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回复: 0

不锈钢废钢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6: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国内外废不锈钢的消费和分布情况

" p* k2 i% O& T: C 7 K# P; S% S/ `* H9 t. \

  近年来,我国不锈钢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由此引起的不锈钢废钢及镍矿资源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潜在的不锈钢废钢市场十分巨大。

$ c5 ?8 {$ U8 [; e$ I # N0 ?/ m# D! ?2 x! \4 h5 q

  这几年我国不锈钢产能增长较快。2001年,国产的不锈钢已达到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万吨以上。而国内市场的不锈钢需求量也不断上升。2001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比上年增长30%,大于美国的200万吨的消费量,成为世界上不锈钢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据预测,2002年,我国不锈钢增长率约8-10%,增长量为18-22·5万吨。然而,随着我国不锈钢产能的不断增量扩大,用于冶炼不锈钢的不锈钢废钢及镍、铬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在我国,镍、铬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

]5 U/ _& O' K) v2 z0 K- @+ c 5 d: g0 p: ~6 b; D0 h! {

  最近几年我国的不锈钢生产将不断发展。"九五"期间建成了由宝钢与日本日新等合资的宁波宝新不锈钢厂、由江苏张家港与韩国浦项合资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厂,由上钢十厂与美国阿里根尼.路德卢姆合资的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厂太钢的不锈钢工程项目在2003年可望建成;上海宝钢一钢公司的不锈钢工程项目在2004-2005年建成投产,上海五钢公司的不锈钢长型材工程,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的二期工程,等等,都将在近几年陆续投产。由此,我国的不锈钢板、卷的能力从现在的16%增长到60-70%。"十五"以后,我国不锈钢产能将达到200万吨的水平。但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还将超过这一水平。现在,我国的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仅为1·6公斤/年,而世界人均消费量为3·7公斤/年,世界先进国家人均消费量为8·9公斤/年。若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达到3公斤,全国的不锈钢消费量就是420万吨。所以说,在我国无论是不锈钢的生产量还是消费量,都将成倍增长,由此拉动不锈钢废钢及镍、铬等资源的需求,未来的国内不锈钢废钢市场十分巨大。所以说,从现在起就必须对不锈钢废钢和镍、铬等资源紧缺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 P* R2 ]4 r$ H0 i" u- R5 R) _ 7 M$ ?7 R. N0 n% w2 r1 ?3 T$ M

  民营企业不锈钢生产发展迅猛。近年来,为适应不锈钢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大批民营不锈钢生产企业应运而生。一些中型企业,以江苏南通和山西伟达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冶炼设备,形成了年产10-15万吨高质量不锈钢的冶炼能力。在江浙、广东等地区,一些小企业采用感应炉熔化废钢作为原料生产不锈钢管、棒材,一些企业以不锈钢材为原料进一步再加工生产不锈钢带、焊管、线、丝等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民营企业已形成年产50万吨不锈钢冶炼能力和每年70万吨的不锈钢加工能力。

- A% w2 f& }6 \% J 4 [3 r- j/ d5 V6 D; ]

  要解决不锈钢废钢等原料不足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化的不锈钢废钢统一回收加工体系,防止外流。同时,对于进口的不锈钢原料,要从政策上制定积极的措施,诸如对进口的不锈钢原料,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合理的调整,支持并确保不锈钢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不锈钢废钢及原料不足的问题。

8 o/ B; O2 [ u% j/ t* W; P4 m& d5 L: z

  我国不锈钢废钢资源的新特点

! x1 o- Q% N$ H+ |7 Z $ a: |+ M6 a( F

  过去我们常说,我国是不锈钢废钢很少的国家。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需要更正了。通常,不锈钢废钢资源的产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生产商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如注余、切头、切尾、切边等;二是不锈钢制品制造或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钢,如边角料、车切屑等;生命周期回收废钢,如废旧设备或拆除的废旧建筑材料等。由于我国不锈钢消费和生产发展较晚,不锈钢生命周期较长,相对与早期的不锈钢消费大国,我国的这部分不锈钢废钢资源较少。

: W* S2 k, J7 {4 V3 ~ ; {9 D# p0 j5 B3 d2 h6 d, m7 s8 t

  除上述三个不锈钢产生来源外,国内不锈钢供给来源还有进口不锈钢废钢和从进口废旧装备捣碎物资(俗称洋金属垃圾)中挑选出来的不锈钢废钢。不锈钢生产、制品制造过程中回收的粉尘、废渣、酸洗泥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不锈钢废钢资源。

0 _8 B! U2 V w6 a3 \* d7 I , x; F' j% i' u. n

  我国是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家、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家,也必然是最大的不锈钢废钢资源国家之一。预计2010年,我国不锈钢废钢产生数量将超过美国不锈钢产量。能否重视并正确回收和利用好不锈钢废钢,对于国内不锈钢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 X' q2 x0 d! N! `- j$ W1 n / V& ~9 u9 J9 a# m; Y( c" m

  五年内年我国不锈钢废钢资源预测

/ D& J! r( W9 U, n. Q5 r& J ' Z$ D# A8 y3 ^% K, S

  我们从定性的角度讨论了不锈钢废钢的产生来源、供给来源和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源,从而得出了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家、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家也必然是最大的不锈钢废钢资源国家的之一的结论。

: w" O; O' W" g: I5 W: \/ ?5 Q$ k& j

  下面,我们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讨论未来几年的不锈钢废钢资源预测。讨论这一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不锈钢多个产生和供给来源,更多的生产商和制品商,这历来就无法统计,也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我们将“测不准原理"应用于不锈钢市场和发展研究与预测,就是要充分认识这一原理在研究与预测中的意义,从而更加重视精确测量和科学预测。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对可能造成“测不准”相关因素的研究,并在加强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注意对测量和预测结果的校正;重视发展的趋势预测,杜绝简单的结果预测;加强对趋势预测的跟踪和持续修正。

/ e9 }+ D3 E7 t; A$ b6 R, \ 5 G: \7 z8 |& v* W. i

  关于生产商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从我们可以获得的资料看,国际不锈钢界通常认为不锈钢从粗钢到钢材的综合成材率为85%~88%,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部分进入到粉尘、废渣、酸洗泥中的不锈钢废钢,生产商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可回收的废钢至少应当有10%。

" p" l# |) s5 q u- Y g4 q2 q$ W" B* t" w3 K# N

  关于不锈钢制品制造或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钢。这是更难测量统计的,根据有关行业不锈钢加工贸易复出口率的核定标准一般在65%左右,考虑大块边角料回收再利用65%左右,可以产生1 1%左右的不锈钢废钢。

* l8 P: p5 b- Y) ]" v( s( u) |+ z 7 }9 h0 _& l: h- k7 v+ J; V

  关于不锈钢生命周期回收废钢。虽然我国不锈钢消费和生产起步较晚,不锈钢生命周期较长,相对与早期的不锈钢消费大国,我国的这部分不锈钢废钢资源较少,但以不锈钢平均生命周期25年左右测算,每年也有20万t以上。

) [! Q4 `- M$ q0 U' b / c/ p. w0 d% e9 I5 E7 g) M6 V, \

  2005年,实际进口不锈钢废钢约20万t,从进口废旧装备捣碎物资(俗称洋金属垃圾)中挑选出来的不锈钢废钢约10万t。

4 y' H& g0 m6 ] 3 g8 @8 l: o" `6 O9 k) u3 T

  不锈钢生产、制品制造过程中回收的粉尘、废渣、酸洗泥中也含有的不锈钢废钢资源。由于尚无成熟工艺,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在做下面的预测时,没有计算这部分资源。

% i* O8 @+ {" G/ I # q" N" y: V8 c% q, M, [8 m

  按照2010年国内木锈钢表观消费达到1000万t,国内不锈钢粗钢达到1 100万t,进口不锈钢废钢和进口"洋金属垃圾”中挑选出来的不锈钢废钢资源继续保持2005年水平。

% v* {( V& \& r- e" b2 [' n+ Q0 S/ t" |

  我们可以看出,201O年,我国的不锈钢废钢资源将近300万t,远远超过美国的不锈钢产量。

. T! J7 X1 |6 ]6 p5 @5 c , G* F! Z! ]( h) [7 J4 f

  不锈钢废钢回收利用的意义

& o3 `$ R0 F0 h! a: _9 ]3 o1 T5 A: p0 U* y

  对于我国不锈钢废钢资源丰富的特点,民营企业早已有所认识。广东佛山、广东清远、浙江台州等地已经出现了许多从废旧装备捣碎物资(俗称洋垃圾)中挑选废钢的作坊。

, `! ]2 S# s5 ]% ~0 Z/ ~8 p + h6 z. w$ |: X8 o, ?& ]) m

  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利用不锈钢生产、制品制造过程中的粉末、环保附加产品(烟尘、废酸洗等水处理沉淀物)进行加工提炼,并作为炉料投入炼钢生产中。但总体尚在开发中,也缺乏调研数据,未计算在上述预测内。保守测算,2005年国内不锈钢废钢含镍量也在8万t以上;2010年将达到15万t以上,超过目前国内生产总量。2005年国内不锈钢废钢含铬量在27万t以上;2010年将达到48万t以上。因此,重视不锈钢废钢的回收,对于国内不锈钢产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 V8 f9 C+ M8 \ 8 l: x9 j6 }3 @- r9 t

  技术专家应加强不锈钢生产、制品制造过程中的粉末、环保附加产品(烟尘、废酸洗等水处理沉淀物)提炼的研究。粗略计算,从粗钢到冷轧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中含有的不锈钢废钢资源量大约为粗钢量的5%左右,两者相加,2010年,这部分不锈钢废钢资源大约80万T。

: S! _! F; i& _7 h ; k# [, t- b; T

  投资者目前应该由投资不锈钢生产向不锈钢废钢资源的回收加工转移。特别是目前面临国家宏观调控,要遭取缔和淘汰的一些“地条钢”和落后设备的不锈钢生产商,向不锈钢废钢回收利用转移大有可为。

' t! m" Z; c. ~# B: X % X8 J' d' J! n

  废不锈钢的主要来源

O4 p1 l2 T3 ]4 I! V 9 n8 l6 I/ f: k5 s

  我国用于冶炼不锈钢的镍、铬资源贫乏,过去我国的不锈钢应用领域远没有现在这么广,不锈钢产量也小自给率不足30%,主要依靠进口,每年产生的不锈钢废资源很少,不锈钢废钢及镍、铬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在我国不锈钢废钢更为紧缺,每年几乎没有多少不锈钢废钢可以回收。二是不锈钢使用寿命较长,在数年乃至几十年内不会报废。因此,不锈钢废钢则更少。因此我国的不锈钢废钢,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

& r: D5 c; f8 P4 q6 a! s- P' u/ D 7 o, |; a; ?3 r8 \$ ^/ r* Y: X

  废不锈钢的分类和不锈钢的用途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 y9 M1 q6 j ~# Z8 M( r ! U4 F/ C- _! V8 R* d

  1.生活废料:

a; ^6 r* b, C, r9 d) F, C- } 3 \, ]0 ` I3 {0 \

  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报废不锈钢器具等(旧料),我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废不锈钢大部分是属于此类,只能回炉做炉料使用。厨房设备、餐具等,主要钢种是SUS304、430。食品加工行业主要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及容器,如粮食、啤酒饮料、乳品加工设备、速冻冷藏设备等主要钢种是304、321、1cr13及抗菌型铁素体不锈钢。

1 l1 a( k- ~* `9 {. z+ ^ - e! @. }0 _* t/ a5 G4 Y0 |

  2.工业废料:

- n0 j+ d/ l2 P7 j& }2 Y 5 f$ Z, G$ i( q; G( U6 i

  工业生产过程中剪切、冲压下来的边角料(新料)包括一些可直接利用的管、棒、板等,数量较少。城市景观工程主要以不锈钢焊管为主,车行业主要是汽车排气管用铁素体不锈钢409,其它行业如城市供水工程、环保及石化、电力行业,也有不少废不锈钢产生。油、气、酸的泵及容器是大量产生废不锈钢罐、管、泵、阀的大市场。主要钢种为18/8不锈钢。

; a) v5 \& X. U7 T9 v2 E, Z6 w 2 {+ ]: {9 I8 d5 l& u8 I( ~9 o2 n6 w

  由于不锈废钢品种规格繁多,因此需加强对各类合金废钢的分选、加工和仓储的管理。

. B; d$ d8 h7 l: G) O8 [) |) l9 s+ q8 n& f

  废不锈钢的再生和加工方式

. S; v- |2 Q& z 7 K: d$ }5 j$ H0 e7 ]" q! f

  而对于冶炼不锈钢来说,一般采用"不氧化法"、"氧化法"和"返回吹氧法"冶炼工艺,而采用"返回吹氧法",用不锈钢废钢直接进行冶炼,则成本低,效益高。如今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大多采用"返回料吹氧法"冶炼不锈钢。但这种冶炼方法所用的不锈钢废钢约占原料总量的50-80%,若没有不锈钢废钢资源,就成了"无米之炊"。

7 |. m& v' g+ ?7 n" U" F ; c# D! O3 v+ O! x# {1 T6 W

  在江浙、广东等地区,一些小企业采用感应炉熔化废钢作为原料生产不锈钢管、棒材,一些企业以不锈钢材为原料进一步再加工生产不锈钢带、焊管、线、丝等产品,也有一些小加工厂以废不锈钢可利用的边角料生厂弯头、螺丝、螺杆、化工配件等。

7 H0 P1 i" K. B* [2 v6 _$ A! R3 H, X' x3 I; v. A9 Q5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7-25 10:01 , Processed in 0.1724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