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9|回复: 0

自动脱出点浇口凝料的注射模具范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09: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采用点浇口注射模具,可以实现塑料件与浇口凝料的自动拉断,减少人工操作,使塑料注射成型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但是,为了保证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脱模,常常需要在定模一边增设浇道凝料推出机构,增加分型面,从而导致模具脱模机构复杂化,也使模具结构复杂化。对于多型腔的点浇口模具,如能利用定模的定距分型动作来完成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脱模,则可以简化模具结构,并降低模具成本。

9 F5 B5 ?( z# j; [: p: S- o1 m2 L) w! O

  一、模具设计要点

* \# `0 }: W2 S' F8 G# p& {; W9 ?$ ?7 e/ ~

  普通流道的点浇口模具需采用双分型面模具结构,在定模一边应设置与定模定距分型的浇口板。对于多型腔的点浇口模具,浇注系统需设计分流道,在主流道的下面设计冷料井,并可采用拉料杆的结构。在点浇口模具浇注系统凝料自动脱模机构的设计中,利用这些必要的结构并加以改进,可实现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脱模。

, W) |9 Y, P5 N& E# h6 r* ~ # N K# E" w+ Y# [& N

  (一)在限位拉杆3上设计压缩弹簧4,模具开模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定模首先分型,定模底板2和浇口板5作定距分型,其分型距离为能方便取出点浇口凝料所需的宽度。

0 m; Q% f3 `- o3 d ' r, ^. Y3 g- \, Q; o( W7 R+ o

  (二)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 [5 \8 Y4 f$ E 9 \: l# A9 Q D$ O5 D+ b$ N- E

  在定模底板分流道的末端,钻一斜孔形成分流道侧凹1。当定模刚分型时,浇注系统凝料受侧凹1内凝料的阻碍而不能运动,此时浇道凝料与塑料件在最小截面处(浇口)拉断,浇口凝料脱出浇口板5而留在定模底板2的浇道内。但冷料井凝料仍留在浇口板上。

& V( V% T: r; b" {- J" S - z$ X* o" \- f) L% E. g6 `

  (三)利用球形拉料杆拉出浇道凝料

v3 x- H. H- l) q 5 ]3 S& X4 x( [) a/ t1 Q. D2 Y$ s, H

  随着定模的继续分型,由于球形拉料杆6对冷料井凝料的限制作用,其阻力大于分流道侧凹1的阻力,球形拉料杆6将浇道凝料从定模底板2的流道中全部拉出,由于冷料井凝料仍未脱出,浇道凝料随浇口板5一起移动。

8 m) I. v+ ~, I& v, O4 H + N% q5 N3 G3 |! ^% \3 A2 w

  (四)浇口板带动浇道凝料脱出球形拉料杆

5 C' ]& N- G5 I/ E+ z% x0 `( ~ / e" v# N6 H; A( `4 y9 A2 S! U+ ^

  当限位拉杆3的轴肩与浇口板5的台阶接触时,由于限位拉杆3的限制,定模的定距分型即浇口板与定模底板的分型结束。注塑机继续开模,模具动模与定模分型,塑料件脱出型腔而留在动模的型芯7上。由于球形拉料杆6固定在动模、冷料井设在定模浇口板5上,动、定模分型时,浇口板与动模分开,即浇口板与球形拉料杆分开,在浇口板的作用下,把冷料井凝料强行地从球形拉料杆上刮下来,使浇注系统凝料能自动地脱模。此时浇口板起到浇道板的作用。

/ R0 C H( t8 k, L( C: p3 l' z) Q4 o- c1 F$ R

  (五)塑料件的脱模模具继续分型,动模继续后退,注塑机顶杆10推动模具推板运动,顶杆9将塑料件从型芯7上推出,实现塑料件的脱模。

, `; K6 d" z9 W7 K$ j1 w" D+ b/ p 6 T- v' D* z4 q# p, P

  二、模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l4 r# T( @: K1 [" I & L$ C$ X( Y8 Q2 Y; t, ~' ~! E! u

  (一)由于球形拉料杆6的直径较小,长度较长,拉料杆与浇口板5的孔又有配合要求,因此动、定模之间的导向机构不但要保护型芯7,而且还要保护球形拉料杆6,防止合模时被折断,造成模具损坏。在动、定模间,导柱11的有效高度L1应大于球形拉料杆6的有效高度L2。

4 h7 a' b( V' L: h% ]5 v* Y- D7 U% w

  (二)一般来讲,相对于喷嘴轴线对称布置的单型腔点浇口模具,不能采用拉料杆;只有多型腔的点浇口模具才设计拉料杆。因此,该模具结构适合于多型腔的点浇口注射模具。

; d' g/ G' G' A/ G- a$ j1 ^$ W: n4 m! ~

  (三)由于浇注系统凝料在脱模时要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该模具结构适合于在成型温度下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品种。

7 q0 V: i+ F- i* H0 x% q 5 W0 E" Z/ w3 t5 u; {) n

  三、结语

. l& | I" ^5 g& ]* M 0 z+ A- d9 Q+ D- C x/ X# H

  利用侧凹、浇口板和球形拉料杆的配合,可以实现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脱出,结构简单,模具动作可靠,成本降低,制造周期缩短,能满足全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MechNet】

# L( i6 T" Y0 V( q) |7 M 1 S: D! ]7 B8 `: X9 H5 \' i& [ Q3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1 15:25 , Processed in 0.1103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