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钢中氧含量的降低直接影响钢中夹杂物的多少,进而影响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有资料显示,钢中氧含量L10有如下关系: * h2 v3 M4 l1 n
L10(相对寿命)=372[O]-1.6
* U$ A6 I$ H1 D; U 式中 [O] 为钢中氧含量,10-6。
+ w) n, Z/ K, A" a 各种先进的冶炼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最显著的效果之一是钢中氧含量的降低,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30×10-6下降到今天的(3~5)×10-6,L10为未采用真空脱气前的30倍以上。
, A! W) \% s7 Z9 A 1、真空脱气及炉外精炼技术
" ]9 o; c# U) r. N6 n 1964年开始应用钢包脱气法,即把钢包放在真空室内,通人惰性气体进行搅拌,使其压力下降到66.5Pa(0.5托)实现脱气,使钢中氧含量从(25~35)×10-6下降到(15~20)×10-6。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使碱性大的炉渣也同样搅拌,钢的纯净度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为解决此问题,1968年开始引进提升脱气法(RH法)在13.3Pa(0.1托)的高真空下,钢中的氢、氧被脱去,降低夹杂物,而炉渣不被卷人。60t高功率电炉的使用加上RH脱气,使钢中氧含量从(15~20)×10-6下降到(8.3~15)×10-6。1974年以后,为了配合超高功率电炉的合理使用,引进了钢包精炼技术(LF法),即钢包带有加热、搅拌和真空脱气装置,在钢包内完成还原期,形成还原性炉渣,并脱氧、脱硫、脱氢,还能控制钢液温度、钢液的成分精度和浇注时间。此阶段UHP炉应用+LF+RH法联合使用,使钢中氧含量降到(5~10)×10-6,这对于与连续浇注相匹配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为进一步改善真空脱气的效果,还开发和采用了雾化真空脱气法、循环真空脱气法(通称DH法)生产真空脱气轴承钢。
! A3 z% A' r( P, \5 x0 I0 F* W 2 、真空冶炼
% B* Z! o" R7 f& H2 {6 p+ r 在轴承钢冶炼时,施以真空,不但可避免钢水的氧化还可对钢水进行脱氧,获得比真空脱气更高的纯净度。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 _& k6 T% {( [9 @9 Z% l, n& c( ~
2.1真空感应治炼法(VIM法)
6 z1 f" Y8 g) u8 ~; Q- f6 L 在真空感应冶炼时,挑选基本不含杂质、化学成分与冶炼合金钢等级相当的废钢送入小型电感应炉中,这种炉子置于大型真空室内,真空室内包括一个密封料斗以添加所需合金。
# F' H" ]4 Y*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