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6|回复: 0

铝及铝合金导电氧化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氧化膜导电性不理想9 D8 A, D7 ?0 n  r' z
  原因:
- v0 M$ N$ I; n  氧化时间过长,氧化膜过厚。按工艺要求的30~60s操作,所获得的氧化膜呈浅彩虹色,膜层导电性良好,基本上测不到电阻,若氧化时间过长,膜层厚度增加,不但会影响膜层的导电性能,膜层还会呈土黄色,显得陈旧。( l  P: K% [, ~- }) K
  解决方法:, Y4 V1 a7 y0 C) s
  操作时间应严格控制。
+ J; L4 Z& {7 ~3 n5 ~" i5 E; ^- }  2氧化膜附着力差3 f" u+ T3 {) G6 U
  原因:
! A0 a  Z1 i$ _9 @0 K) r4 v  ①氧化膜过厚;
' |# H7 F0 X; z3 F1 U0 A6 C  ②氧化溶液浓度过大;
3 L5 k( U- }7 Y5 J  ③氧化溶液温度过高;. V* S7 _2 c+ i
  ④氧化膜未经老化处理。' Y1 L: h0 m+ a5 `9 E
  解决方法:
2 A( T/ R# f4 U: ~9 Y: ], f. D  操作者可根据上述对氧化膜附着力有影响的四点因素进行调整,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 F( J- d; @  3氧化件的孔眼及其周围较难形成氧化膜
: `, U2 q! M2 ?0 p1 P0 e- q* L  原因:
4 w/ W- U% D, m5 f6 D  ①工件碱洗后冲洗不彻底;
2 `! S" h4 o" l& ?, _* F( |+ Z4 t  碱洗时进入孔眼内的碱液如未能冲洗干净,氧化处理后碱液会从孔眼中流出来,致使孔眼周围的氧化膜遭到腐蚀。
, d" @% Q* x" @  ②工件的孔眼周围有黄油;$ T! L, n  |& c. k0 P
  铝材攻螺孔时很涩,操作者常以涂黄油来提高润滑,碱洗时如果碱液中缺乏乳化剂,黄油是很难除尽的。
/ D1 R) ?' Z2 R" B8 O! [( u% s  解决方法:
" q. Q. \+ j5 S8 e0 i% \% k& m  ①在碱洗之前先用汽油洗刷一遍,碱洗液中应添有乳化剂;
, y& n. E* W* H% j  ②工件碱洗后应冲洗干净。0 O6 ^/ m9 h+ N# k& I
  4工件的部分表面不易生成氧化膜$ O: c2 ~% @1 D' h6 Z# G3 T
  这一现象多出现在平面件,常见的原因有:/ o' g" u) X6 }$ p& J5 ~* ]& l4 f
  ①轧制板材表面常有致密的焦糊物,碱洗时未能清除干净;
/ |" B4 D+ d" b8 M* b! {9 Y  ②工件碱洗后在硝酸中漂洗不彻底;
' z6 M! W# O1 j5 |$ \  工件的局部表面仍呈碱性,在空气中会很快形成一层很薄的自然氧化膜,由于导电氧化溶液酸性弱,氧化时不能使该膜退去,故导电氧化膜层也不可能在此处形成。故工件碱洗后一定要在硝酸中充分漂洗,并尽可能当时清洗,当时氧化处理,防止工件在工序之间遭到自然氧化而影响导电氧化膜质量。
" h7 a6 l7 r% `  I, R1 u8 G& N  硝酸中漂洗不彻底;
/ E2 H# ^/ a* ~' [+ e" _  工件的局部表面仍呈碱性,在空气中会很快形成一层很薄的自然氧化膜,由于导电氧化溶液酸性弱,氧化时不能使该膜退去,故导电氧化膜层也不可能在此处形成。故工件碱洗后一定要在硝酸中充分漂洗,并尽可能当时清洗,当时氧化处理,防止工件在工序之间遭到自然氧化而影响导电氧化膜质量。
/ K2 B7 p' ?( e- ?5 z文章关键词: 导电氧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3 22:08 , Processed in 0.1391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