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0|回复: 0

提高3Cr2W8V钢压铸模具寿命的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4: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3Cr2W8V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压铸模具钢,内蒙古某电机厂的电机转子铝压铸模具就是采用此种钢制造。模具外形如图1所示,压铸是在130吨压铸机上进行。模具型腔面与高温铝液频繁接触,承受由于反复加热与冷却而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同时,型腔承受很大的挤压、冲击和摩擦,模具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在此种工作条件下,模具的失效方式为粘铝、龟裂和早期服裂,致使模具寿命不高。模具的早期脆裂是失效的主要矛盾,模具的硬度和强度指标过高以及韧性不足是导致早期脆裂的原因。为了提高模具的寿命,必须提高3Cr2W8V钢的综合性能,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

8 [; K+ B( ~: w7 |# r! l / Q; H! A/ J0 Z, o

  1试验方法

6 |7 \6 P- U# q/ E$ v5 x 6 N: ]( P& z/ a

  试验材料为3Cr2W8V钢,其成分为:0.376%C,2.40%Cr,8.10%W,0.4%V,≤0.4%Si,≤0.4%Mn。

( c4 h# L' `0 W" U3 k) q7 Q : {! D w% c% i2 A+ j3 _% w

  本试验采用10×10×55(mm)标准梅氏冲击试样。抗粘铝和热疲劳试样尺寸如图2所示。用JB30冲击试验机、HR—150洛氏硬度计、HB—3000布氏硬度计、Instron—1251型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冲击韧性、硬度、断裂韧度等指标。用电阻加热炉(内放铝坩埚)加热到700℃,随后水冷的方式进行热疲劳试验。Neophot型金相显微镜观察球化退火组织,用DS—III型扫描电镜观察断裂韧度试样断口形貌。

8 ]# ~. v# l3 g2 S% G" ?1 p+ t, } 4 V* h) ]5 Z7 A: N, F

  2试验结果及分析

$ B! t$ p* O# R& T, t( V+ z9 N " m0 N: Q" z2 s1 L

  2.1气体氮碳共渗对抗粘铝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 I+ w# a/ I! B2 F) S1 T2 x/ t7 s* i* ]" F

  将热疲劳试样校正常工艺调质处理后,再将一部分试样在570℃×3h进行气体氮碳共渗,另一部分试样不进行氮碳共渗,然后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过程是:将试样放入700℃的铝液中加热5秒钟,然后立即放入水中急冷,每次重复上述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未经氮碳共渗的试样,3—5次循环就粘铝,而经过氮碳共渗的试样,几百次以后仍末出现粘铝现象,而且脱模容易。还发现,未经氮碳共渗的试样,经60次循环,试样表面就出现微裂纹,而经过氮碳共渗的试样,试验160次循环以后开始出现微裂纹,证明了经过氮碳共渗的试样抗热疲劳性能好,比未经氮碳共渗的试样的抗热疲劳性提高1.6倍。

* Z3 C H0 _" N; l' y. w {4 N' K 3 E* r' n- G. t9 B' w

  氮碳共渗后的试样,其最表面是白亮层,由比较致密的ε—Fe2—3(N,C)化合物组成[1],这与铝的晶体结构不同,且浸润性不好,这可能是试样不粘铝的原因。

# o/ H; v% L0 B4 K4 W1 V* s9 i/ N$ \# B0 P+ ^. l$ S7 r' A

  材料的热疲劳性能是决定热模具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热疲劳除了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质有关外,还与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有关。热疲劳裂纹往往在表面热应力最大的区域形成,模具表面受到剧烈氧化时会加速损伤过程,若材料抗氧化性能好,则可减轻损伤。试样经氮碳共渗后,高温屈服强度提高,塑变抗力提高,延缓了裂纹萌生,同时,氮碳共渗试样的表层具有抗氧化性,可减轻氧化侵蚀时的损伤过程,这可能是提高抗热疲劳性的原因。

! e1 S3 Q" o& H, x, U, Q7 X $ T, z7 `( F/ ?8 S# |

  2.2球化退火工艺优选

* m: b+ Y! c, g0 E( l3 P . h9 N& j7 w) r+ P# P0 s$ W

  热模具钢一般都采用中温加热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作为预处理工艺,用这种工艺处理,3Cr2W8V钢球化组织不均匀,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不好,模具的强韧性不足,因而使用寿命低,三向循环锻造虽改善碳化物偏析[2],但对碳化物圆整度改善有限,而且工艺复杂。为了获得细小、匀、圆的碳化物,对各种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了大量试验,优选出两种效果显著的高温固溶预处理球化退火工艺,其结果见表l、图3、图4。

% i" P% [& Z4 q6 G- b : } T0 Q0 U- A% G2 h, ?

  从图中看出,优选的两种工艺球化退火后的组织较好,碳化物细小、均匀、圆整度好。将图3和图4相比较,图3的碳化物比图4的碳化物细小,但碳化物的均匀性、圆整度不如图4,其硬度较高。所以,从机械加工的性能和碳化物的圆整度及操作方便考虑,选用表1中的工艺2是合理的,以下试验均采用此工艺。

& y: n/ ^' R& E' c. m' C/ x% X2 [3 A7 v+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0-24 16:27 , Processed in 0.1486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