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检测轴孔磨损深度,如果磨损深度在直径方向小于4mm(即半径方向小于2mm),应用电动工具将待修位打磨加深。注意:表面不要磨得太光,越粗糙越好,表面处理工艺见第三章§1表面处理。
/ e" I' O/ j$ k2 M# B( g
(2)用可赛新1755清洗剂清洗轴承孔的待修表面。
e& I3 [$ r7 X# H1 v5 i
(3)在轴承外圈上涂一层薄薄的可赛新1731脱模剂,以便于今后轴承的拆卸。
7 q( ^7 d0 |7 e/ g. o' a3 `
(4)配制2311减摩修补剂。
0 j) [0 L: s/ @: f6 r: h
(5)将修补剂直接涂到轴承外圈上,但只涂到轴承外圈的后半部就行了。涂敷量应保证轴承外圈与轴孔之间不能缺胶,必须用修补剂将间隙全部填满。
5 `+ B& m5 J( E* t (6)将涂敷修补剂的轴承推入轴孔内。
3 P8 Z/ Q; `5 h6 K6 {! g! y) x (7)擦去挤出的修补剂。再次提醒:推轴承时应保证修补位不缺胶。
; e9 q: o8 x m6 Z6 g; y (8)将轴承定位。
6 L, o& s: C, T6 c9 x/ U a.最简单的办法是轴和轴承一起带胶装配,找准精度后在该位置保持到修补剂固化。
% L7 [9 R _/ ]! Z! S% H4 k
b.条件可能时,可用三点垫片定位法或制作夹具定位、装配。
; I! n+ x. O2 @% ]$ u3 A1 R (9)完全固化后可投入使用。
9 O& w3 t1 h+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