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影响轴测图直观性的因素由有:
- `. [. ?( G; T( ~% N! J1)物体本身的结构。) O2 a& j$ c+ |3 ~- C
2)轴测投影方向S与各坐标面的相对位置。
2 H- F" V3 E! u; q# g轴测投影方向S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角
; v- {& \$ C/ m! x
}- w# K' `: a/ e1 x. S图12-27 轴测投影方向S三个投影
) X: @) Z1 v# a: m; i设S的水平投影与OX轴夹角为θ;
" F# U, a! n" K. R0 j5 c4 |, Z正面投影与OY轴夹角为θ′;4 Q. @! G' M7 W m+ B6 ?
侧平投影与OZ轴夹角为θ″;
" u7 _1 S" Z# d5 _7 y! tθ、θ′、θ″称为直线S的投影角。若θ、θ′、θ″为已知,则分别对三面投影图进行轴测投影后的直观性分析,判断各有关形体在轴测图中立体感如何,以及能否现出或现出范围的大小。
+ h( z/ N+ g/ g$ O3)S在不同轴测投影中的投影角/ f- r/ u* u2 P( B, _
(1) 正等轴测投影 θ=θ′=θ″=45°;/ _ j6 x/ k& m" o m) U8 K
(2) 正二等轴测投影 θ=69°18′;θ′=45°;θ″=20°42′
/ C* F/ |' L; h4 j/ ? u9 s(3) 斜二等轴测投影 θ=70°30′;θ′=45°;θ″=19°30′. l, }+ v3 l, h$ e5 ]6 x% y
如下图为一底座的投影图和正等轴测图。运用正等侧投影角的大小,在投影图上能准确判断形体的表达情况。箭头所指的后部切口,尽管在轴测图中大部分被遮住,单从投影图中分析(主视图),此切口在轴测图中,并非完全看不见,因此不能漏画。
2 o# _! S. m+ _+ l! m
" U3 {* I, k, b图12-28 正等轴测投影直观性分析
5 @, X! }9 ]% K% T2 V' u下图为同一底座的投影图和正二等轴测图。运用正二侧的投影角大小,在投影图上能准确判断箭头所指的后部切口左边部分被底座左前方一支柱遮住,故在轴测图中不能出现。1 A% G% y; n6 q3 ^5 ^: i/ a4 u
: \% u8 z8 s, V3 L2 C, q. ?7 `$ e! m
图12-29 正二等轴测图直观性分析
) {; J m: s# O上两图中其余各棱线和形体的表达清楚程度,均可按同样方法进行分析。% c9 f% L/ S& I9 ^$ p; F" P. L3 m
在本章介绍有关轴测图时,一般涉及到立体感和是否便于绘图的问题。12 -30为压盖的三种轴测图,就此图而言不论从直观性还是绘图方便性来说,正等轴测图为较差的方案,正二测与斜二测相比直观性相差不大。但压盖只在一个投影方向形状复杂,有多处圆弧,因此斜二测应视为最佳方案。+ }( G i8 }/ [; m
, y' t* T0 W I E8 T2 P" H4 Z(a)正投影
9 s; O! A0 x7 H3 }0 [; i
, n4 I& Z, @" S. d5 {7 @
(b)正等测 (c)正二测 (d)斜二测# F. d) a" _' n
图12-30 三种轴测图的对比【MechNet】
6 V6 P/ l: K9 r* d& u文章关键词: 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