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4|回复: 0

曲面薄壁电极数控加工工艺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3 1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曲面薄壁电极多广泛用于注塑-模具、-压铸模具的制造中,其作用为形成产品的薄片形状,如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散热片、电脑机箱内的铝合金散热片及音响产品的电源散热窗口形状等。曲面薄壁电极一般特点是:多为具有一定高度、均匀排列的窄槽和薄片组成,顶部呈复杂曲面形状;由电解红铜加工而成,铜料的延展性强,用加工中心或数控铣加工外形及曲面薄片顶端时易产生变形弯曲;对工艺规划、切削用量、CAD/CAM编程参数设置均有较高要求。图1为笔者于某模具厂工作时所加工的一例曲面薄壁电极的产品,其形状特点为:

' M, n {1 Q1 A( e" ?( T# T5 R

% d7 G* o- S/ D8 h* |

(1)电极高度较高,最高点距底座平面为22.0mm。

7 e' g' `$ |. V

 

(2)电极薄片厚度较小,为1.5mm。 k K, z+ w: g3 W* K' B7 A

 

(3)电极顶部为曲面形状,必须用球形刀精加工。 ( A+ v2 X% X7 `/ j6 q2 h' G

 

(4)薄片之间为5.0mm。窄槽,只能用直径较小的刀具加工薄片外形。 7 ] E% T& x: X1 m

 

根据以上特点,用MasterCAM9.1进行编程,使用VMC850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台湾乔福机械有限公司制造,-数控系统为FANUC Oi,机床最高转速8000r/min;使用美孚101#切削液)。应用了如下工艺步骤进行数控加工: # W( ]9 Y6 L- B I6 ]3 A+ Q4 ]- s0 D

 

1.基本外形加工 % s8 y! c1 A1 I) h- R% R

 

. N/ J( u8 T& `

因为该电极只需加工正面,故将毛坯铜料直接装夹在平口钳上(平口钳已校正)即可以开始分中对刀加工。如图2所示,对刀后第一步先用pocket平面挖槽的加工方法去除薄片周围区域的材料。

7 T4 A' Z8 U, \& N! F8 s

3 }! n. @) ]6 e4 n% e# C1 j& O; i

使用进口超微粒全钨钢刀,刀具磨损量极微小,所以粗加工后不换刀而是直接转用Contour轮廓加工方法精加工外形和下部基准分别到尺寸。刀具φ16mm,粗加工刀具转速n=1200r/min,每层背吃刀量1.0mm,进给速度νf=1000mm/min。精加工转速n=1500r/min,每层背吃刀量11.0mm,进给速度νf=300mm/min。外形轮廓已加工出单边0.1mm的电火花间隙;暂时先保留薄片部分及各薄片之问部位的材料。下部底座为电火花加工时的基准分中边框,斜角是用来确定电极的方向的。

0 c3 a$ s8 Q' I

 

2.电极曲面粗铣 # V+ y1 D8 L6 I, _

 

第二步使用Surface Rough Pocket编程即曲面粗加工的形式进行曲面粗铣削,如图3所示,为节省时问仍继续使用φ16mm端铣刀,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νf=1000mm/min,每层背吃刀量0.7mm。 3 d6 F: T; m7 f' q8 u$ x

 

5 w9 v+ o Q0 w6 N/ E7 I6 _1 \

3.电极曲面精加工 $ s- Q' V% s! ]+ @* o2 q* o

 

5 p7 ]& i5 n; s9 M& C( l

第三步采用Surface Finish Parallel的编程方法精加工曲面,使用直径为φ10mm的二刃球形铣刀;刀具转速为2300r/min;进给速度为1000mm/min;进刀角度为315°;为保证曲面足够的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曲面精度参数Tolerance值设为0.005,每行进刀间距为0.15mm。具体设置如图4。

4 i' H: ^$ G5 s3 G, o' h

: k0 n2 w* U: A1 X4 R2 J) b6 [0 @

加工时刀具路径模拟效果如图5,如果没有先进行曲面粗加工(即第二步Surface Rough Pocket加工)而直接进行曲面精铣,会使φ10mm球形刀精铣的切削量较大,刀具振动大,表面粗糙度值增大达不到快速精铣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断刀。采用315°的进刀角度目的是使加工行间距均匀,切削液冲刷效果好,工件表面质量提高。

1 F5 L# P. a; |: ^+ U7 z; z

( h+ M6 }6 F5 X! X

4.薄片外形精加工

" X8 S- p" U+ i3 M. n) T1 S I$ ^

 

1 g8 F& ^; m. E7 C

在曲面精加工之后再进行薄壁形状的精加工成形,如果先加工外形轮廓后加工顶部曲面,则此时薄壁形状太高,在刀具切削力的作用下铜电极顶部常会发生变形弯曲,造成加工失败,这也是薄片电极加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由于薄片之间为5.0mm窄槽,只能用直径较小的刀具加工薄片外形。故取直径为4.0mm端铣刀,转速2000r/min,进给速度νf=400mm/min,加工完曲面再加工电极外形时还要注意每次下刀深度不能太大,刀具直径小,装夹长度又较长(大于电极高度,取26.0mm)。故易产生抢刀过切;每层背吃刀量仅取0.4mm;而转速和进给速度则取高些,以达到一定的效率。具体路径参数设置如图6、7所示。

. ], O* }* m) i0 P

 

. _- `3 k& P% d) K9 k y

- ~9 o y: a; p

其中外形加工余量参数(XY stock to leave)取-0.1mm是电极预留火花加工间隙。抬刀选择参数(Keep tool down)选为不抬刀,因为在轮廓外下刀,已确定是在安全的空位下刀,所以不需要设定抬刀,以节约刀具空运行时间,提高效率。

. A( t$ `2 u! L+ `9 j6 U

 

曲面薄壁电极加工工艺路线规划对加工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的加工方法和参数设定,按不同的加工顺序进行,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下面为笔者总结的一种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工艺方案:粗铣外形,边框加工→曲面等高粗加工→曲面精加工→精加工薄壁外形。 ( ?6 @2 ~' [+ m8 }9 O

 

5.结语 1 f: N7 m' H1 ^! Q" L/ B

 

曲面薄壁电极加工为模具加工中常见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加工类型,相信许多同行都进行过这种加工体验。不同的机床类型及刀具条件其加工方法不尽相同,笔者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有欠妥之处,尚请明示。 / q- v O8 j$ W2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1 21:23 , Processed in 0.1082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