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2|回复: 0

热处理和金相知识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热处理与-金相知识介绍:


6 N, ?! N6 o- G4 p

奥氏体


. d2 D3 z6 I! }# o1 {; M

1.组织:碳在γ铁中的固溶体2.特性:呈面心立方晶格.最高溶碳量为2.06%,在一般情况下,具有高的塑性,但强度和硬度低,HB=170-220,奥氏体组织除了在高温转变时产生以外,在常温时亦存在于不锈钢、高铬钢和高锰钢中,如奥氏体不锈钢等  


6 `, ?( T' f) {' Y; G& p" ~

渗碳体(C)


6 d! v8 I: a4 M1 A: x

1.组织:铁和碳的化合物(Fe3C)


% \1 c/ k. P& \; _. x

2.特性:  呈复杂的八面体晶格. 含碳量为6.67%,硬度很高,HRC70-75,耐磨,但脆性很大,因此, 渗碳体不能单独应用,而总是与铁素体混合在一起. 碳在铁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在常温下,钢铁组织内大部分的碳都是以渗碳体或其他碳化物形式出现


0 K8 _' F8 p. m" B) d! ^9 E+ Q

珠光体(P)


$ n4 i9 t$ `8 H! E% l# H

1.组织;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交替排列的层状显微组织,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祷旌衔?共析体)


8 R/ W5 g- L! e% ^8 m# ]$ V* F' @

2.特性:  是过冷奥氏体进行共析反应的直接产物. 其片层组织的粗细随奥氏体过冷程度不同,过冷程度越大,片层组织越细性质也不同. 奥氏体在约600℃分解成的组织称为细珠光体(有的叫一次索氏体), 在500-600℃分解转变成用光学显微镜不能分辨其片层状的组织称为极细珠光体(有的一次屈氏体),它们的硬度较铁素体和奥氏体高,而较渗碳体低,其塑性较铁素体和奥氏体低而较渗碳体高. 正火后的珠光体比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细密,弥散度大,故其力学性能较好,但其片状渗碳体在钢材承受负荷时会引起应力集中,故不如索氏体。


0 i! Y) D3 c3 s! `( y

莱氏体(L)


. \* J& l# L8 Q y6 |9 M* L+ f

1.组织: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


( A1 |3 b2 r; E' h( ^

2.特性:  铁合金溶液含碳量在2.06%以上时,缓慢冷到1130℃便凝固出莱氏体. 当温度到达共析温度莱氏体中的奥氏转变为珠光体. 因此,在723℃以下莱氏体是珠光体与渗碳体机械混合物(共晶混合). 莱氏体硬而脆(>HB700),是一种较粗的组织,不能进行压力加工,如白口铁. 在铸态含有莱氏体组织的钢有高速工具钢和Cr12型高合金工具钢等. 这类钢一般有较大有耐磨性和较好的切削性。


# ~6 n8 _. W) u$ t$ c- f

淬火与马氏体


4 z. ~1 o0 I. ^ n8 T2 J& `, B* O9 ^

1.组织: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显微组织呈针叶状进口泵


# e; N2 ^9 `8 O- O8 ~5 o

2.特性: 淬火后获得的不稳定组织. 具有很高的硬度,而且随含碳量增加而提高,但含碳量超过0.6%后的硬度值基本不变,如含C0.8%的马氏体,硬度约为HRC65,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几乎等于零. 奥氏体晶粒愈大,马氏体针叶愈粗大,则冲击韧性愈低;淬火温度愈低, 奥氏体晶粒愈细,得到的马氏体针叶非常细小,即无针状马氏组织,其韧性最高。


' X, k; \# l! U# u- B

回火马氏体(S)


4 P4 R$ {9 Q5 \/ j# q2 F1 G

1.组织:与淬火马氏体硬度相近,而脆性略低的黑色针叶状组织


) M Q: J6 M6 M6 _6 S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150-250℃回火获得的组织. 硬度一般只比淬火马氏体低HRC1-3格,但内应力比淬火马氏体小。


5 o9 [$ Q1 A+ h5 m, b

索氏体(S)


& {9 U z, T4 r( D+ g/ _3 e; k8 A

1.组织:铁索体和较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组织


% M8 D$ j/ A/ h* O S8 n' g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500-680℃回火后获得的组织. 与细珠光体相比,在强度相同情冲下塑性及韧性都高,随回火温度提高, 硬度和强度降低,冲击韧性提高.硬度约为HRC23-35.综合机械性能比较好. 索氏体有的叫二次索氏体或回火索氏体。


/ t) R. o2 J& o; p' T

屈氏体、屈氏体(T)


( R' z5 |& s. |- c

组织或特性


) G o0 O5 h6 a# u) W0 s4 F

1.组织:铁索体和更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组织


$ C# F& S' K2 T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350-450℃回火后获得的组织. 它的硬度和强度虽然比马氏体低,但因其组织很致密,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并有比马氏体好的韧性和塑性,硬度约为HRC35-45. 屈氏体有的叫二次屈氏体或回火屈氏体。


2 Y3 x4 O8 ?4 b9 t; s

下贝氏体(B)


4 p$ X9 ^1 o5 a. z4 p/ b2 ]+ z

1.组织:  显微组织呈黑色针状形态,其中的铁素体呈现针状,而碳化物呈现极小的质点以弥散状分布在针状铁素体内


6 t" X, v2 F, e7 J& y- Q

2.特性: 过冷奥氏体在400-240℃等温度转变后的产物. 具有较高的硬度,约为HRC40-55,良好的塑性和很高的冲击韧性,其综合机械性能比索氏体更好; 因此,在要求较大的、韧性和高强度相配合时,常以含有适当合金元素的中碳结构钢等温淬火,获得贝氏体以改善钢的机械性能,并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1 Y m+ J8 s! P6 g8 a: ^9 M {

低碳马氏体


# h+ s; q2 @& f# Y e7 `

1、具有高强度与良好的塑性、韧性相结合的特点(σb=1200-1600N/mm^2, σ0.2=1000-1300N/mm^2,δ5≥10%,ψ≥40%αk≥60J/cm^


2 {$ }$ [. @& w3 g7 E0 C, L$ y

2、同时还有低的冷脆转化温度(≤-60℃);在静载荷、疲劳及多次冲击载荷下,其缺口敏感度和过载敏感性都较低. 低碳马氏体状态的20SiMn2MoVA综合力学性能,比中碳合金钢等温淬火获得的下贝氏体更好. 保持了低碳钢的工艺性能,但切削加工较难.




8 }! \6 [( f+ K: J7 m4 p) L

铁-碳合金平衡图中特性点与线(搂冷却叙述,加热为可逆的) 符号说明A 纯铁的凝固点  E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G γ-Fe→α-Fe转变点C 共晶点S 共折点ABCD 液相线.液体开始结晶AHJECF 固相线,液体终止结晶ES  Acm线,渗碳体开始从奥氏体中析出ECF 共晶线,开始从液体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GS  As线,自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      即γ-Fe→α-Fe的开始线PSK 共析线或称A1线,自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注:1.As线在加热时称为Ac3线,冷却时称Ar3线; 2.A1线在加热时称为Ac1线,冷却时称Ar1线


+ Z0 q6 r3 S2 d+ G

室温下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名称 含碳晶,% 平衡组织亚共析钢  0.02-0.8 铁素体+珠光体共析钢  0.8 珠光体过共析钢  0.8-2.06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的口铁2.06-4.3 树状珠光体+二次渗透体+共晶体共晶白口铁4.3 共晶体(珠光体+渗碳体) 过共晶白口铁>4.3-6.67 板状一次渗碳体+共晶体。


$ G) }/ ~+ V/ w; e

铁素体(F)


' D1 l7 C1 |# [; W7 N2 D$ {

1.组织:碳在α铁中的固溶体2.特性:  呈体心立方晶格.溶碳能力最小,最大为0.02%;硬度和强度很低, HB=80-120,σb=250N/mm^


3 {- s, e4 G' R3 \

2、而塑性和韧性很好,δ=50%,ψ=70-80%. 因此,含铁素体多的钢材(软钢)中用来做可压、挤、冲板与耐冲击震动的机件.这类钢有超低碳钢,如0Cr13,1Cr13、硅钢片等

' i; G( V6 ?1 b2 e+ `*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1 04:18 , Processed in 0.1024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