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40|回复: 24

讨论:磨削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0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大家在现场操作中一直遇到,看一下大家会否有关于对此的认识与理解!! O4 c+ j/ ^% M1 Z
何谓磨削热?
) J* `: E+ {" ?+ c) G# Q, i+ V磨削热与车削热有何区别?
) C/ N. N6 M4 `  H磨削热如何引起的?
; S  c3 y8 K$ O% p如何避免更多的磨削热产生?/ B/ I% [" W1 i* [4 F9 g) I- p
磨削热过度会有哪些表现?
" J2 G9 r- x* Q对于磨削热过度的现象而如何检测?' {, ?- n4 Q! a& G
并且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 o7 f! L5 y! T1 q. @! N4 H" ?磨削热也可以称为磨削温度!
0 ~: W6 \: _, ~5 s8 D6 X参与讨论昭显你的实力、
% A9 U6 J) T+ n9 ^8 A4 v' }# B3 T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家互相交流方可提高。# R% c" ?6 L  O/ x& k
只看不答不算参与!收获也不会相同!
* n* H( c2 Z! x8 V' B无论我看法如何都有发言权利!
发表于 2010-8-5 16: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磨削热引起的烧伤,可以通过降低砂轮硬度,降低粒度,加大冷却液流量,砂轮修得粗一点,提高砂轮线速度来解决。通过酸洗来检测烧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5 1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削时,被加工件的去除量大,因此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被带走
6 n" {" I2 Z" z$ c9 }6 e  ?而磨削的去除量相对较少,磨屑只能带走一小部分的热量,因此,冷却不到位时,极易发生磨削烧伤& I; b+ E1 e+ S- p. R2 q6 |
另外磨削热的产生是瞬时的,而且呈现阶梯分布,因此检测手段就比较困难,一般都是根据经验来制定工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9 10: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削过程主要是由:滑擦,耕犁和成屑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部分都会产成热量, 前两个部分主要是摩擦产生热,只有最后的成屑是切割和摩擦共同产成热量。
6 w' R5 @, f& L车削的热量组成中,摩擦产生的热比较少,主要是切割产生热,有点象磨削中的成屑部分。7 m+ L7 g& j4 q. i! {* j
我们表示磨削热常用磨削比能来衡量:单位是J/mm3 ,意思是去除每立方毫米的材料消耗了多少焦耳的能量。
( B, f0 I, e/ S6 s磨削比能通常大于30J/mm,danshi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6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6 欢迎带来更多专业知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0 14: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写 太多了 这个话题培训课程可以讲几天的。。。
: Z4 w( I/ U5 {0 p$ z- ?5 H, ?# u3 c- c5 V7 D
磨削比能一般都会大于30J/mm3, 根据我的试验经验,锆刚玉(NZP,ZK40之类的)磨削304SS,DOC:0.04mm时甚至比能可以达到150J/mm3以上,石榴石的更多。相比之下钢铁的熔化能大概在10J/mm3左右。也就是说磨削比能会远远大于熔化能。除了磨屑和传入磨具能带走一小部分(不会超过25%),以外绝大部分都传入工件内部了,会造成各种不同的后果。
: Z% R3 c  ]4 s以下是主要的几种类型,按照顺序,温度依次升高,温度范围依次降低。
+ a! c; ]. U  ~类型 1: 氧化烧伤
9 X( U% l3 K. v$ c& J3 l类型 2: 热软化
- z2 W) U! C0 T" z类型 3: 残余应力3 N: i0 I4 e( @2 C% x" o4 E5 u
类型 4: 再硬化烧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0 14: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氧化烧伤的范围最广,其余几种烧伤发生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氧化烧伤。但是只有氧化烧伤最好判断,可以用眼睛来判断颜色的变化。当没有颜色变化时不代表没有烧伤发生,只能说没有氧化烧伤而已。3 c4 H  F! O+ d6 D/ }7 f. c
工件的烧伤往往是多种烧伤复合而成,例如二次硬化烧伤(淬火烧伤)周围可能伴随着回火烧伤(温度梯度的变化),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下《金属学及热处理》学习一下相变的知识更好理解烧伤的理论。
发表于 2010-8-10 14: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残余应力烧伤多指残余拉应力。本人在学校期间用XRD射线衍射法测量过烧伤后的残余应力。但是很难得出有力的结论,残余应力分布有时不连续,用XRD扫描面积很小而且只能指定一个扫描深度。还有残余应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释放掉,理论上24小时之内有一定参考价值。当制样的时候,例如用线切割之类的都会造成应力释放,结果不准确。还不能在线测量,十分不方便。6 R4 s/ T; W; W2 ~3 H7 W

+ D- w' M4 O2 Q" e: o5 x; `2 p还有一种逐层腐蚀贴应变片的方法,我没用过,但是据我的理解更麻烦更不准确。
- n! f' @5 M! M# m( K最新的方法是用残余奥氏体在线检测仪器,大概合人民币300多万,可以检测残余应力。但是我们单位没舍得钱买,所以列出来仅供参考。' p/ j6 ~# M" w/ T" G4 X& H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1 0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余的张应力是由磨削时产生的表面热膨胀造成的,冷却后表面有张力,一般来说,残余的张应力会降低工具寿命,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裂缝,裂缝深度和严重程度与温度和工件材质有关,假如当时没有出现裂缝,残余应力会在磨削回火后减轻。# s) a4 o* X" j5 v
& Y( M" C) z+ O  s; r5 {0 B
避免热损伤:* K6 K7 W7 z. \8 ?$ u" S, A7 z: E
总体来说要降低峰值温度和热损伤范围。刚开始提到了“磨削过程主要是由:滑擦,耕犁和成屑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部分都会产成热量, 前两个部分主要是摩擦产生热,只有最后的成屑是切割和摩擦共同产成热量。
* A# ?) |- W4 f1 e& ~) @”所以为了减少磨削能量,使用能量的最大部分来形成碎屑,使用最少的切削和摩擦能量。我认为减少摩擦产生的能量是最关键的。摩擦产生的能量估计要占到85%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1 0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成屑的过程来看,增大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可以降低磨削比能。磨屑厚度公式:........怎么插入WORD编辑的公式啊??????
, H; D9 |  Y' q. p% O' f根据公式所示,增大磨屑厚度,减小磨削比能可以:1.降低砂轮线速度 2. 增大工件线速度 3. 增大切深' i" U1 y# y$ K1 l* F/ Y# U
二.减少摩擦过程:1.合适的润滑(使用冷却液) 2.使用锋利的磨料(更脆的磨料) 3.选用高渗透性的磨具(适合碎屑和冷却液循环)
" @+ a% q" T4 t1 q三.减少总体的切削比能(磨削能=滑擦能+耕犁能+切削能)
) D# d4 O; j( h1 k9 r% A1.选择使用最少切削能量的磨具 (倾斜的 P vs. MRR曲线)——MRR是材料去除率的缩写! _' V1 Y! g7 ^( d' ^( N. \
2.选用适当的磨削条件和整形
发表于 2010-8-11 09: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如何探测磨削造成的裂缝1 r1 A, {$ s$ k/ f5 f' K
钢铁的裂缝:磁性检查 酸蚀
! s- Z* X1 o- p" b4 N6 f: d* ?1.硝酸溶液是最常用的检查烧伤的物质 2.如果表面有残留应力,热的盐酸和硫酸会产生新的裂缝/ ^" u- w/ \9 t; V
其它非钢铁的材料 (钢铁和有色金属, 陶瓷和塑料):1.荧光油或其它渗透剂 2.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酸对探测裂缝更加敏感,但是会在扩大裂缝的同时损坏表面。
/ r& t4 x8 p2 N8 R
% m8 a7 K+ o# M) w- t0 s* h本人只用过稀硝酸检测过普通钢的烧伤(大概是45#之类,记不清楚了),其余一概没用过,不妄下结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2 欢迎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 [, p/ y5 _# M$ ?7 _
, R) M, [6 i* @, H9 N感谢你的技术与经验分享!
3 r8 o" b' {7 ]$ u. p# j跟贴在有个附件里面点击插入即可。
. \& Q$ T/ J7 m  q) C下面附图!
插入文件.jpg
发表于 2010-8-19 1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削热跟磨削液浓度的配比有很大关系
发表于 2010-9-19 13: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削速度要比车削速度高,磨削力也比车削等大的多,由于磨粒和工件表面骤烈的摩擦,因此磨削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使磨削区域形成很高的温度,在砂轮与工件接触处的瞬间温度要达800——1000度以上,小部分热量入 砂轮、磨屑,大部分热量传入 工件。车刀属于单刃刀具,是靠刃磨时调整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排屑槽)来实现切削(主要是刀尖) 的。车削的大部分热量是被切削带走的,切削的颜色看上去有深红的、深蓝的,因为切削的温度也很高,这也是烧伤的结果。4 _5 \3 I3 v( @7 @1 R: u: z
磨削加工实际上是多刃刀具(每一个磨粒相当于一把刀具)同时加工,磨削时进给量较小,切削力也不大,但磨削速度非常高(30——80m/s),因此磨削区域的温度非常高,容易引起工件表面局部烧伤,相当于局部退火。磨削加工热应力会使工件变形,甚至工件表面产生裂纹。' ?: s9 p; C" i! F+ m9 x
磨削时,别看铁屑都变红了,但带走的热量不多,切屑那么小也不可能带走多的热量,举个列子说明:在砂轮机上磨车刀、铣刀或钻头时,那火花濺到裸露的手上一点事也没有(磨大钻头时,去除量比较多,那火花落到手上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这也是能量太小,而较大的热量被刀具吸收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19 1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粗修砂轮,保持锋利。勤加酒精,以达到冷却目的。
发表于 2010-10-5 1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磨削热就是磨削时砂轮和工件接触摩擦时所产生的热;
1 Q9 I& ]: B0 M+ c! g2.车削时,被加工件的去除量大,因此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被带走,而磨削的去除量相对较少,磨屑只能带走一小部分的热量,磨削所产生的热量的80%都被工件带走(磨削区域正常温度为550-800,瞬时最高温度可达1000-1500);+ |. ^) u8 E# D/ n( Y0 e
3.多方面的原因所引起比如:冷却不到位(可根据工件材质选择冷却液)、进给量过大或过猛、工件转速太慢或砂轮转速过快、砂轮选择不当等等;$ w- t( r" a6 X! e9 M. L# V
4.可根据上面所讲进行摸索吧;0 o1 L5 p& E7 X: Y" m
5.过度会引起表面烧伤、裂纹、起皮、掉块、严重的会引起崩块甚至断裂;$ n, z9 k7 v9 g  g: m2 ~1 i& l
6.检测多数仅凭肉眼和经验进行确认就足够啦,经验很关键;' o. {, p) h. W/ B. D+ ]: M" i
7.在第四条里已经做了回答。
发表于 2010-10-5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1.磨削热就是磨削时砂轮和工件接触摩擦时所产生的热;
. `7 ^: X# L3 I3 ?2.车削时,被加工件的去除量大,因此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被带走,而磨削的去除量相对较少,磨屑只能带走一小部分的热量,磨削所产生的热量的80%都被工件带走(磨削区域正常温度为550-800,瞬时最高温度可达1000-1500);5 H3 j+ K! u4 }3 Y3 U
3.多方面的原因所引起比如:冷却不到位(可根据工件材质选择冷却液)、进给量过大或过猛、工件转速太慢或砂轮转速过快、砂轮选择不当等等;
6 L+ R) H8 t  C4 W* l! m4.可根据上面所讲进行摸索吧;) y2 S% I% n5 d3 @7 p
5.过度会引起表面烧伤、裂纹、起皮、掉块、严重的会引起崩块甚至断裂;4 B. Y( u7 f: S( F! p5 b/ |% S! z
6.检测多数仅凭肉眼和经验进行确认就足够啦,经验很关键;
0 e* `4 V- {) ~7.在第四条里已经做了回答。 4 r$ f3 U' W- Y( f7 \4 V2 U6 W
这些看起来简单,可不是三五年的磨工造化所能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张国耀 + 20 希望楼主带来更多的磨削经验,和轧辊经验! ...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6 03:34 , Processed in 0.14385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