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回复: 0

金刚石表面Cr金属化的界面扩散反应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金刚石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1,2],多用于切削工具。但由于金刚石的表面能高及化学惰性,金刚石与金属胎体的结合较弱,从而影响了金刚石切削工具的性能和寿命。表面金属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磁控溅射镀膜获得的金属化金刚石的结合强度较好,但目前对溅射沉积过程中的界面物理化学过程还不很了解[3,4]。本研究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沉积了150nm厚的金属Cr层,并运用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Cr/金刚石界面的结合状态。/ F: ]  S* L2 A- u
1 实验方法
4 |9 y+ X7 r% K5 q  将粒径为40~50目的人造金刚石颗粒置于旋转装置中,利用Ar气氛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制均匀的Cr金属薄膜,Cr层厚度控制为150nm。制备室的真空度优于2×10-4Pa,溅射时的Ar气分压为0.15Pa。沉积速率为0.4 nm/s,Cr靶材及Ar气的纯度均为99.999%。
$ U2 K8 G7 Q$ }7 j) q- `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在PHI-610/SAM扫描俄歇电子能谱仪上进行。采用单通道CMA能量分析器,能量分辨率0.3%,同轴电子枪的分析电压为3.0kV,电子束入射角为60°,分析室真空度优于2×10-7Pa。Ar离子枪溅射速率经热氧化SiO2校准为30nm/min。SEM实验在CSM950扫描电子显微镜上进行。其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优于5 nm。
# Z" l% h* J0 ?  k" R9 Q8 S2 实验结果与讨论0 c& b. l6 G- L; x  P. q+ F
2.1 磁控溅射法制备Cr/金刚石样品的表观形貌
5 W8 @3 U+ F; e+ ?6 P9 J5 G3 e  镀Cr膜前后金刚石颗粒的SEM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显著。镀Cr膜的金刚石颗粒表面均匀分布着许多细小的白斑,扫描电镜的能谱分析表明此处的Cr含量明显高于黑色区域,说明在Cr膜的沉积过程中部分金属聚集并形成岛状结构。* y, V( G2 L9 g( m1 f0 k% F
2.2 Cr/金刚石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界面扩散# f1 K0 B1 |/ C* q# F! {& h' Z  g
  图1为Cr/金刚石样品的俄歇深度剖析图。可见,金属Cr膜的厚度约为150nm,其与金刚石的界面层宽度约为65nm,比蒸发镀膜产生的界面层宽得多,说明Cr/金刚石之间发生了界面扩散作用。这是由于溅射沉积过程中,高能Cr原子轰击金刚石表面并产生部分“注入”效应而导致金属Cr向金刚石基底扩散。  A7 {5 [' p! |- X
0904221720455977.bmp # l' g8 E+ D- f, Y4 ~5 }4 O
图1 Cr/金刚石原始样品的俄歇深度剖析结果: z! F% S! m% W. G! O2 Q
Fig.1 The AES depth profile spectrum of" K2 u' I% ]3 A! p* R
un-annealed Cr/diamond particle7 K2 b, k" M$ v5 x4 W( V
  表面层的氧主要来源于表面吸附及Cr的自然氧化层,因而含量较高。由于在金刚石颗粒表面制备的Cr层较薄并具有较多结构缺陷,使得表面的部分吸附氧可以扩散进入膜层内部,同时在金属Cr膜的沉积过程中,由于真空中存在残余的氧气或水汽,所以在膜层中也可产生少量的残留氧。这种氧的含量低且基本不随薄膜的深度而变化。在深度剖析图中,虽然发生了界面扩散作用并形成了较宽的界面扩散层,但并没有形成化学计量比的碳化物层。8 R+ _5 K$ K6 W8 @
2.3 Cr/金刚石原始样品的界面反应产物研究
# b( I! l) D; W& n  俄歇线形分析可研究各元素在薄膜层中的化学状态,从而推断界面化学反应情况、确定界面反应生成的物种[5~7]。
/ I% l+ H- G: O% B* G/ N( A  图2为原始样品的C KLL俄歇线形谱,其中金刚石标准物的峰位于269.1eV处,碳化物的俄歇峰有3个,分别位于249.6eV,257.9eV和267.0eV。样品表面C的俄歇峰位于260.0eV处,形状与金刚石标准样的十分相似,没有峰形迭加的迹象。表面的碳峰主要由吸附的C污染所产生(由于Ar+的溅射会使金刚石石墨化,因而所示金刚石标准样实际上是石墨化的金刚石)。) t7 Y" n5 e5 F6 e. y: E. h
0904221720571270.bmp
) _) u2 f/ |8 @图2 原始样品不同深度处的C KLL线形谱  J  ]7 b2 g+ E) X7 I6 b+ V
Fig.2 The line shape of C KLL in various
$ Q! m3 X: O: t+ C9 ?2 b. Sdepth of Cr/diamond deposited sample
  @4 J, R8 m0 I+ M  在靠近Cr层的Cr/金刚石界面处(溅射3.5min),C的俄歇线形与表面处有显著差异。在249.6eV和257.9eV处出现了两个微弱峰,其峰形及峰位与碳化物的十分吻合;267.0eV处的峰表现出了碳化物和单质碳迭加峰的特征,其中碳化物的相对含量更高些。溅射4.2min后,碳的俄歇线形比较接近金刚石标准物,但249.6eV和257.9eV位置处有小凸起,大于260 eV峰的位置也略在动能高处,体现出碳化物的特征。这说明该峰仍为碳化物和单质碳的复合峰,但单质碳的相对比例远高于碳化物。溅射5.2min后,碳的俄歇峰形同溅射4.2min后的峰相比在位置和形状上都更接近于金刚石,证明单质碳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尽管此时还未到达金刚石本体,但已经没有碳化物存在。在界面层,碳化物主要来自于界面化学反应,而单质碳则由金刚石基底的扩散作用产生。2 K" K" C# U4 H- }
  由此可见,在Cr/金刚石原始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界面扩散,但化学反应的程度较小。在界面区,当Cr的含量较高时,碳主要以金属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当Cr含量较低时,C则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X: Z9 E( a% D" Y
  图3为Cr LM23M4的俄歇线形谱,各标准物的俄歇峰位置如图所标。表面处Cr的俄歇峰形较宽,其俄歇线形不同于任何一种标准物。对于该峰无法推测其具体物种,只能认为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但其峰形与氧化物的相差很多,说明表面的Cr并不主要以氧化物的状态存在,表面大量的氧主要来自于吸附的污染。溅射3.5min后,样品的俄歇峰形与金属Cr的极为相似,即Cr多以单质形式存在。溅射4.2min后,样品的峰形与单质Cr的明显不同,峰位偏低且在480eV处有小凸起,说明该峰为金属和碳化物的迭加峰。溅射5.5min后,样品480eV处的小峰更加明显,485eV附近的峰继续移向俄歇低动能处且峰形更加变宽,表明碳化物的含量大大增加。此时的深度位于接近金刚石本体,C的含量很高,但Cr并没有完全转变成金属碳化物,这说明尽管样品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界面扩散,但界面反应程度较轻。% V; f1 c" m! D  i0 U% `
0904221721062051.bmp ! R7 \' D# c" [" M. u' V
图3 原始样品不同深度处的Cr LM23M4线形谱. ~% W- L9 A$ x7 A- J% |; P. K
Fig.3 The line shape of Cr LM23M4 in
# N1 j6 G: D  G9 jvarious depth of Cr/diamond deposited sample- I5 k" k- s. x/ E
  图4为Cr的LM1M4俄歇线形谱。在该能量段内金属单质和碳化物的俄歇线形很接近。可以看到,样品的俄歇线形都与氧化物的不同,因而样品中Cr的氧化物含量都很少。图5为Cr的MVV俄歇线形谱。在该能量段内氧化物比碳化物和金属单质的俄歇跃迁强很多,所以此时样品的峰形和峰强并不能反映各物种量的多少。由图可见,样品的俄歇峰都处于氧化物和碳化物之间且峰形较宽,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同时存在。由该图可以断定金属镀膜中和界面区内始终存在着少量金属氧化物。$ ^4 g5 X; l5 r) i# e
0904221721146358.bmp ) M+ n+ h- T5 X
图4 不同深度处的Cr LM1M4线形谱& m, a  E0 o2 n, u  B. I' ~
Fig.4 The line shape of Cr LM1M4 in various, B3 g5 }/ t; ^3 v: L/ }" ?6 W# f
depth of Cr/diamond deposited sample( t  d3 w1 F. a3 C8 _/ Q6 x
0904221721217504.bmp , H5 C2 O  W/ e/ A9 e" n
图5 原始样品不同深度处的Cr MVV线形谱
2 I/ M+ U' P& e: `* S: p, r0 p' GFig.5 The line shape of Cr MVV in various
+ D7 g3 X; u' p4 L, L# M! Ydepth of Cr/diamond deposited sample
* G, C7 n9 v$ V9 f+ ~9 }4 r  可见,磁控溅射法镀膜使Cr/金刚石发生较为明显的界面扩散作用和微弱的界面化学反应。界面扩散反应的推动力主要为沉积原子Cr所具有的动能。9 M* @' p" e+ s7 j
2.4 溅射功率对界面扩散反应的影响& w' @" g# B3 i
  以不同溅射功率镀膜的样品的深度剖析图中,形成1∶1混合物层的深度和界面宽度与溅射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从中可见,随溅射功率增大,Cr/金刚石的界面宽度相应增加,表明增大溅射功率可促进Cr/金刚石间的界面扩散;等比点变深,表明Cr的扩散作用加强。
2 o' V' r1 f0 S8 }6 I, I! ~表 溅射功率对界面扩散反应的影响
: i* z5 _& W, RTable   The influence of sputtering power4 x  d7 U9 \8 i: ?# S
on the interface diffusion and reaction- ]/ c. I( v% s- G
功率/W- a/ I: [  J; ?1 y8 R3 l
200" y( K2 T8 a9 u
300+ t  j/ `- b8 {$ @- I
350/ Z# q+ L( F: `% o" l& t; c
等比点/min3 g, B  D) R& }! H  j0 c: R& y( c5 P
3.2
5 D5 }- }4 X, r& \3 r1 y! b( `3.34 Q% j6 n3 n9 W* |4 ^- r
3.5" ~9 t5 k9 a6 R# C
界面宽度/min% d% B; E9 \2 ~+ j- I6 n1 J$ ?
1.75% [+ {, A4 a" Q" c3 N, w
2.0  Z1 |5 @# C; b
2.2
0 h9 Y/ I$ r0 S# L/ y  从Cr膜表面到金刚石本体,1∶1点和界面层终止深度随功率增大而逐渐深入,且随功率增加前者深入的速度比后者快,说明功率对Cr的扩散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提高溅射功率可以产生两个效应。其一,使基片温度升高,加快Cr/金刚石间扩散的速率,但此效应不显著,因而它实际可引起固体分子间的扩散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其二,增强“注入”效应,这是功率增加引起界面层加宽的主要原因。溅射功率增大提高了靶材出射粒子的动能,使得粒子在基底中可以克服较多的分子间作用力而行驶更长的距离,在宏观上就表现为界面宽度增加,且界面向基底中推进。由于这种现象取决于溅射沉积原子的动能,故对于C原子扩散的促进作用较小。同时,具有较高能量的Cr可以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反应在界面上形成金属碳化物。
/ I6 Y  Q4 R+ m1 z) r- h3 结论* N, Z; ^' p! z
  运用磁控溅射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沉积了150nm厚的Cr金属膜。样品在镀膜中就发生了显著的界面扩散反应,在界面处生成了Cr2C3金属碳化物。界面扩散反应的源动力是溅射沉积原子的高动能。增加溅射沉积功率可以大大促进Cr的扩散作用,从而增强界面扩散反应。【MechNet】; D( J) D5 B# U0 T" h8 Q; s# V7 L7 q0 J
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12 09:37 , Processed in 0.1558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