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对于径向厚壁瓦 / f1 ~8 M1 }% ]$ j" T
' t9 N9 u7 L" [0 x2 ~$ s$ d# I7 i- K 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过盈量,轴间隙符合要求,瓦壳过盈量应为0~0.02mm。
/ W2 x/ R# q6 K+ |5 S
! i# I2 Q1 u+ O+ f) F- R' ? ②检查各部件,应无损伤与裂纹,轴瓦应无剥落、气孔、裂纹、槽道与偏磨烧伤情况。
& v% @. w. A/ g, w5 x, |1 {( g6 \; i6 P1 D7 K6 J7 n
③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状况用着色法检查,检查角度应无60°~90°(转速高于1000r/min的取下限,转速低于1000r/min的取上限)。在接触范围内要求接触均匀,每平方厘米应有2~4个接触点,若接触不良,则必须进行刮研。
5 ^6 M( C. o1 r9 j3 |- } _, q% h! l0 C$ o; }- I
④清扫轴承箱,各油孔畅通,不得有裂纹、渗漏现象。 " C0 U% w' k. F
' w, e0 {3 W# S* A) k ⑤瓦背与轴承座应紧密均匀贴合,用着色法检查,接触面积不少于50%。 * Q4 L% @1 M. M6 B! s S7 y7 u
6 E x7 [6 J- J1 v: x" y; R 2、对于径向薄壁瓦
5 H; `# Q- s' ^0 @1 X( v- q# T% ?, R& M
4 a4 `: @5 l$ G1 ? ①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和两半瓦中的分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气孔、重皮、夹渣和碰伤等缺陷。 ) ]0 W1 E, ?& |/ z( p" p! j; r
" S2 q0 p+ c0 B+ r. d ②瓦背与轴承座内孔表面应紧密均匀贴合,用着色法检查,内径小于180mm的,其接触面积不小于85%,内径大于或等于180mm的,其接触面积不小于70%。
" s! V4 [1 l5 c" U% e1 j6 W/ _9 b; d3 i- _
③轴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及接触状况是靠机加工精度保证的,其接触面积一般不允许刮研,若沿轴向接触不均匀,可略加修整。 4 U) P- d U) l) l8 ~, r: E
8 _: q0 A+ _8 K$ I7 i; I
④装配后,在中分面处用0.02mm的塞尺检查,应不能塞入为合格。 Z% a6 s, T! `2 E$ \+ q
# b- w8 O, I, ~' |; a) h
3、对于止推轴承
2 J. e2 z j; z/ ^1 N& ~: Y! z1 Y( K/ m1 \
①轴瓦应无磨损、变形、裂纹、划痕、脱层、碾压与烧伤缺陷;与止推盘的接触处印痕应均匀,接触面积应不小于70%且整圆周各瓦块均布;同组瓦块厚度差应不大于0.01mm,瓦块巴氏合金应按旋转方向修圆进油楔,以利润滑油的进入;背部承力面平整光滑。
& D* i! |9 i( K, O
( ~ v7 R2 c' d8 H2 y8 s. Q ②调整垫片应光滑、平整、不挠曲、用厚度差不大于0.01mm的一层垫片。
. d% w) B* b2 W1 t; S! L3 R: F4 U$ V0 p4 ]. t- m
③在轴承盖组装后反复用推轴法测量止推轴承间隙,其值应在要求范围内。用这种方法测量和用轴位移探头侧得的止推轴承间隙必须一致,并按规定调整好位移探头的指示零位。 1 z5 |8 H6 l' W
+ e$ w- q6 e/ z* \ ④轴承壳水平结合面严密,不错位。测油温的油孔与瓦盖眼对准,不偏斜。油孔干净畅通。" ?; ^$ E' }% j
# S$ R1 L( @ _% K) `
0 o1 G* S; B9 m1 l6 L*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