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7 s( o" | e常见铸件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4 a3 W) u6 u# _0 D
t, r% S" [8 G# ?% P9 z) P4 c7 |$ L/ K" ^ K, r$ t ^$ ]2 R* P2 F, w; w4 L/ ?$ A/ J8 z8 i) S6 e W) l' M! f9 r# ]6 F; m; _3 A. e$ t0 j- e. [2 z) e% M: A: P% I& e" O: e; e$ Z; A+ M+ p5 a8 `& h# S$ k8 `* G# b, l, l9 r- O4 l- q( m( ?/ N7 j) X+ V$ k* v0 K, q7 [5 ~# G: z3 e) U0 K+ b5 M1 _0 _7 C1 I! V6 v0 B+ H8 \4 O2 ^" h. Y5 |) J R2 E8 p: T0 z A" D8 V/ X5 d7 [$ p: d$ ]6 ^# j$ ?9 g2 d, a* m& |% S* i3 k% q7 U+ P8 D- R) \/ |3 u3 Y/ [1 c6 y( l( ^; s* r* Z7 s3 K% J2 q% O A6 W0 E3 w8 a; I/ i3 l4 z$ G" I! p7 q1 g0 F# i' ?0 \3 v/ c% V0 g4 \4 r6 G4 n# b1 X1 I$ H5 ^$ o4 C7 i$ B; n% W7 D/ \+ ?. _! o% j* j9 M( b% a/ w7 }7 A' B& G$ X( z8 M& ?1 C% v( p; z: a! m8 g, p( B! L- P2 E7 }3 k _2 X4 P, J% D# \2 P7 r( x# H7 u- _/ Z* z( E7 l' _2 m0 U- N8 q& m8 k3 N3 }6 k/ l! z$ A5 X# m7 S! `2 T! r8 x2 |+ g& d3 h# R; W6 ~' n: j- @5 T8 O) M5 R! v" v2 T1 \- S% W1 ^% v R3 Y2 \8 M3 [ ]+ J& X( M/ W0 g% O5 m& e8 U; _9 k3 l. _+ U6 `* M# M* F8 X) W! A; ]/ n, Z$ c L% t& z# v$ A! b/ }$ X6 i1 ?+ P. Q! ?# r; z0 }* h) j+ |3 n& x. n% @6 F9 Y- @, Q0 P+ O1 O' P5 @" [* N. q3 P4 Q" M* K$ a9 S8 h: k; b5 _+ I B4 G/ \' b( _$ S8 J8 U- b9 D3 P0 d9 h& b* @8 l" W( x# \/ Z6 l- X% g/ B5 {2 W0 l: v8 C: _# X) D: g7 [0 v1 L8 O! |8 D* H: S( @4 N3 ~3 S# E- D) n1 K8 @+ Y3 M* u, ]+ e" g7 U; t& ~' G1 D) y. }. m& n0 V% g# o, C0 J; e! h, i. H/ ~9 u1 ?# v* p$ C% l# v7 B# r! w5 U3 `
序 |
缺陷名称 |
缺陷特征 |
预防措施 |
1 |
气孔 |
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颜色有白色的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皮。 |
降低熔炼时流言蜚语金属的吸气量。减少砂型在浇注过程中的发气量,改进铸件结构,提高砂型和型芯的透气性,使型内气体能顺利排出。 |
2 |
缩孔 |
在铸件厚断面内部、两交界面的内部及厚断面和薄断面交接处的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
壁厚小且均匀的铸件要采用同时凝固,壁厚大且不均匀的铸件采用由薄向厚的顺序凝固,合理放置冒口的冷铁。 |
3 |
缩松 |
在铸件内部微小而不连贯的缩孔,聚集在一处或多处,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很小的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 |
壁间连接处尽量减小热节,尽量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
4 |
渣气孔 |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的孔眼。孔眼不光滑,里面全部或部分充塞着熔渣。 |
提高铁液温度。降低熔渣粘性。提高浇注系统的挡渣能力。增大铸件内圆角。 |
5 |
砂 眼 |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砂的孔眼。 |
严格控制型砂性能 和造型操作,合型前注意打扫型腔。 |
6 |
热 裂 |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注要是弯曲形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
严格控制铁液中的 S、P含量。铸件壁厚尽量均匀。提高型砂和型芯的退让性。浇冒口不应阻碍铸件收缩。避免壁厚的突然改变。开型不能过早。不能激冷铸件。 |
7 |
冷 裂 |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直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
8 |
粘 砂 |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 |
减少砂粒间隙。适当降低金属的浇注温度。提高型砂、芯砂的耐火度。 |
9 |
夹 砂 |
在铸件表面上,有一层金属瘤状物或片状物,在金属瘤片和铸件之间夹有一层型砂。 |
严格控制型砂、芯砂性能。改善浇注系统,使金属液流动平稳。大平面铸件要倾斜浇注。 |
10 |
冷 隔 |
在铸件上有一种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或洼坑,其交界边缘是圆滑的。 |
提高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改善浇注系统。浇注时不断流。 |
11 |
浇不到 |
由于金属液未完全充满型腔而产生的铸件缺肉。 |
提高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不要断流和防止跑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