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1|回复: 0

从模具失效的统计数据剖析各种因素影响(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0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概述

/ w: j& P9 o; h ; z) U% \5 Z1 w. z& i' e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模具产品已提升到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尤其是冷挤压模具,它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生产加工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冷挤压加工时,常常遇到一些妨碍正常投产的重要问题,就是模具受到损坏,主要表现有如下三种失效类型。

: S G) ~( M' H2 Q6 L+ C. w , o) B: Y# o6 x, Z3 R8 x3 Z

  (1)磨损,冷挤压模具与其他绝大多数模具一样,都有一个零件的公差所允许的磨损范围。当模具达到磨损极限不能继续使用时,这种磨损属于正常的工具损坏。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模具来说,在尚未达到磨损极限之前,由于许多方面原因,常发生型腔表面早期损伤失效,如磨损失效、腐蚀失效、表面疲劳(点蚀或剥落)失效等。这样,就不能制造出合格的挤压件。

& z G" M! X' T4 {+ j/ ^ % ^$ J8 g$ a% }- U

  (2)变形,由于冷挤压时作用在模具上的载荷非常大,直接承受压力作用的工作零件,将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例如凹模型腔的弹性膨胀,凸模的镦粗、弯曲,顶料杆的轴向压缩,垫块的中心压塌等等。这样,使模具造成正常的工作,严重影响生产。

: H% C" s/ g% M" u/ O( f. m 5 C+ o9 K: ?1 j8 g6 ]; E

  (3)断裂,这是冷挤压模具最常见的一种损坏形式,它因载荷超出模具材料的强度极限所造成的,例如凸模折断、凹模及紧固圈开裂、顶杆断裂、镶块疲劳断裂、蠕变断裂、低应力脆断等。

9 ]. F% y- K- @% i/ t; _ 4 a6 i! T/ t/ @7 m7 R

  当模具零件产生上述这种缺陷时,就不能制造出合格的挤压件,会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计划。为此,面临工程技术人员要及时解决造成这些缺陷的关键问题。

# u* _ P* O4 g4 D7 s% f4 I + w; N h% A1 K$ x/ c9 \' F

  生产实践证明,每副模具的承载能力、工作使用寿命、制造精度及产品合格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块于模具钢的化学成分,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及热处理工艺等。为了生产出高质量、高经济效益的产品挤压件,必须从模具结构设计,选用模具材料,机械加工、热处理、生产成本等方面、全面进行考虑,才能达到应有的技术经济效果。

" T, d3 H: C# ?; A2 J0 _ % ]9 S8 R% ~6 s8 l$ K% p

  2模具早期失效的统计数据

* _3 R- J8 p6 r9 K; Q3 n, Q5 j - y+ I' ?" u: O( T+ o% P& k0 W

  任何一种失效原因,就需要了解及分析模具损坏的根本因素,可以从生产实践中收集第一性资料,即社会生产统计调查。

- O; z: T% W/ Z. W7 I) ^: A, I6 H# J6 o- b

  以模具外表和内部检验结果为依据,找出其中影响模具失效的决定性因素,就可以查明模具失效的特征和损坏的根本原因,当然,模具失效往往是由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进行具体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问的相互影响和有机联系。

2 Z$ U! h: |" D6 ?7 K! {4 j* \ ! E6 e/ z! i' y4 o. V* P* ^

  在分析模具损坏之前,曾对模具早期失效的原因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上海地区与日本的数据是有差别的。但是,模具早期失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模具热处理工艺不佳和模具原材料质量不好,其次是模具使用条件不好、模具加工方法不好,模具设计不合理及模具毛坯锻造工艺不妥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为了防止模具早期失效,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应从上述几方面采取有效的、相应的预防措施。3冷挤压模具的工作条件

) f* t' P7 \6 G( m0 r& Y- @# U s9 h3 x6 t5 D

  冷挤压模具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冷挤凸模的受力情况随挤压方法的不同而异,正挤压凸模主要承受压应力的作用,而反挤压凸模或复合挤压凸模,在挤压工作行程时,承受着很大的压应力作用,在回程时则承受较小的拉应力,这个拉、压应力是交变产生的。不论是正挤压还是反挤压往往还受到偏心负荷所引起的弯曲应力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冷挤压凸模受到拉、压和弯曲应力的综合作用,其受力状态是比较复杂的。

/ L. V3 m6 p6 @5 G " g1 ^# o' \+ H+ g% s' a( O3 ~8 ^0 ]2 F& I $ Y" G' {% Q$ i9 K' ],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1-27 00:01 , Processed in 0.1297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