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6|回复: 0

[资讯] 全球机床产销面临的形势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13: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随着需求泡沫最终在去年年底的金融危机中破灭,德国机床行业订单急剧下降。”德国机床协会主席韦尔克日前表示。记者根据其他国家近期公布的机床行业销售数据发现,不论是传统的机床强国还是新兴市场,机床产销均出现雪崩式的下降。 </p>
0 m( ~6 Q( {  ]& H2 s  B( ]
! c+ h% ?, h, }% S  机床强国哀鸿遍野 $ M1 T; l1 |: P
+ }" s8 u0 M/ x5 Z# Z
% S: c, {$ e2 X2 x' o4 u
  德国机床协会日前发布消息称,预计本年度德国机床产量将下降40%。在5年创纪录的高峰期之后,2009年德国机床产值预计会恢复到1999年的水平。 / M3 u2 \( z  h
, p# a$ R9 @/ N! B& T

1 g* s+ u% J9 D  z1 w' U  德国机床协会主席韦尔克指出:“在过去的两年中,德国机床产业的经历只能用特殊情况来描述。”对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的盲目信心导致了国际社会对制造业的需求上升到创纪录的水平。许多大型国际消费企业做出了通过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来提前锁定市场份额的决定。
2 v) I+ r# `0 w. v, m1 @, c. m' G
( h& e7 T2 O: X$ Z  t: _4 s
$ @8 `1 e$ C% e2 L) R  德国的遭遇并不是个案。8月10日,美国制造技术协会(AMT)和美国机床分销商协会(AMTDA)发布了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机床的累计消费额为7.59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70.1%。6月份,美国机床产量为917台,环比增加了58台;消费总额1.36亿美元,环比提高了22%,但同比减幅达69.2%。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6月份金属切削机床的消费额为1.02亿美元,环比上升9.5%,但同比下降71.4%。 4 n$ W' i. A/ ^6 X

8 S& U  _6 i0 K  K! \
- ^) B+ v$ K0 O, Z  l  \$ i  日本机床工业协会(JMTBA)日前也公布了相关的统计数据。2009年7月日本机床订单同比下滑72.2%,环比下滑1.5%。其中,国内订单下降72.7%,国外订单下降71.9%。
& J' X2 S2 e( p/ {5 l% {; h
( ^+ h+ T. h' t, W3 E; p5 u1 A- h+ l( m9 ^% b
  据意大利机床、机器人与自动化制造商协会(UCIMU-SISTEMIPERPRODURRE)的研究部门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上半年,意大利机床订单同比降幅达到56.3%。其中二季度,该国机床订单整体下降63.1%,而国内订单下降62%,国外订单下降64%。
6 f5 S+ r7 ^; m& b5 z! n! \% j+ w9 z+ _# y& x2 a
4 j" T1 T& d( [: ^9 \3 X
  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均在世界机床八大强国之列。 , l& A: v* V6 Z; @& _" v! a
' I& R' T5 l1 G. m% ]& T# K0 Z
8 n7 P* B& b. Y1 m
  新兴市场需求萎缩 & {! ~! G# {. V

1 K) ~6 D2 [. ~1 j' m4 ?& M4 Q7 _
  新兴市场同样面临着需求萎缩的窘境。 , Y- ^$ K! }. B. G: Y$ ~3 W& ^

4 Y2 x$ ]9 r: q: ~/ x0 `) U5 D  I' d: {/ Z6 Q
  来自印度机床协会的最新消息称,经历了连续5年30%的市场增长率后,印度机床业正面临因客户需求剧减而造成的需求下降。在这种挑战中,印度机床产量在2008年中保持了与2007年基本持平的增长,其中86%是金切机床,其余的是金属成型机床。
- c" W% p* G- |7 p' M4 i
+ K4 }* x% T5 `2 y+ \" P; ?' ]5 l1 T0 m
  一直以来,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已把印度推到了2007年的第9大机床消费市场的地位。新行业的增长与需求促进了对大型机床的需求,并拉动了进口量的上升。就金属加工机床来讲,进口货占据了全印度市场75%的份额。 ' D1 h  J/ [0 s( y

# X. R. O" w# b
( w2 J1 {; ?  _' m1 Q  数控机床在印度全部机床销量中占65%。在整个行业中,车床、加工中心、专用机床、压力机及磨床占了2008年印度全部机床产量的80%。 ; _0 }6 _0 U+ b9 `) {- t' R

3 Z. J6 f* n) y
( s4 D; A. ]4 S  z: o7 t; X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前不久考察了波兰、捷克和俄罗斯三国机床市场,他认为:“俄罗斯机床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现在好多工厂虽不是完全停产,但一周仅工作2~3天,产能下降50%以上,更有甚者,个别工厂停工休息2~3个月。”
! z/ Z+ b# O) A
% R+ ^6 n3 v! z# `! P* E7 o( n$ H7 C% y! N6 G: E) l" ?2 m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TBS厂曾是苏联时代有名的列宁格勒机床厂,生产大、重型机床。受金融危机影响,用户少了,开工不足,原有400多名员工,现在只有10人了。一方面承接、生产一些俄罗斯铁路工业需要的设备,如不落轮对车床等,还为军工、冶金工业、飞机工业等提供一些机床。另一方面还从事旧机床改造。 ' {$ \0 i1 `( z
/ w  \4 u  \9 V
; W$ s1 O1 K. I# z+ x& H/ e( p
  而据捷克机床协会估计,2009年捷克的机床生产可能会下降10%左右。
4 j. c' W: }) X! Y. n! e/ \
/ T( ~" }. o3 Q3 w, u" B
/ h- O2 K+ p) J  直接影响我国出口 $ ]* B; P- Q9 n" F7 ]: u% g

$ e0 v  W' ^- n+ r6 K0 N7 r) `" q7 H& P  @9 Y3 X/ m  f% V
  国际市场的萧条直接打击我国机床的出口。 & |& z; P+ c1 R7 g1 r
8 D, ]0 A+ U  ?" N; }+ k' a9 D) Y

6 ]9 r9 R/ O7 ^  据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6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出口额21.3亿美元,同比减少36.2%。
" f. L, E$ M' o1 N9 W3 W' X6 c* c% P- Z8 j
: t9 B* T/ u2 M2 X
  出口方面,我国机床主要出口市场欧、美、日等经济发达体的需求急剧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上升较快的印度、巴西、俄罗斯的机床市场也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下滑。上半年,我国机床出口累计增幅为-31.3%,而去年同期机床出口累计增幅为37.1%。 ! P9 q8 ?5 j+ _0 K: C$ T
9 S& j/ f" i5 v8 v$ |7 t; c  W- i

! z, [: b; t! p& ^4 z  虽然国际机床市场整体呈萎缩状态,但也不乏亮点。今年,我国大型、重型机床进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大型机床出口平均单价成倍增长,重型机床出口表现优于其他产品。 , w) n& L! s0 P& G) G" ]0 [% l9 U) ]

& Z2 S  v" T3 ~. l$ w6 |0 G6 t
% r4 Q3 t% S1 u' {) u; m  同时,分析东欧市场也不难看出潜在的市场机遇:首先,金融危机对波兰影响较小,因为70%机床靠进口。今年波兰经济可有1%增长,比西欧国家好;其次,有较好机床工业基础的捷克,其机床技术水平质量也比较好,且70%机床出口。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目前捷克机床工业生产情况还比较正常,他们广泛地与我国开展贸易合作,对抢占国内机床市场抱有强烈欲望,是我国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再其次是俄罗斯,由于金融危机,俄罗斯的机床工业衰退较为严重,恢复尚需时日。但俄罗斯政府已察觉到问题的严重,制定了5年振兴计划并开始启动实施,这个计划同样值得我国机床业关注。 % Q) ]: l; j$ s- C' w( t7 o

; m" W/ {: g+ o3 F3 v8 K
$ w! Z+ V  ~* S3 a) V1 J  此外,东欧国家的机床产品品种并不是很齐全,配套件也较为缺乏,而我国机床工业经过这几年高速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产品门类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特别是大重型机床出口潜力更大。另外,我国数控系统、滚珠丝杆、刀具等配套产品,只要解决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都有向这些国家出口的巨大潜力。据了解,这些国家的知名机床企业如捷克的SKODA、TOSVarnsdorf、波兰的AVIA等公司在我国都建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不妨利用这些已有合作渠道,逐步实现我国机床市场的多元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11 10:01 , Processed in 0.1776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