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1|回复: 0

使用紧凑型MIG焊机成功的焊接铝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高能束流焊接的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达到105W/cm2以上。

5 R+ O# K* p E3 u0 H1 h # o0 t. [+ y- C( u a/ }- T- @

  束流由单一的电子、光子、电子和离子或二种以上的粒子组合而成。属于高功率密度的热源有: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束及复合热源 激光束+Arc(TIG、MIG、Plasma)。

3 X. @0 A' Z* L4 _# k% ]. ^* F) n 5 _$ G: r6 j1 X4 W5 Z

  当前高能束流焊接被关注的主要领域是:①高能束流设备的大型化—功率大型化及可加工零件(乃至零件集成)的大型化。②新型设备的研制,诸如,脉冲工作方式以及短波长激光器等。③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加工的柔性化。④束流品质的提高及诊断。⑤束流、工件、工艺介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⑥束流的复合。⑦新材料的焊接。⑧应用领域的扩展。

2 g8 w, i# @# m/ _/ B! h( a + N1 h! ^0 k, O- a

  1、激光焊接的最新进展

5 c: }: N7 j* W$ O5 B1 o: C 4 E- Q( m, g4 t- W$ f

  1.1 新型激光器

: c6 G' {0 V y$ f1 s$ B , L. _* j" t# [; W

  (1)直流板条式(DC Slab)CO2激光器、(2)二极管泵浦的YAG激光器、(3)CO激光器、(4)半导体激光器、(5)准分子激光器。

1 g1 ^! U" i3 V8 ] 1 O$ a2 e) S c0 {2 N

  1.2 激光器功率的大型化、脉冲方式以及高质量的光束模式

6 U* h$ g' |! }0 f+ U 8 k; F/ A X! u3 X6 W) |

  以美国PRC公司为例,几年前,用于切割的CO2激光器功率1500~2000W,而近期的主导产品是4000~6000W,6000W可切割的不锈钢厚度、碳钢厚度分别为35 mm和40 mm。

$ J* a. A v4 q, A; r ; r. `2 k6 ?8 N

  1.3 设备的智能化及加工的柔性化

9 P7 U P$ z6 F8 j4 h ) c) R, Z' V# [4 N2 B- R5 Q

  尤其是对YAG激光,由于可用光纤传输,给加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f; }" O, u x! W% y . Z# i( g4 i3 `4 g" n

  其主要特点是:①一机多用。②采用一台激光机可进行多工位(可达6个)加工。③光纤长度最长可达60m。④开放式的控制接口。⑤具有远距离诊断功能。

6 E# I8 }+ P7 C 2 |0 e7 t; N" E* F

  1.4 束流的复合

) k9 N, y$ F, G# r3 ~ 7 E8 a+ m5 s; ]+ i0 c

  最主要的是激光-电弧复合。深熔焊接时,熔池上方产生等离子体,复合加工时,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有利于电弧的稳定;复合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可提高焊接性差的材料诸如铝合金、双相钢等的焊接性;可增加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激光加丝焊是很敏感的,通过与电弧的复合,则变的容易而可靠。

5 x! @5 g! P0 H# L7 l" ~2 ~ 9 K) t/ N) j7 r5 `" Z V7 a4 n

  激光-电弧复合主要是激光与TIG、Plasma以及GMA。通过激光与电弧的相互影响,可克服每一种方法自身的不足,进而产生良好的复合效应。

- S: D, u3 V0 E + T+ H. i& A$ }$ @0 O2 q" @3 N, b& ~' r

  GMA成本低,使用填丝,适用性强,缺点是熔深浅、焊速低、工件承受热载荷大。激光焊可形成深而窄的焊缝,焊速高、热输入低,但投资高,对工件制备精度要求高,对铝等材料的适应性差。Laser-GMA的复合效应表现在:电弧增加了对间隙的桥接性,其原因有二:一是填充焊丝,二是电弧加热范围较宽;电弧功率决定焊缝顶部宽度;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减小了电弧引燃和维持的阻力,使电弧更稳定;激光功率决定了焊缝的深度;更进一步讲,复合导致了效率增加以及焊接适应性的增强。

, Q9 \6 k0 J r# |4 a + x3 E6 W- Q& l

  从能量观点看,激光电弧复合对焊接效率的提高十分显著。这主要基于两种效应,一是较高的能量密度导致了较高的焊接速度;二是两热源相互作用的叠加效应。

8 \9 ~; E! r2 E& R n8 {$ w8 F0 u2 v

  GMA、激光加丝和激光电弧复合三种方法焊接时线能量、焊缝断面以及能量利用率的比较。

2 U/ v8 U0 i, U: g0 B3 n1 I& i+ p2 L/ X; N! P

  Laser-TIG Hybrid可显著增加焊速,约为TIG焊接时的2倍;钨极烧损也大大减小,寿命增加;坡口夹角亦减小焊缝面积与激光焊时相近。阿亨大学弗朗和费激光技术学院研制了一种激光双弧复合焊接,与激光单弧复合焊相比,焊接速度可增加约1/3,线能量减小25%。

* ?! F O0 a. h $ \! i# o0 q+ c9 R5 m9 f

  英国Conventry大学现代连接中心亦有Laser-plasma复合焊接的报导。其优点是:提高焊接速度和熔深;由于电弧加热,金属温度升高,降低了金属对激光的反射率,增加了对光能的吸收。在小功率CO2激光试验基础上,还要在12 000W CO2激光以及光纤传输的2kW YAG激光器上进行,并为机器人进行PALW打基础。

( r' C v, r% i0 J$ h ) B( y. z4 s r6 M, `

  1.5 激光、工件与保护气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0 C3 M- M/ M& s ) s# r) A8 j( E. u( g( }

  1.6 铝合金的激光焊接

! e3 B" N, _3 w# T7 [ l% H 9 l; }- H' T! w# [& c( w

  铝合金由于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而得以广泛应用。CO2激光焊接铝合金的困难主要在于高的反射率以及导热性好,难以达到蒸发温度、难于诱导小孔的形成(尤其是对Mg含量比较小时)以及容易产生气孔。提高吸收率的措施除了表面化学改性(如阳极氧化)、表面镀层、表面涂层等外,也有用激光-TIG、激光-MIG的报道,其中MIG-DC electrode position方法由于表面的清理作用强和加丝的合金化作用效果为好。

+ w' f. E9 B7 `' l9 q a. s3 e9 Z ; C6 ~3 E! N8 W; v

  最近,比利时的L Cretteur和法国的S Marya对6061铝合金进行了混合气和焊剂的CO2激光焊。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表明:70%He+30%Ar、气流方向与焊接方向相反时效果为好;针对穿透焊接时焊缝背面容易产生下垂缺陷,采用75% LiF+25%LiCl的焊剂,起到了祛除氧化、改善熔化金属与背面母材的接合,使背面焊缝具有"上翘"效应,在较宽的参数区间内形成了规整的焊道。对6061铝合金的焊接表明,焊缝强度可达到母材的90%。

1 J( q( g: X' y( _& b( _9 X: G 0 z! H+ z/ u* Z! S

  1.7 激光熔覆

0 i7 L0 N6 b! _$ `: I; o; f! w. s% Y. ^4 K o3 q

  激光熔覆与其它表面改性方法相比,加热速度快、热输入少,变形极小;结合强度高;稀释率低;改性层厚度可精确控制,定域性好、可达性好、生产效率高。

9 R/ E z9 R2 j, x # I; k2 L: g( @* i

  激光熔覆除用于民品外,英、美等国也已用于航空机发动机Ni基涡轮叶片的耐热、耐磨层的熔覆及修复。

! q f6 T/ I" t! y( @ # g; @! u1 p W. o4 g

  2、电子束焊接和等离子弧焊接的最新进展

; z# `- _$ P* Y7 ]1 d - i+ v c$ F% A+ Q3 I2 z

  国外电子束焊接发展可归结为:超高能密度装置研制、设备智能化柔性化、电子束流特性诊断、束流与物质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非真空电子束焊设备及工艺的研究等。

& f4 a) q' y+ e, m$ ?# w+ s* ~5 e( g7 L v& K0 u

  在日本,加速电压600kV、功率300kW的超高压电子束焊机已问世,一次可焊200 mm的不锈钢,深宽比达70:1。

6 p1 H- e! s8 i( Z, i3 o5 @ - }$ @0 A7 I, ^2 U

  日、俄、德开展了双枪及填丝电子束焊技术的研究。在对大厚度板第一次焊接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填丝来弥补顶部下凹或咬边缺陷;日本采用双抢实现了薄板的超高速焊接,反面无飞溅,成形良好。

3 D" S& i X; u5 ^ G9 o ( I; A7 c* {# u

  法国研制成功的双金属和三金属薄带材电子束焊接机也颇引人关注。

8 h2 d1 l- v8 P) _; L9 F 9 M% H( {) ~" Z% y# r& U8 S9 D. U( R

  关于非真空电子束焊接,德国实现了母材为Al Mg0.4 Si1.2的旋转件的填丝焊接,加丝材料为AlMg4.5Mn,送丝速度35m/min,焊接速度高达60m/min。该研究在斯图加特大学的25kW电子束焊机上完成。

# Y1 R6 |8 S$ h h + b& w P$ a6 E! b$ [, V# h" ~

  非真空电子束焊接在汽车制造领域一直倍受重视。例如,手动变速器中同步环与齿轮的非真空电子束焊接,生产率已超过500件/小时。

6 b# y. Q9 _ [1 M4 o! G. }. X! r* j, m+ U4 h( K! j' t, o

  最近,德国和波兰的学者共同研制了真空电子束焊接时安装于真空室中的非接触测温装置,测量点最小直径1.8 mm,主要用于陶瓷和硬质合金的钎焊,该装置可排除随机的热流的干扰,测量精度高。

; t A) k; v! i+ R2 t: d : s4 |& d2 d! y) v

  在等离子弧焊接方面,变极性等离子弧焊以及铝合金穿孔等离子立焊是关注点之一。

1 O# s0 ]$ J: y$ o3 _6 ] 9 {7 B) `6 u* t: C( u

  3、国内高能束流焊接现状

( q4 n8 Z4 Y c0 ^6 I & [4 e2 I% A+ v7 a3 W2 a- A

  在国内,高能束流焊接越来越引起更多相关人士诸如焊接、物理、激光、材料、机床、计算机等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在设备水平上,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在工艺研究上,水平则较为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色。

5 o5 k+ Y2 J# R% }9 u! w 7 y/ q1 P0 K6 u$ w+ _" c9 d

  3.1 激光焊接

6 K! t% C7 A. A1 t5 g; w0 @' U8 f1 s1 C$ A; t( a

  在设备生产与研究上,主要生产千瓦级的CO2激光设备和1千瓦以下的固体YAG激光设备。

" A8 _- I) V. f7 U$ A) z 4 R! ]- @: R* G4 U3 z; u

  国内对激光焊接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形成机理、特性分析、检测、控制、深熔激光焊接模拟、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的应用、激光堆焊等。清华大学从声和电的角度,分析了熔透状态的声信号,提出了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等效电路及电特性数学模型;在抑制等离子体的负面效应方面,清华大学张旭东、陈武柱等提出了侧吸法;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的肖荣诗、左铁钏提出了双层内外圆管吹送异种气体法;西北工业大学的刘金合提出了外加磁场法。

7 O% y$ q+ ~9 A$ y/ K$ i/ V9 E - p+ d8 d4 \- I7 C

  3.2 电子束焊接

0 H m& ], S: g8 |9 t3 X- O9 N! G' Y' y* B% ~

  我国自行研制电子束焊机始于1960年代,至今已研制生产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电子束焊机上百台,并形成了一支研制生产的技术队伍,能为国内市场提供小功率的电子束焊机。

6 M" Y6 w# {4 ^9 d; o- i1 t J( d# ]1 p- _. L: y g

  近年来,出现了关键部件(电子枪,高压电源等)引进、其它部件国内配套的引进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备既保持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又能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对用户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

7 G+ y. o4 j: U" I: Y; p4 m! _: u1 Z" R2 _& x

  目前,以科学院电工所的EBW系列为代表的汽车齿轮专用电子束焊机占据了国内汽车齿轮电子束焊接的主要市场份额;我国的中小功率电子束焊机已接近或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4左右,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 a1 W* P/ z+ S8 R/ _( e0 b4 q - Y3 u1 k! O6 V

  在机理及工艺研究上,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电工所、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开展的工作涉及熔池小孔动力学、电子束钎焊、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接头残余应力、填丝焊接、局部真空焊接时的焊缝轨迹示教等。

E+ ?! d9 C0 c6 I6 d1 \1 M $ f% X! U' h* h

  3.3等离子弧焊接

) l) A1 H1 A( N3 d9 r0 s, X8 V+ B# N% b2 t( w; i

  在等离子弧焊设备方面,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了脉动等离子喷焊技术研究,通过在工件和喷枪阳极(喷嘴)间接入高频的IGBT无触点开关,成功地实现了转移弧和非转移弧的高频交替工作,实现了单一电源下的等离子喷焊。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适宜于Al、Mg及其合金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焊设备的研究,主弧的正、负半波分别由两台直流电源供电,对工件(铝)实现了变极性焊接,它不仅使电弧稳定,而且还有可靠的阴极清理作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开展了脉冲等离子弧焊的"一脉一孔"的工艺研究;在穿孔等离子弧焊小孔特征及行为检测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分别通过光谱信息、电弧电压和电流的频谱分析,检测小孔的建立、闭合以及小孔尺寸;天津大学的王惜宝、张文钺分析了等离子弧粉末堆焊时粉末在转移弧中的输运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铁基合金粉末和碳化硼粉末、不同参数下在弧柱中的输运速度分布及沿弧柱横截面上的粉通量分布。在重要的应用方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利用自制的电源设备配以进口的等离子焊枪,实现了某航空发动机工艺的改进。 : y# T4 U2 r! _

, Q7 e: |4 I9 s! O 8 F2 A( L& o9 L$ M7 f5 j' i+ a: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14 09:37 , Processed in 0.1338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