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2|回复: 0

机械润滑与密封中常见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工程机械工作的场所往往是环境较为恶劣的施工现场,经使用一段时间的工程机械,应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中,一般对于各个润滑部位均有加注润滑油的详细要求,密封圈磨损后需及时更换。但在实际使用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驾驶、维修人员却往往忽视上述要求。常见的几种错误做法是:



* z7 A0 z, z! Y+ [

  1、需要润滑吗?加一点油吧!



3 G+ o1 o9 W7 \+ _5 H# l

  由于设备各部位的工作方式及所处状态的差异,因而对于各润滑点的加油周期、每次的加注油量和加注的方式等均有严格的要求,驾驶、维修人员应按要求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地加一点油了事,这样是难以满足润滑要求的。自润滑轴承



& }0 s4 v' ~. R( U. J

  2、它经加过油了,还欠润滑吗?



; S5 f- l8 p1 j- M; A% n. L

  设备的运动部位、工作方式及环境温度的不同,对润滑剂的要求也不同,应按要求加注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润滑剂。只有使用含有必要添加剂的、具有所需理化指标的润滑剂,才能使设备得到良好的润滑,不看准牌号随便加油是要坏事的。



% j" e6 f" ^$ E& q$ O/ o0 S( |# V5 I5 c

  3、多加点润滑油,没坏处。



) f( K2 s. G3 O' q

  设备运转部位的结构型式及使用状况决定加油量的多少,通常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维护保养者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设备配置的油标或油尺及视窗等适量地补充,过量地加注润滑油,则有害无益。



3 S( n K+ C+ X3 a

  4、加润滑油后,干得快!



$ O) H2 c' y2 C4 ~8 ?2 O1 \

  严格地讲,这是概念理解上的误区,只有燃油才直接参加作功。加润滑油,一般是指将润滑油加到相互运动的摩擦副之间,用其填平凹凸处,并保持有一定厚度的润滑油膜,达到隔开摩擦副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降低摩擦阻力、减少磨损的目的,同时还有冷却机件和密封的作用。加油的这些作用是间接地支持燃油作功的。



! }, G# @ I. t0 V

  5、漏油了,换个密封圈。



& i8 o: `7 F, z5 a5 N, |; ~ q( ~1 o

  液压系统中,大多数情况下漏油故障是密封圈失效造成的。密封圈是以弹性(压力)起密封作用的。



* N' F% S, ~9 p; D9 U, E. d/ A

  密封圈安装到位后,无油压时它的弹性应能对接触面有预压力,即其截面应有一定的压缩变形;有油压作用时,它就被压到沟槽的一侧靠弹性等起到密封作用。更换密封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选用相同尺寸的密封圈,否则就不能保证其适当的压紧度等要求。同时,应特别注意:不应用已用过的密封圈,而用新密封圈时也应仔细检查其表面质量,在确认无小孔、凸起物、裂痕和凹槽等缺陷并有足够弹性后方可使用。漏油了,马马虎虎换个密封圈是肯定要误事的。



9 M6 j6 R3 J! O+ W$ x9 g/ n

  6、密封圈型号不错,套上就行。



+ d8 {/ Q3 D4 `# U0 l, J

  更换密封圈时,应先将液压系统打开的部位严格地清洗,并严防杂质、脏油混人系统中。安装时,最好使用专用工具,以防金属锐边甚至手指甲将其划伤。绝不允许将密封圈直接套过元件的螺纹部位,特殊情况下应自制简易安装用具或应用塑料薄膜包住螺纹部位,且在工具或膜外涂上清洁的同型号液压油。“套上就行”的说法实质上是不行的。



: V0 l! X7 ^; z7 R5 c3 V

  7、备用密封圈,随便放着就行。



. l% j1 F8 M3 a/ c% g) U

  由于密封圈含有较多的添加物,易老化变质。因此,在保存时既要避免阳光的照射,又要防止它受潮和受热,还要注意不能接触酸、碱物质,通常存放不要超过一年半的保存期。不能用绳子或铁丝等将它们串起来挂着保存。因此,将备用密封圈随便放着是不行的。



5 w3 k0 |" M% r( W) |+ ?

   8、油脏了,倒了吧!



% ^) B/ q/ S* @/ W# }; H

  除了已酸败变质的液压油外,还有较多的液压油及润滑油尚可利用。仅仅是混入金属微粒的液压油,经沉淀和过滤后还可重新使用。污染较重的油液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作粗加工设备润滑及露天设备防锈使用,或将废油收集上缴供废油再生使用,这样可节约能源,减少浪费。而“一倒了之”虽然省事却污染了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a( W5 R' f C( R5 @8 E" V7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0 12:14 , Processed in 0.0966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