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4|回复: 0

化工设备检修时的安全处理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1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实现化工安全检修不仅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而且还可以促进检修作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保设备的检修作业质量,使设备投入运行后操作稳定、运转率高,杜绝事故和污染环境,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为此,在检修前务必做好检修前停车的安全技术处理和检修前停车后的安全技术处理。. s1 B8 d: B7 c" @9 B

2 h% U2 _' r( R. Y5 c8 |# w, G! k: D* i) C
1、检修前停车的安全技术处理" w+ \' q' H1 G, o% H! w

, S4 P9 z  E9 n8 U7 |停车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停车方案确定的停车时间、步骤、工艺变化幅度,以及确认的停车操作顺序表,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装置停车阶段进行得顺利与否,一方面影响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将影响装置检修作业能否如期安全进行以及安全检修的质量。装置停车的主要安全技术处理如下:! H' e  E1 C6 n" v; f6 Y- U" b$ s. G
9 p7 c8 g% w  Z5 c
1.1 严格按照预定的停车方案停车
4 N( V! X' i7 y. [) i/ H: G1 O4 g  c6 T. t6 E& R4 g
按照检修计划、并与上下工序及有关工段(如锅炉房、配电间等)保持密切联系,严格按照停车方案规定的程序停止设备的运转。- }& x$ g9 a9 u6 m9 [2 e

1 c3 U, O; h, t, R0 o- I1.2 泄压要缓慢适中
: h' N6 D& M$ q7 I  Q$ b6 ?0 Z  [2 t1 L2 X/ E5 m( {
泄压操作应缓慢进行,在压力未泄尽之前,不得拆动设备。
. }4 e- s) `' D# E  H/ y& U, O  B) q. S1 w! C: |- w  }
1.3 装置内物料务必排空、处理
  w4 O6 p# Z$ H7 l8 [" D" Y- m/ x4 S! g4 `
在排放残留物料前,必须察看排放口情况,不能使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料任意排人下水道或排到地面上,而应向指定的安全地点或贮罐中排放设备或管道中的残留物料,以免发生事故或造成污染。同时,设备、管道内的物料应尽可能倒空、抽净,排出的可燃、有毒气体如无法收集利用应排至火炬烧掉或进行其它处理。
- j6 L2 a4 C# L3 ~  F' g* u1 }1 H. s
1.4 控制适宜的降温、降量速度
1 W  S* w1 f* _: g0 n: C; n( V: |% ^8 z) D
降温、降量速度应按工艺的要求进行,以防高温设备发生变形、损坏等事故。如高温设备的降温,不能立即用冷水等直接降温,而应在切断热源之后,以适量通风或自然降温为宜。降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温度、物料量急剧变化会造成设备和管道变形、破裂,引起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泄漏或导致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2 z* @7 m: G$ [. {" Q0 I

( C8 I( l3 @: q5 J3 a8 b6 B1.5 开启阀门的速度不宜过快: d' _5 Q; u) y

# A% Q" z9 Y" X+ @' O开启阀门时,打开阀门头两扣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过,观察物料畅通情况,然后再逐渐开大阀门,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开启蒸气阀门时要注意管线的预热、排凝和防水击等。
" e: I3 \) S/ s7 P* Q6 X6 z! _* |$ E/ f- Y0 t  Q2 s* Z
1.6 高温真空设备停车步骤
$ m+ R, O( S' ^$ |+ T) F# F
6 S' U) U6 H: w, ?: k高温真空设备的停车,必须先消除真空状态,待设备内介质的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时,才可与大气相通,以防空气进入引发燃烧、燃爆事故。3 O! K% @8 H( @

: Q7 b1 A8 D' M0 Y$ ~1.7 停炉作业严格依照工艺规程规定
2 C" m. P4 t6 ^( U. D; x( Z! t) m& c" K- D. D2 j
停炉操作应严格依照工艺规程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注意各部位火嘴熄火对炉膛降温均匀性的影响。火嘴未全部熄灭或炉膛温度较高时,不得进行排空和低点排凝,以免可燃气体进入炉膛引发事故。  ]! x$ \( i* c3 |/ y- v5 Q1 r8 N
  |* w& a, ^8 q
同时,装置停车时,操作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关很多阀门和仪表,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必须密切注意各部位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的变化。
- [" L/ r( L' B  q0 S" G" ~) b; [: o7 T! c/ R9 `  {! x. O
2、完全切断该设备内的介质来源- Y; R* t" m2 d) q1 j' c1 X/ j
8 v. e3 o/ C; z( [4 W; W: c* z  ~0 T
进入化工设备内部作业,必须对该设备停产,在对单体设备停产时要保障所有介质不能发生内漏。由于设备长时间使用,许多与该设备连接的管道阀门开关不到位,会出现内漏现象,尤其是气体阀门。检修人员进入设备作业后,如对管道检查不仔细,一旦发生漏气、漏液现象,特别是煤气、氨气、酸气、高压气、粗苯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物质发生内漏。将造成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严重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工艺人员一定要认真确认与设备连接的所有管道,对一些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要在阀后(近塔端)加盲板。7 q/ A5 {' J$ e
1 s  T8 g, ^% e% M' K6 o0 Y6 X0 v
3、置换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
5 M8 a9 C! t0 Z- _& `! K6 @/ t7 q' |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进行置换。一般用于置换的气体有氮气、蒸汽,要优先考虑用氮气置换。因为蒸汽温度较高,置换完毕后,还要凉塔,使设备内温度降至常温。对于一些高温液体的设备,首先应考虑放空,再采用打冷料或加冷水的方式将设备降至常温。对有压力的设备要采用泄压的方法,使设备内气体压力降至常压。% n1 y: N6 x9 o$ [% Z
' W2 ]4 ^4 j1 |% G
4、正确拆卸人孔( e5 J; ^' U- R/ d* a
( A) Y% C( @0 L) c) s) t4 Q% \, |; ]
在对检修设备进行介质隔断、置换、降温、降压等工序后,要进行严格的确认、检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再拆卸入孔,对于有液体的设备,拆入孔时,要拆对角螺栓,拆到最后四条对角螺栓时,要缓慢拆卸,并尽量避开人孔侧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绝对禁止用气焊割螺栓。对于锈蚀严重的螺栓要用手锯切割。对于粗苯油罐等装置上设新人孔或开新手孔的情况下,绝对禁止用气焊或砂轮片切割,要采用一定配比浓度的硫酸,周围用蜡封的手段开设新的人孔、手孔。
/ ^6 v; Y; Q. O( p4 |8 P9 U0 t! w& \/ N# U" P7 g( v* k7 P
5、正确劳保着装% q5 E$ @' H/ P( G2 O
1 f( L- }4 o& N7 m* v4 G
劳动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穿上工作服即可,在进入化工设备内部作业时;劳保必须起防护作用,有一定的防护要求。在易燃、易爆的设备内,应穿防静电工作服,要穿着整齐,扣子要扣紧,防止起静电火花或有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工作服的兜内不能携带尖角或金属工具,一些小的工具,如角度尺等应装入专用的工具袋。5 z) L" U4 W) Z; ~: }1 X

( ?2 X6 \7 `7 T$ e" a6 T安全帽必须保证帽带扣索紧,帽子与头配戴合适,由于在设备内部作业施工空间不足,很可能出现碰头现象,还要保证帽芯与帽壳间留有一定缝隙,防止坠物打击帽子后帽芯不能将帽奏与头隔开,帽壳直接压在头上造成伤害。因此,帽芯内部要留有够的缓冲距离。0 m: S! l+ ~0 u2 z: R
! H8 x6 e1 R5 N' `
正确穿戴劳保手套,在一些酸、碱等腐蚀性较强的设备内作业要穿戴防酸、碱等防腐手套,手套坏了要及时更换,尤其是夏季作业手出汗多,会降低手套的绝缘性能和出现打滑现象,所以应最好多备几副手套。
+ a8 \! G' j* j' x: }6 O0 q. R) u
劳保鞋要采用抗静电和防砸专用鞋。所穿的大头皮鞋,鞋底应采用缝制,不要用钉制,同时要考虑防滑性能,鞋带要系紧,保证行走方便。2 W" a; P! a! x! G2 D+ j
  K, q& l  M% T4 O4 Z+ ]+ M
在有条件的塔内工作时,尽量在作业范围的塔底铺设一些石棉板或胶皮,这样即防滑又隔断了人与设备的直接接触。
/ w& {/ U9 b3 Y' v; A6 l7 _+ N' C- T; Y+ q: U" X+ q; F
化工设备在检修前进行以上安全技术处理即可为化工设备检修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为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以及检修后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保证。
! k0 M; [5 U/ E' S
/ N: h+ g/ u9 D( j& K" o) J化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化工设备检修作业具有作业复杂,技术性强,风险大的特点,只有在检修前对化工装置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处理,消除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才能确保检修作业的顺利进行,保证检修的质量,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9-19 04:47 , Processed in 0.2398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