 y: w" b8 x% m 比容为每一克塑料所占有的体积(以厘米3/克计)。压缩率为塑粉与塑件两者体积或比容之比值(其值恒大于1)。它们都可被用来确定压模装料室的大小。其数值大即要求装料室体积要大,同时又说明塑粉内充气多,排气困难,成形周期长,生产率低。比容小则反之,而且有利于压锭,压制。各种塑料的比容详见表1-1。但比容值也常因塑料的粒度大小及颗粒不均匀度而有误差。 . H) _9 j5 y% [" w5 c: g9 d6 Z& c
+ j- W8 x5 U8 y5 ^. d (四)硬化特性
& n* P' ]. z- D
; p2 [6 b( \- ` f0 W 热固性塑料在成形过程中在加热受压下转变成可塑性粘流状态,随之流动性增大填充型腔,与此同时发生缩合反应,交联密度不断增加,流动性迅速下降,融料逐渐固化。模具设计时对硬化速度快,保持流动状态短的料则应注意便于装料,装卸嵌件及选择合理的成形条件和操作等以免过早硬经或硬化不足,导致塑件成形不良。 % G: W/ W& `; _3 I
2 U" r8 G" I. r0 x& J 硬化速度一般可从表1-1的保持时间来分析,它与塑料品种、壁厚、塑件形状、模温有关。但还受其它因素而变化,尤其与预热状态有关,适当的预热应保持使塑料能发挥出最大流动性的条件下,尽量提高其硬化速度,一般预热温度高,时间长(在允许范围内)则硬化速度加快,尤其预压锭坯料经高频预热的则硬化速度显著加快。另外,成形温度高、加压时间长则硬化速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硬化速度也可调节预热或成形条件予以适当控制。
# {4 C4 B+ w8 ] x1 V, |$ Z% ~* @- O8 M
硬化速度还应适合成形方法要求,例注射、挤塑成型时应要求在塑化、填充时化学反应慢、硬化慢,应保持较长时间的流动状态,但当充满型腔后在高温、高压下应快速硬化。
1 L; `. C& G4 ~- @/ t2 ^! T6 d. I
4 G1 @. G& p( F9 a (五)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7 H: J+ Z& C3 F5 J$ W' x" W3 G' {9 x
各种塑料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挥发物含量,过多时流动性增大、易溢料、保持时间长、收缩增大,易发生波纹、翘曲等弊病,影响塑件机电性能。但当塑料过于干燥时也会导致流动性不良成形困难,所以不同塑料应按要求进行预热干燥,对吸湿性强的料,尤其在潮湿季节即使对预热后的料也应防止再吸湿。
6 [: K, r/ L2 n. [/ F; H* S' q+ s
3 _% U% C9 u& }2 `7 u+ w$ ?: B 由于各种塑料中含有不同成分的水分及挥发物,同时在缩合反应时要发生缩合水分,这些成分都需在成形时变成气体排出模外,有的气体对模具有腐蚀作用,对人体也有刺激作用。为此在模具设计时应对各种塑料此类特性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预热、模具镀铬,开排气槽或成形时设排气工序。 % K: n r) A* l2 ~5 s4 K( B
" |/ y0 Y1 \5 J" ~
二、成形特性
) s2 _7 `1 `( b( F0 p9 B: L1 |
5 Y0 ?9 B1 |+ W, N& V 在模具设计必须掌握所用塑料的成形特性及成形时的工艺特性。 1 G0 C N* e( b% E6 t* P& @+ E5 z
, E2 F8 N( U2 h: | n% v
1.工艺特性常用热固性塑料工艺特性见表1-1 $ O- n8 d9 P$ L1 j! U5 K
# K, c1 r8 t/ i9 H) s2 i/ e# {& Q/ r
2.成形特性常用热固性塑料成形特性见表1-2。各种塑料成形特性与各塑料品种有关外,还与所含有填料品种和粒度及颗粒均匀度有关。细料流动性好,但预热不易均匀,充入空气多不易排出、传热不良、成形时间长。粗料塑件不光泽,易发生表面不均匀。过粗、过细还直接影响比容及压缩率、模具加料室容积。颗粒不均匀的则成形性不好、硬化不匀,同时不宜采用容量法加料。填料品种对成形特性的影响见表1-3 % Y F& N" ~2 k
; Y2 M* R/ B2 w, u
第二节热塑性塑料
' E: l6 n; z; h; w; `, |9 i4 \
热塑性塑料品种极多,即使同一品种也由于树脂分子及附加物配比不同而使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有所不同。另外,为了改变原有品种的特性,常用共聚、交链等各种化学聚合方法在原有的树脂结构中导入一定百分比量的异种单体或高分子相等树脂,以改变原有树脂的结构成为具有新的使用及工艺特性的改性品种。例如,ABS即为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比聚苯乙烯优越的使用,工艺特性。由于热塑性塑料品种多、性能复杂,即使同一类的塑料也有仅供注射用或挤出用之分,故本章节主要介绍各种注射用的热塑性塑料。 6 l5 R6 a7 T! I6 m: E1 {
$ l- m( y5 u& y1 g) X5 L. b
一、工艺特性 ; y3 i& ^9 ]# L1 K9 q% G
5 v( b! x- C( R& F% a
(一)收缩率 + G8 ]5 n$ Z$ T0 X& R
1 }4 A" C% r3 P }/ T" ~4 k
热塑性塑料成形收缩的形式及计算如前所述,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形收缩的因素如下 3 L" k8 W9 M7 G f, J4 g$ ^- U& I
$ S7 d7 u/ R6 `$ L6 I1 }
1.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形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形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 k& e1 p0 j+ s
, P" V, n9 U9 o6 |7 ]
2.塑件特性成形时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4 d' `0 h) |! K5 {
8 U+ I; w9 H$ U: o2 O3 g 3.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形时间。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 L K5 p/ M$ \$ r- e: N/ a% A K
# \% N% q4 a0 B$ f/ S3 ^
4.成形条件模具温度高,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度高,体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模温分布与塑件内外冷却及密度均匀性也有关,直接影响到各部分收缩量大小及方向性。另外,保持压力及时间对收缩也影响较大,压力大、时间长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注射压力高,融料粘度差小,层间剪切应力小,脱模后弹性回跳大,故收缩也可适量的减小,料温高、收缩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形时调整模温、压力、注射速度及冷却时间等诸因素也可适当改变塑件收缩情况。
" G, _( H; K; N4 }, g
1 v( ], [4 _' V+ n* i# t' u& {/ _! |9 D
2 N2 W) x% H) R* u6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