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回复: 0

预沉降法:解决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新工法(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公路铁路建设在有效解决其工后沉降技术问题上,至今还有没很好的工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预沉降法”可为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c. A) k" h( a3 I9 h
  预沉降法,即利用高频液压振动锤施工筒桩、振动取土灌注桩,作为公路铁路路基的承载桩,使路基在筒桩的施工过程中产生预沉降,汽车列车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地基不会产生沉降。该工法的效果已在高速公路路基处理过程中得到证明,虽然这项技术尚未用于铁路路基工程,但已给铁路路基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对预沉降法这一工法作一个系统阐述。' ?) e6 p$ L( `# w: v
  1高频液压振动锤的几个特点
1 m# z6 W$ s- z) H' n  高频液压振动锤是一种环保型的桩工机械。高频液压振动锤与电动锤、柴油锤相比,它施工时振感小、噪音小,不扰民,如果配备降噪动力箱,工作时几乎无噪音,非常适合市区、人群较集中的地方和对周围有较严格限制的地方施工。
; z9 d! M- P9 _, G: K2 [+ e2 C  高频液压振动锤是一种比较轻便的桩工机械。与静压桩机相比,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高频液压振动锤全部工作质量只有静力压桩机的二十分之一,整套设备运输只需2辆中型卡车,施工时转场非常方便。. d' L8 [6 C5 K
  高频液压振动锤是一种适用地质范围广的桩工机械。高频液压振动锤分常规型、高频型、无共振型三大系列,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要可选用不同系列、不同激振力的高频液压振动锤作为施工机械,高频液压振动锤穿透卵石层、沙层、建筑垃圾等地质层的能力很强,除了不能入岩,其它任何地质条件它都能适应。+ l' v8 k, N5 H# ]
  高频液压振动锤是一种多功能的桩工机械。高频液压振动锤不仅可以沉拔混凝土预制管桩(PHC桩)、各类型钢板桩和钢护筒,还可作振动沉管灌注桩、薄壁防渗墙、地表压实和深层压实工程的施工,筒桩是目前在桩基础领域中,非常具有应用和推广前景的一种新型成桩工艺,用高频液压振动锤作筒桩施工,是当前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成桩工艺,它比当前旋挖钻机成孔的灌注桩更高效、更环保、更节能。% w; L! `8 d1 {0 d3 R
  2现浇薄壁筒桩技术简单介绍) C' z3 y6 @$ d" u! Y% Y
  现浇薄壁筒桩技术是谢庆道教授的专利,是近几年来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的桩基础新技术,因其可大量节省混凝土(一般>50%),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捷,挤土效应相对较少,设计桩径不受限制,桩身整体质量有保证,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在高速铁路、公路软地基处理,填海及码头工程,深基坑支护,普通建筑物的基础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2 D$ v. \+ @: k3 O  现浇薄壁筒桩是指外径800~2000mm,壁厚120~250mm,中心充满地基土,现浇灌注而形成的混凝土筒形桩体。它的施工原理是:利用高频液压振动锤将双层钢护筒沉入地下,向夹层中灌入混凝土,启动振动锤拔出双层钢护筒,便形成了一根现浇薄壁筒桩。! T+ `; F& W6 }
  筒桩主要分为单体筒桩和联体筒桩,单体筒桩主要用作承载桩,也可用于基坑支护;联体筒桩主要用于具有止水功能的挡土墙。
: h' J) l5 |4 F3 j& D9 z  筒桩的施工过程:+ V7 _$ x! }: o$ H/ c
  (1)在双层钢护筒的正下方的地面上放置一环形预制体,落下振动锤,该预制体正好嵌于内外护筒之间,一方面用于固定双层钢护筒,另一方面防止土壤进入夹层。双层钢护筒的顶部利用夹持器与振动锤相联(固定)。& B1 L* O6 H' N% p
  (2)启动高频液压振动锤,将双层钢护筒沉入设计深度。+ V& L9 V) [( v- j, G
  (3)松开双层钢护筒顶部的夹持器,移开振动锤,向夹层中放入钢筋笼;振动锤落下重新夹紧双层钢护筒。(注:如果是素混凝土桩,该步骤省略)* c. D. e# D$ {: m/ C6 i+ `# n: n
  (4)向双层钢护筒夹层之间灌入混凝土至设计位置,启动振动锤,边振动边拔出双层钢护筒,即形成一根筒桩。
" _( m$ I; z: v; ?. p4 C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11 11:10 , Processed in 0.1325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