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回复: 0

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详细使用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小麦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应用的一种重要机具,它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进行复式作业,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机械对土壤的碾压破坏,省工省时,节肥节油,增产增收,保护环境。为了正确使用小麦免耕播种机,充分发挥它的高效作用,下面以推广较快应用较多的ZBMFS系列小麦免耕播种机为例,介绍一下安装、调整及作业注意事项。

! j+ Q" |% _5 m$ y3 ~2 u A/ \( M: P+ N

  一、机具的安装

$ T8 Q- ^6 j" k" k7 n3 i* L2 `& Q8 w. K% e; x! p

  1、旋转刀具的安装。旋转刀具每组由左右两把弯刀和中间四把直型刀构成。安装时,弯刀要向内弯曲,中心距16cm,直型刀中心距6cm、8cm。旋转刀轴总成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胎的转动方向相同,旋转的刀具要保证刀刃先入土。作业时,直刀把长秸秆切断,左右弯刀把秸秆抛到垄间,小麦沟内基本无长秸秆,为小麦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N# T6 i! T$ o0 D) J$ Q/ U 4 t* Z; n# E- J

  2、种肥开沟器的安装。安装时,要求施肥开沟器在前,播种开沟器在前后,用螺栓固定u型卡安装在横梁上。根据农艺要求调整其上下位置,保证播种和施肥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4±1cm,施肥深度为种子下方5cm。

# c6 D# }) W7 i& M% a0 I; [ ( Q0 |) w. y' m& W" N7 k* [

  3、万向节的安装。万向节两头有两个不同的内花键,其中8-38X32X6内花键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外花键相接,8-42X42X8内花键与机具的动力输入轴相接。安装后,两头花键节叉应在同一个平面内。

, `) }0 G7 D( @, u% {! o U& c. v7 i1 v4 {

  二、使用与调整

. i2 a3 b$ v, T2 h& F0 _4 [/ Z9 V 8 W$ r3 e0 u3 L/ S

  1、作业前的准备与调整

% Z5 |$ s1 e$ X/ t5 x8 `, u+ @7 W- ^% A. u4 V

  (1)紧固与注油。机具使用前应检查各紧固部位,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在链传动和其他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E/ y- Q& D8 o: T % j5 x3 S* V$ h8 |' l; V+ `

  (2)排种(肥)器使用。小麦免耕播种机采用半精量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时抽出抽拉板,播种结束,将种子清理干净,推入抽拉板。

. P, |# E. m5 @' t8 _ ?2 B, x 0 y2 d0 H4 X6 l% r8 `

  (3)镇压轮的限位。在运输状态下,镇压轮两侧摇臂被扇形板上下两个限位销固定;作业时必须松开上限位销,放在扇形板上适当的孔位。

3 C& E* N+ |+ ~. K: j 0 c$ R9 W- B4 k1 C

  (4)排种器的调整。粗调:松开调整手轮锁紧螺母,使齿圈退出啮合位置,转动排种量调节手轮,直到播量指示到达预定位置,调整完毕,务必锁紧螺母。精调:把镇压轮悬空,转动镇压轮,,排种器全部有种子排出后,按正常行驶速度和方向,匀速转动镇压轮25圈(机具作业面积是0.1亩)接取各种管排出的种子,称各排种管排出的种子重量和排种总重量,计算每行的平均排种量和亩播量。在调整播量时,必将排种(肥)槽轮内的种子(或化肥)清理到不影响槽轮移动为止。为满足农艺要求,应认真反复调试。调整完毕,锁紧螺母。

3 U( [# H3 k v/ \2 u * I1 q1 i3 h/ H- s

  (5)排肥器的调整。小麦免耕播种机仅使用颗粒状化肥。排肥量的调整与排种量调整同时进行,方法相同。

. |: V; N x' L4 [$ Q: e ! n: {7 j0 X/ i

  (6)机具左右、前后水平的调整。升起机具,使旋转刀和开沟器离开地面,查看旋转刀的刀尖、开勾器、机具是否左右水平,不一致时,调整拖拉机后悬挂右斜拉杆。作业中,机具前后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否则,可调整拖拉机悬挂装置中的上拉杆长度进行调整。

7 a$ o) v3 O# ^+ W8 z: e * W% J* g6 B% d; t1 C. Y2 q( d

  (7)旋转间隙的检查。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旋转刀与开沟器相对位置,使其不发生碰撞。

1 ]) x' I4 z& g+ }+ } 6 n; E& \( ~6 K" h& w# M" F

  2、作业中的使用与调整

. m; V% ]7 l7 _7 }5 n; X, E, M( x/ v+ v/ [6 S. q- l# p, N6 m# }' D

  (1)前进速度。在拖拉机不超负荷,除茬与播种达到农艺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前进速度3-4km/h。

" ^4 J& d1 a. s6 G' H8 ?4 Q 6 |3 E* v3 y" L# C' m7 u( s

  (2)起步。启动拖拉机,旋转刀离地,结合动力输出,空转半分钟,挂上工作挡,慢慢松开离合器,同时操作液压升降,随即加大油门,使机具逐渐入土,直到正常作业。

- w* T6 Q) A1 E8 Z9 k" C) r # |0 i* l' f) m& C

  (3)播种施肥深度的调整

( x& r7 |2 @* N, n6 ^ Q& X9 L- m- F9 G1 I4 |

  A、改变拖拉机后悬挂上拉杆的长度和两组镇压轮两侧摇臂上限位销的位置,可同步改变播种和施肥深度,耕深也同步改变。

+ \% E* Z" {) \, a# V1 d' q; o+ t1 g & H1 s z7 u$ ?. y

  B、改变种、肥开沟器的安装高度,可调整播种和施肥深度,但种肥深度相对位置不变。

3 H7 w% w# S8 R1 b% P0 P 0 C* ]- U% U _8 p5 z

  (4)镇压器的调整。要改变镇压强度,可通过改变两组镇压轮两侧摇臂限位销的位置来实现,上限位销下移越多,镇压力越大。

& [% |; j1 N2 d0 n . L" A; t0 O/ \$ @5 K2 V9 L

  三、作业注意事项

9 p/ s% e/ D; v# U: B6 M 2 O" Y5 F/ ~6 d) K; k* m: f) w

  1、机具作业时,站在踏板上的跟机作业人员要扶牢,避免人身伤害。

* q' @! G& K2 u& Q: v! C" J2 o1 W, N4 x6 @3 s( |

  2、拖拉机熄火后,方可进行检查、维修、调整、保养等工作。

, P+ [% h8 f8 y ) W4 n8 E; J* n- b3 b* Y9 a+ @

  3、机具作业时,凡是有警示标志和链条的地方,不可靠近或用手触摸。

, @2 x* t% {9 n& F: B7 U/ n t% T& n& Z+ T1 b* r8 V# _

  4、机具升降要平稳,避免快升快降,损坏机具。机具未提起时,严禁倒退或转弯。

5 k) ]* v7 d! C" V7 o0 F g' K. @' V8 V # A$ y9 G7 }8 {* m# Y

  5、作业前,要进行田间调查,排除障碍物后,方可进行作业。

! f5 X) z; e* ?6 K0 k0 h: o; k $ a: [# S& C2 X+ q

  6、注油、加种、加肥、清理杂物等必须在停车后进行。加种(肥)前应先检查种(肥)箱内有无杂物。免耕播种机仅使用颗粒状化肥,加入的种子应清洁,以防堵塞缺苗。

# [+ U# i2 l, Y$ |% w/ e& ?8 n' E# F9 s% t) C# G" d6 w9 s# T- W/ u

  7、播种机播种或转移地块时,严禁站在拖拉机与播种机之间或坐在农具上。

. z6 Q; Y; V1 j5 @6 a- c8 J 9 |. f3 U. y/ t$ q- r! T6 i

  8、工作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停车,以减少种子或化肥的堆积或断垄。

* J& Z& B% Y+ u1 L X. c) \ 8 h& \3 ~: F& b# z+ G# ?

  9、严禁在播种机悬挂升起后,趴在播种机下面进行检查、调整及维修。

' [9 Z2 B. R) T. I 1 |1 R9 C# ~6 ]9 M* }: X

  10、试播:拖拉机与播种机挂好后,在种箱内装上定量的种子,将播量调到所需位置,试播一定距离。然后取出种子称重,确定播下种子的重量。该重量除以试播面积即是试播量,再根据播量大小调整手柄,直到合适以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

: \" d+ |1 B% A! h0 [+ B1 l + O* p& q1 x2 N4 R5 l j2 @

  11、作业时,旋转刀转动后方能逐渐入土,禁止急降机具作业。

( R; \* v3 V: p 0 t1 T$ e9 u* Q3 v9 V& |

  12、地头转弯和倒退时严禁作业。

+ r, g1 O9 I3 r$ I2 P4 N 0 |" p3 r0 ]: {7 J. d1 h

  13、大风、下雨、土壤相对含水率超过70%时,禁止作业。

; @# t0 f* b# e, Z ' n% d1 D0 `- W3 t3 W/ m1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17 00:57 , Processed in 0.1250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