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0|回复: 0

注塑机动模板的可靠性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动模板是注塑机合模机构中安装模具、设置顶出机构的重要零件。工作中承受全部合模力的作用,而由于顶出机构,特别是多点顶出机构的设置,既要考虑动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考虑结构的紧凑性。因此,结构的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图1a)及1b)所示为某公司JT 系列注塑机所采用的后拉式多点顶出机构的动模板。其肋板布置形式有利于载荷均匀分布和力的传递;壁厚均匀、铸件热节点少、铸造工艺性好;顶出机构所占空间少,大大提高了动模板的刚度。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可靠性设计。
: |" {8 S2 }% ~; k8 n2 N 2006122422121444190.jpg 2006122422121997518.jpg 动模板的失效形式主要是工作受脉动循环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疲劳破坏或弯曲变形超过许用挠度。因此,对动模板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可靠性设计。7 @) Q4 A2 m7 G
锁模力P=1300KN 注塑机动模板结构尺寸如图2 所示:
& B' y3 ^; c# S4 Z% [4 i 2006122422131395131.jpg V1×H1=430×430 mm' m0 `& w( v0 G: B9 R$ Q9 @' r
V0×H0=500×500 mm
6 @* W7 b: S8 T/ ?' A5 J" zV×H=630×630 mm. C* K% o5 T! f3 P* O
危险断面尺寸如图3 所示:1 [$ z$ W+ ?8 i( Z  V4 `( M' D
200612242214471269.jpg 材料为QT500-7
6 W9 M6 ?: m  S2 |" K7 Xσ b=500 Mpa S σ =320 Mpa9 ~# }/ A8 J0 s
E=1.73×105 Mpa G=6.8×104 Mpa7 X2 p, t1 U) J7 Q$ d3 ^- |
1. 动模板强度的可靠性计算
: S$ q! H3 J% V4 t, D3 y2 y* S动模板的疲劳强度按P-S-N 线图进行可靠性计算。
5 ^) R2 l) |7 P7 T" @3 C9 N4 u1.1 绘制标准平滑试件的近似S-N 曲线
. V' B1 V% ^9 v& |8 x( ?N= N ∝ =106 时" I: h0 P4 s$ @1 V* C' ^
QT500-7 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取抗拉强度均值为8 _9 x3 R  s, n
200612242217397949.jpg 式中σ-1/σ b—抗弯疲劳极限与抗拉疲劳极限比值,按金相组织取σ-1/σ b=0.405
% e1 g  D/ B# ^- _9 r动模板的应力状态为脉动循环应力,故取
+ l. E* H6 o, j 2006122422183794469.jpg 在半对数坐标系上描点后连成S-N曲线b-a-c(如图4)。0 p# n. v  B- o# r5 Q" [/ _; k
200612242219578157.jpg 1. 2 绘制动模板的近似S-N 线图
, g- p( d  d) L- E. s(1)确定有效应力集中系数疲劳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4 Z! |7 c3 |" u/ i* o% n( W 2006122422194711493.jpg 式中: qσ —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系数,按QT500-7 及动模板结构取 qσ =0.7  N& @6 y' f! ~/ @5 W' A. d2 d
α σ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按模板结构取α σ =2.18
- D: I9 @8 I# P+ V% A/ p4 A3 g1 d) W(2)确定N= N∝ 时的综合修正系数
: R: [+ S9 s8 O 2006122422212228171.jpg
6 ]( q# Q7 B. A. y 2006122422214551467.jpg
3 @3 I! k  O* a; W& Y# e1 c( @ 2006122422221016616.jpg * R. L9 M. c/ D/ _0 s; h0 M
2006122422222119744.jpg
* J1 K$ G% `5 A9 H1 I/ @) n文章关键词: 注塑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磨削论坛 微社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17 07:46 , Processed in 0.1729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