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5|回复: 0

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方法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5: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往往由于组装与施焊的顺序不当,以及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的不合理,易引起管板焊接变形,导致密封不严,管子拉脱。现将如何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及其正确工艺说明如下。

& j( C) j" c2 F0 |- I/ } E Y6 p * i0 m9 ^% ~! z. y

  1管板焊接变形的形式及原因

2 d: K0 i* Q x* g. D& m: b$ C! U& v! T" p

  管板焊接变形常见的有二种形式:①拱形变形;②波浪变形。

4 a' P& b* X. z3 @4 I" x. e, E0 N# H6 _' E$ n1 v) C

  管板焊接变形的原因:①组装与施焊的顺序不当;②焊接方向不正确;③焊接参数不合理,引起局部过热;④未采用适当的辅助措施。

% Q9 ~. R' C; ?1 [4 z, D/ |6 t4 u( L# Y1 F% W7 Z

  2控制压力容器管板焊接变形的措施

6 s! z% r7 [% K 7 [8 X' {% K; c) I

  (1)坡口角度。由于坡口角度及施焊截面形状对焊接接头的角变形影响很大,坡口角度越大,焊接接头上部及下部横向收缩量差别就越大,因此,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a角、h值应尽量小:

* R2 |$ g: h ~3 l2 u; u4 R* H# o 2 a' i, f! t3 V6 i6 b

  (2)焊接层数。焊接层数越多,角变形越大。因此,为了控制焊接角变形,焊接层数越少越好。在保证焊接强度的条件下,也尽量减小焊角高度。

& m2 _/ r t: Q, w; B: O/ W% X* D ( [# R4 I. k4 z0 \$ Q/ ^

  (3)施焊工艺参数。应尽量采用小参数施焊,避免局部过热引起热变形。

# q# s( i5 ?9 L: p+ @ 8 Z4 h9 M1 n, m& V

  (4)组装顺序。将拉杆、定矩管、折流板组装在管板上,然后穿管子,将管束装入筒体并组对管板与简体,接着组对另一端管板与筒体,将管子引出管板,并调整伸出长度。

0 x9 }2 T6 c& R: f$ ]* K7 s6 ? 3 N g% o$ i& h& E$ `( v5 z' P6 K

  (5)管子与管板施焊顺序。首先焊接管板中间部位的管子,焊接的管子数应不小于管子总数的1/4。一端施焊1/2后,将另一端全部焊接,然后再将一端剩下的1/2焊完。管子与管板的施焊顺序应从内向外呈辐射状,并对称进行。

# K& [6 ]8 ^. t: [# h # s0 z ? O7 H* _* \2 }! v

  (6)焊接管板与筒体。管板与筒体焊接,每层焊缝应分段对称进行。每层焊缝应错开180℃。两端各焊一层,交替操作,直至焊完。

1 u; ?9 h8 h3 T2 H: r) t5 b 4 M$ |) X6 u; b

  (7)余下管头的焊接。从管板与筒体环缝先焊完一端,一层层向外施焊,两端管板交替进行,对称施焊。

" }$ Y L8 D/ s 6 j1 h* _$ \! V; W9 _0 A

  (8)辅助措施。常用的辅助措施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一长螺栓从管板中间穿过,两头用螺母锁死(管束与管板无焊接时用此法)。二是紧固一只刚性较大的零件(如与其相配的法兰),以抵抗变形。三是加强冷却效应,从而避免因受热不均而引起变形。

& ?; Q1 C. U$ G9 k( J+ k/ B' ?5 g, o: V' k% Z9 g" x' P

  3结语

a- P f) E0 r. { 3 V- L+ p* d; G9 O' o( Z! W

  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对于列管式换热器、空气加热器、薄膜蒸发器等此类压力容器的制造加工,选用上述焊接顺序及焊接参数,并配以适当的辅助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管板焊接的变形 2 h9 g7 g( B' r( |8 N

4 l3 \' S6 @& {* X& N3 L1 B , V8 @& y" W9 v% Z- r% u: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22 18:07 , Processed in 0.1236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