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1|回复: 0

产业的分类(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又称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按照一定的原则对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而形成的多层次的产业概念。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产业分类也不一样,目前常见的分类有:

' D, L, P* I; {% H # U2 }/ _' Z8 P$ p8 l2 u0 G

  (1)联合国产业分类法

* T9 m, S0 X- c6 l6 f# |! _ R7 W$ f/ z

  又称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产业分类而制定的标准产业分类法。它把国民经济分为十个部门:农林渔猎;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供水;建筑业;批发、零售、旅馆、饭店;运输、储运、通讯;金融、保险、不动产;政府、社会与个人服务;其他经济活动。每个部门下面分成若干小项,再将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共四级,并对各项都规定了统计编码。这种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不遗漏地给以分割,并使之规范化。基于这种分类法所作的统计有很高的可比性。联合国产业分类法的显著特点是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其分类的大项,可以很容易地组合为三部分,从而同三次分类法相一致。

9 |, [8 m. ^: k* D# B6 \ , n8 ?0 o9 |$ ]1 q( _ H% {( A

  (2)三次产业分类法

% M1 }4 b+ F1 \) p& b; |. @! Q 0 P2 j9 F: K2 }; i8 k% R

  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两名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当时把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矿业称为“第一产业”,把制造业称为“第二产业”。1935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伦·格·费尔希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由于研究产业结构的角度和目的多种多样,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有三种分类办法:(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分类办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和保险、不动产、个人服务业。(2)日本1947年《经济白皮书》的分类办法。第一产业包括林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自来水、运输业和通讯;第三产业指服务业,包括质量、金融、不动产、个人服务、商业、家务、职业服务、政府和国防。在我国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指工业(含矿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则指商业、服务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及科研、文教、卫生等行业。另外,现已出现第四产业的说法。

( }7 m$ b! _! n3 Q& p * P' ~% j. W/ |+ {

  所谓第四产业,即对传统产业通常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某些新兴产业的概括称谓。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划分。主要包括:设计和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件的部门,应用微电脑、光导纤维、激光、遗传工程等新技术部门,以及高度电子化和自动化的产业部门等。

- I& \5 F3 Q0 Q! G 0 S9 d% ~- y) `5 G/ G. R8 f$ m

  (3)资源密集产业分类法

' Q, C& x; f0 z2 n& ?6 I5 T + ~2 L5 R' M8 \3 B3 G

  亦称资源集约度产业分类法。在产业结构分析中,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把产业大致分为:

/ }6 Y1 K; I3 J9 F8 s 7 [8 j2 n: M* ^) U

  ①资源密集型产业。亦称土地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

( \, m+ g' s: K1 R8 x: p " y- S& s2 C& [4 [$ ?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较高的产业。是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出现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两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

) ]6 c- `9 C0 f9 o: y2 C4 E ! x1 z1 B; p+ D! J

  ③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资本(资金)投入比重较高的产业。

! U1 S& v% v/ g5 A5 V& }7 @ ; q, S2 K$ e* w* J

  ④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复杂先进而又尖端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或者在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中知识密集程度高的产业。

. r- F4 _3 T! i# Y# V) q 0 E$ g" c8 p# A4 v

  (4)按产业是处于增长或衰退状态可将产业分为

0 e4 @0 e! }/ b1 ~. v. U : j4 W8 g% r8 l, |. L

  ①朝阳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兴盛状态的产业部门。主要指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微电子、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卫星通讯、生物工程等产业部门。其特点是技术先进、知识密集、低能耗、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朝阳工业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如早上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故形象地称为“朝阳产业”。

8 P. J; V3 i) S" w 7 h7 B1 R: p, x

  ②夕阳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在开发创造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衰亡状态的产业部门。它主要指发达国家的传统基础产业,如煤炭、纺织、钢铁、汽车、铁路等。其特点:主要以简单的电力机械原理为基础、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低,劳动作业重复,产品标准化,以及高度的集中控制。就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传统产业正在明显衰退,设备利用率低、生产能力过剩、就业人员减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为“夕阳产业”。

- Z( }+ O8 |% E7 v3 Y2 u" f/ L1 N/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19 23:22 , Processed in 0.1257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