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模具精加工的控制分析(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3 18: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电加工控制?

4 m7 B0 G9 W' ?8 b# M1 ^* k+ [) z; L' `

  现代的模具工厂,不能缺少电加工,电加工可以对各类异形、高硬度零件进行加工,它分为线切割与电火花二种。?

5 }5 ?9 ^8 m0 M( J , d8 G, A/ i7 O( |8 k1 o3 I

  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精度可达±0.003mm,粗糙度Ra=0.2μm。加工开始时,要先检查机床的状况,查看水的去离子度,水温,丝的垂直度,张力等各个因素,确保良好的加工状态。线切割加工是在一整块材料上去除加工,它破坏了工件原有的应力平衡,很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特别是在拐角处,因此当R<0.2(特别是尖角)时,应向设计部门提出改善建议。加工中处理应力集中的方法,可运用矢量平移原理,精加工前先留余量1mm左右,预加工出大致形状,然后再进行热处理,让加工应力在精加工前先行释放,保证热稳定性。?

4 T+ E; j# `2 |# T 1 }+ m4 f, }& q, T, k' r2 N

  加工凸模时,丝的切入位置及路径的选择要仔细考虑。如图3所示,工件左端夹持,加工时选择路线①比路线②要好,因为路线①工件与材料的夹持部位联接紧密,加工稳定,若采用路线②,第一遍进刀后,工件成悬壁状,受力差,影响后续几遍加工。路线③,采用打孔穿丝加工,效果最佳。高精线切割加工,通常切割遍数为四次,可以保证零件质量。当加工带有锥度的凹模时,见图4,本着快速高效的立场,第一遍粗加工直边,第二边锥度加工,接着再精加工直边,这样可不需进行X段垂直向精加工,只精加工刃口段直边,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成本。

8 N& P, Y/ A0 ^4 V9 f6 m : j8 t2 o3 R/ W8 w; m2 O# n

  电火花加工先要制作电极,电极有粗、精之分。精加工电极要求形状符合性好,最好用CNC数控机床加工完成。电极的材质选择上,紫铜电极主要用于一般钢件加工。Cu-W合金电极,综合性能好,特别是加工过程中消耗量明显比紫铜小,配合足量的冲刷液,很适合难加工材料加工及截面形状复杂件精加工。Ag-W合金电极比Cu-W合金电极性能更优,但其价格高,资源少,一般较少采用。制作电极时,需要计算电极的间隙量及电极数量,当进行大面积或重电极加工时,工件和电极装夹要牢固,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加工松动。进行深台阶加工时,对电极各处的损耗及因排液不畅引起的电弧放电,要予以注意。?

! |* C! w/ ?! D) O5 y s * c# X! W, C S) c, c" m. ~7 j

  表面处理及组配?

2 O# s' H7 N7 |1 h1 ?5 W 8 \; Z z6 T' p" e$ f$ K+ q! K7 i

  零件表面在加工时留下刀痕、磨痕是应力集中的地方,是裂纹扩展的源头,因此在加工结束后,需要对零件进行表面强化,通过钳工打磨,处理掉加工隐患。对工件的一些棱边、锐角、孔口进行倒钝,R化。一般地,电加工表面会产生6-10μm左右的变质硬化层,颜色呈灰白色,硬化层脆而且带有残留应力,在使用之前要充分消除硬化层,方法为表面抛光,打磨去掉硬化层。?

1 ^2 H4 D" {* ?( K0 `+ }* V! \9 l* v3 C, A+ ~% B: t0 M; l* Z) C) G

  在磨削加工、电加工过程中,工件会有一定磁化,具有微弱磁力,十分容易吸着一些小东西,因此在组装之前,要对工件作退磁处理,并用乙酸乙脂清洗表面。组装过程中,先参看装配图,找齐各零件,然后列出各零件相互之间的装备顺序,列出各项应注意事项,然后着手装配模具,装配一般先装导柱导套,然后装模架和凸凹模,然后再对各处间隙,特别是凸凹模间隙进行组配调整,装配完成后要实施模具检测,写出整体情况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可采用逆向思维法,即从后工序向前工序,从精加工到粗加工,逐一检查,直到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 a- |* ~# t, d. `+ N- g$ t$ E. I) T

  结束语?

' b! q7 G5 |. V8 `! f4 _ - v Q" R. @7 x9 Q* V4 m: \

  实践证明,良好的精加工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零件超差、报废,有效提高模具的一次成功率及使用寿命。 / a9 C% F. Z v/ u4 |

: ]8 ^4 g8 u6 r& |' t : p& w6 u, g; t6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 01:16 , Processed in 0.1085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