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 I( ~) |( e9 ?) z" R6 B' A一、左座椅调整器 7 R# K- {* c: Y6 s8 @0 S
% p# o3 X* {7 G4 \" X1 x) ?4 K
左座椅调整器是汽车室中的零件,如图1所示。其材料为10# 钢,料厚为2mm。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座椅高度和倾斜度。
( r& N# x# [5 _6 ?. f- U图1左座椅调整器
二、成型分析
/ w" O9 i1 m6 Q& U4 z( T7 A
8 B! k0 ^+ g: |0 o+ Q/ d1、成形工艺分析
' [4 h3 A$ b1 F+ F. \0 c
F/ _1 g3 }! q, `# U零件外形不是很复杂,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零件外形尺寸无公差要求,冲材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1,φ24mm 与φ4mm,φ2 4 m m 与φ 1 4 m m ,两对孔中心距离公差为± 0.12mm。f6.5mm 孔的两孔中心距离公差为± 0 . 2 m m ,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 0.6mm,φ24mm、φ4 m m、φ14mm 三个孔和f6.5mm 的两个圆孔分布在零件的两个平面上,孔距有位置要求,但孔径无公差配合。通过上述工艺分析,可以看出该零件为普通的落料、冲孔、翻边、浅拉深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主要是轮廓成形问题,又属大批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 $ I' c7 C C) B% v3 ]1 b
) b1 {5 e1 q$ t' n2 c
2、冲压工序性质和工序次数的选择
f4 B+ q$ C& Z F; o! B. |0 |9 [5 \7 h& W' _% g! M
基本工序和次数有:
6 q q& H+ u, T, Q" W/ a7 @% x. R. t3 \9 U
(1) 落料。 ; t C6 K5 P) N* z6 P: r5 |
(2) 冲孔,分别为φ1 8 m m 、φ 1 4 m m 、φ6.5mm、φ6.5mm、φ4mm。
$ j1 H% O5 z+ l4 W3 D(3) φ24mm 内孔翻边和外缘翻边。
" O% T4 ?8 k+ N. I% N; G(4) 浅拉深。
- _& f& J/ ^; z- U1 x0 b8 }
7 X0 y% E$ l% J: i根据以上这些工序,可以做出下列组合方案:方案一: V) r& M# G$ u
( c2 ~0 J8 V/ Z4 a' Y: z
(1) 落料和冲孔φ18mm、φ6.5mm、φ6.5mm、φ4 m m。 ! s. B. I- ~5 k3 Q# L2 ]+ ~9 P
(2) 外缘翻边和冲孔φ14mm。
! Q: c( d$ ?/ X9 b h; X5 C(3) φ24mm 内孔翻边和浅拉深。 & h) l7 l& a! D$ I
8 Z( k9 x0 S* w2 g/ U( L方案二:
9 G7 \5 B: N I1 y
, \, [# u5 O O; ^+ F' J- |) d7 n W(1) 落料和冲孔φ18mm、φ6.5mm、φ6.5mm、φ4 m m。
! i. x | C; e- h(2) 外缘翻边和浅拉深。 f0 W; a3 _% _! ^3 m* N0 }$ u; s
(3) φ24mm 内孔翻边和冲孔φ14mm。 + c- V- g. `6 Y/ r' \ P5 L
4 F2 O5 x: I/ K, [
方案三: 2 t3 ~: e1 h1 @: z: S* u: o0 l \( }
, b1 X) l, x5 p3 @2 [$ `9 K
(1) 落料,冲孔φ18mm、φ6.5mm、φ6.5mm、φ4 m m 和浅拉深。 |- \! @) Q7 R3 c' c" Q
(2) φ2 4 m m 内孔、外缘同时翻边和冲孔φ14mm。 4 M9 X6 }: Y! y6 E
/ |2 m" @% h: c: s/ h
对以上三种方案分析比较:方案一:从生产效率、模具结构和寿命方面考虑,将落料、冲孔、翻边和浅拉深组合在三套模具上冲压,有利于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同时模具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 / w, Y! z1 b6 c% |4 W4 }+ A
1 R1 H! s: S( x+ _0 T
但是,先冲φ14mm 孔,后拉深,φ14mm 的孔径不易保证,影响零件精度。方案二:情况与方案一基本相同,缺点是成形后冲孔,模具结构复杂,刃磨和修理比较困难,上、下料操作也不方便。方案三:采用两套复合模,优点是可以节省一道工序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虽然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先拉深后冲孔φ14mm,保证了φ14mm 孔的精度。
) q. G# y& d5 a9 _9 P
2 ^; {4 _4 v J通过以上的方案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生产批量条件下,选用方案三是比较合理的。 ( e- B+ v E4 U X2 ^
' q7 e& S" }. i2 `3 T 三、模具设计及模具工作过程 2 W$ w1 u( ]. Z( G4 q6 R: W
9 V2 M9 x* [7 L3 d
1、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结构 ' F1 @; p( O( A( n! T; r& {
7 E! ?( z m: `; j: V$ [1 \4 B1 x- x5 k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具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其主要零件由冲孔凸模22,浅拉深凸模6和两个冲孔凸模28(主视图没表示出),凸凹模10 和凹模7 组成,并分别完成冲孔φ18mm、φ6 . 5 m m、φ6 . 5 m m、φ4 m m 和浅拉深及落料工作。 # K. b( Y5 |4 t) w& H: A
. r4 ] R O' o; \8 Q ?2、内外缘翻边冲孔复合模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 p/ n! u5 L$ `4 W
7 l1 N' C& n; B. i
内外缘翻边冲孔复合模具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凹模3、凹模5、凸模7、凸模13、凸模35(主视图没表示出)分别完成外缘翻边、φ24mm内孔翻边和冲φ14mm 孔。
9 k2 ~% ]0 f+ `- ?7 i6 i6 d6 X! c% [- m( I% n: A: t
四、结束语
% k7 z. f! p$ z4 V; U% v) U* k
( N4 V5 Q7 U2 m# C, n; l8 q( p通过对左座椅调整器成形工艺分析,提出了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和内外缘翻边冲孔复合模的结构。实践证明此方法和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
; K& K4 b* B3 J图2 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
7 U0 }9 M% k7 |6 f7 s; I/ r1.推杆2.垫板3.推杆固定板4.推杆5.垫板6.拉深凸模7.凹模8.落料凹模9.卸料板10.凸凹模11.销钉12.垫板13.螺钉14.下模座15.导柱16.螺钉17.固定板18.螺钉19.弹簧20.挡料销21.导套22.冲孔凸模23.上模座24.销钉25.螺钉26.螺钉27.模柄
8 p9 D& q, J. t! \ W图3 内外圆翻边冲孔复合模
" Y& j0 h0 W9 \4 H. |7 J S$ b1.下模座2.导柱3.凹模4.压料板5.凹模6.挡料销7.凸模8.导套9.上模座10.垫板11.圆柱销12.固定板13.凸模14.连接推杆15.顶板16.顶杆17.螺钉18.模柄19.推件块20.螺钉21.圆柱销22.螺母23.托板24.托板25.橡胶26.螺杆27.托杆28.沉头螺钉29.顶板30.连接推杆31.螺钉32.橡胶33.盖板34.螺钉 ( T z; f, c0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