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回复: 0

[资料] 润滑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其中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润滑脂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及填料。润滑脂在常温下可附着于垂直表面不流失,并能在敞开或密封不良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它润滑剂所不可替代的持点。因此,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 r1 y% D7 X+ n: S9 C  x: r
(一) 润滑脂的分类:& \9 h+ A) M7 K0 |& D
润滑脂品种复杂,牌号繁多,分类工作十分重要。原先采用的按稠化剂进行分类的GB501一65巳不能适应润滑脂发展及使用的要求?巳于1988年4月l日宣布废止。GB7631.8一90规定了按使用要求对润滑脂进行分类的体系,这个分类体系等效地采用了ⅠSO的分类方法,巳代替了GB501一65。但目前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润滑脂尚未完全纳入新的分类体系之中,因而,为了说明新旧分类体系的具体不同,有必要对新旧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对照。
- |% R. Y& X. x0 c& o% Sl.旧分类GB5bl一655 u. U2 {) l" z5 i, D8 H! P
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组成分类的,即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与有机脂四类。
, e9 a. a# X8 @+ P, y皂基按所含皂类不同又分为单一皂基,如钙基、钠基、锂基、铝基、钡基、铅基和其它基;混含皂基,如钙钠基、钙铝基、铅钡基、铝钡基;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复合铝基等若干小组。同组的各种润滑脂按用途或使用又分为工业、船用……等若干小组。4 y8 G5 C6 j( l; n3 D
旧分类中润滑脂的命名按下列顺序进行:?8 c) i5 y2 N" b' s$ M
牌号——尾注——组别或级别名称——类别
5 r. f! F0 N4 }. i例:l号 合成 钙基 润滑脂(代号为ZG一lH)6 q  Z, T3 E; z( P7 N6 G& S
其中:1号--牌号(锥入度系列号)8 H! \6 t' v, s. K# T% P! C* v1 `
合成--尾注(合成脂肪酸)
3 P3 E+ R6 `, T. |' d5 V1 P钙基--组别(稠化剂)
: ~1 W/ [1 G! t# u9 E# t$ Z* a5 s4 B5 J润滑脂--类别(润滑脂)& x0 Z8 b3 k: B
润滑脂的代号按以下排列顺序表示:1 p9 b0 H; G5 V/ z5 F! m' p: R0 O) V2 W
类号——组号——级号——牌号——尾注号4 A  R4 U) ^5 l/ z* p, j; [
例:Z J——4 S(4号石墨烃基润滑脂)
8 j; {" P: n6 w0 Q" i( p' Y, A其中:Z--类号(固定代号)
$ k# X: M, F$ y% X0 }; z- |8 ?4 aJ--组号(稠化剂为烃基)
  x1 ?6 `# X) k0 W2 }/ z. ?& K4--牌号(锥入度系列号)
/ B: a4 i5 _* ]/ f2 B+ o1 LS--尾注号(含有石墨填充料)  v* n- M( z" `5 }5 G) ^' \
润滑脂按稠化剂组成分类,局限性较大,使用同一种稠化剂可以生产出许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润滑脂,即使是不同类型的稠化剂生产的润滑脂,其性/溢也往往难以准确区分。所以,以稠化剂组成分类,使用者会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据使用经验及查找对应标准就难以选用。从分组、命名和代号中看不出润滑脂的使用条件,必须再查找这个代号的润滑脂标准。因此,给使用者正确选用带来困难,容易发生错用,造成润滑事故。' D9 S$ Q# p2 v# Y; J, w
2.新分类GB7631.8一902 J  \) i! l- k" ]
l)适用范围) Z( A3 X3 q1 e0 l/ J7 g
这个分类标准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部件、车辆等所有种类的润滑脂,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润滑脂。也就是说,只对起润滑作用的润滑脂适用,对起密封、防护等作用的专用脂均不适用。这个分类标准是按甲带?毕孪昂呼卵操年条往举行岔类中。在这个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一种润滑脂亻冬亨一个代号,这个代号与该润滑脂在应用中最严格的操作条件(温度、水污染和负荷条件等)相对应。实际上,GB7631.8一90仅仅是提供润滑脂按操作条件分组的一个代号,而这个代号是由5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  T" s5 r1 M' |. E& v( f9 s
2)所用代号说明( f4 u0 Z5 ]+ p! X. j5 x
(l)L为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类别代号。6 O* z1 r! u7 u2 n) E3 ?
(2)每一种润滑脂用一组(5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代号来表示,每个字母都有其特定含义。
5 Q5 s3 t. V4 k; E(3)润滑脂的分类
% d8 d, {  y& }3 [5 w(4)补充说明——水污染的表示
/ f$ N6 `/ ^  n- p上述分类表中,对操作温度及负荷已讲述清楚,但对水污染还没表示清楚。为了确定字母H(水污染儿又规定r几种比较严格的情况,用不同字母表示。
9 g) T0 s3 x- n! {7 o/ i(5)举例说明* z9 ?) E6 S( W5 X7 p
通用锂基润滑脂,根据其标准中规定可知:3 r; h' f$ c* L1 H5 t6 M& b0 t
使用温度:一20‘C-120‘C  j& e! F. x+ l+ a
水污染:水淋流失量不大于10%,说明能经受水洗;防腐性为l级,即在淡水条件下能防锈。% Z. {1 _2 J) ^+ u- Z7 {, g. J* T
极压:指标中没有规定极压性能指标,即不具有极压性。
7 B1 }4 _3 Q3 v( _6 ^0 O+ h9 D从以上内容可知:
; j- a6 {3 A7 K! W字母l为润滑脂固定代号,代号为X; `0 \5 T5 o( c/ {" P8 r( V6 P) A
最低操作温度:一20'C,字母2为B;. c6 b  i2 a; w2 F- A- s4 A
最高操作温度;120'C,字母3为C;2 P9 e1 K- [( G& O, T) N) ~" q
环境条件:经水洗条件下的防锈性,字母4为H;
. n* O0 P$ Y% Z) i负荷条件:非极压型,字母5为A;
- G$ w5 I6 X" r, W8 ?5 k# M2 m$ b稠度等级:l号、2号、3号。
9 S. c. l+ C% \- Q7 C. Q. R故通用锂基润滑脂分类代号为:L一XBCHA1,2,3。9 I9 K; q6 I/ E4 B/ F
3.两种分类标准的对比: z! l6 N" [5 v
这两种分类标准本无对比性,但是GB501一65由于使用时间很长,加之目前润滑脂的生产销售尚未完全纳入新体系之中。为了能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及加深对新标准体系的认识,持作简单对比。* l; h% [) W$ J
l)分类原则6 U0 U5 s+ w3 }% O3 {
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来分类的,并用皂基脂的拼音字母头一个字母作为符号分组。
5 E7 p/ [$ C3 }$ T7 G/ TGB7631.S一90是按润滑脂应用时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粪的。
4 K1 j/ R7 M! ~7 b+ ^) E# j5 R) q2)命名与代号, A1 X( @- _; P, H0 K! ]
GB501一65的命名与代号规定的很详细,从命名可以知道润滑脂稠化剂的类型,但专用润滑脂类有时看不出稠化剂类型。代号中也可以反映出稠化剂类型和牌号。( e' X+ A) v, }! ^: s
GB7631.8一90只反映了润滑脂的代号。它是用5个英文字母组成,从代号中看不出稠化剂类型,但能反映出稠度牌号。
4 W! x6 M$ h+ V% y3)适用范围8 U* T8 w7 O1 r/ g# G
GB501一65可以适用于所有润滑脂,不管是润滑,还是密封、防护等用途。一个润滑脂按此命名、代号、分类,原则上就可以给出一个分组、命名和代号。因此,用GB501一65分组、命名和代号的润滑脂越多,用户越难选用。
9 Q) Y+ L' V  q6 r4 e6 P5 IGB7631.8一90只适用于以润滑为主的润滑脂,其它用途的润滑脂不适用于此标准。, [9 d1 Z1 w+ s+ u* [: ?1 \$ Y
4)选用效果
) D4 V/ o/ x# U2 G& K- }. mGB501一65命名的润滑脂品种繁多,有一个润滑脂就有一个命名,使用者从命名、代号中看不出使用条件,如果仅知道使用条件未选用润滑脂就很困难,必须看润滑脂的标准和根据经验才能确定。2 g6 g+ g+ z" ?* @
GB7631.8一90是以润滑脂使用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类的,只要记住分类表,根据分类就可以选用润滑脂。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因为符合该使用条件的润滑脂有好几个,不同稠化剂制成的润滑脂只要符合这个操作条件都归入该分类,供使用者充分选择。
4 G. ]4 r/ X; b8 `: m5)简化品种命名, _1 U. n( v0 ^6 d, f: G5 T
GB501一65不能简化品种命名,而且只会越来越多。- ^( i' _" C. u, F. [+ c3 H
GB7631.8一90能简化品种命名,润滑脂按使用条件分类,可以将属于此类的品种归纳到一个分类号里。1 p$ G: v. I+ n$ {% S
(二) 润滑脂的使用特点:' j* U$ f. U  Z
润滑脂与润滑油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I6 U$ g8 X" n& Y2 x3 wl.在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不易流失;在不易密封的部位使用,可简化润滑系统的结构。
' u0 |( C! T# @( r; C7 P2.抗碾压,在高负荷及冲击负荷作用下,仍有良好的润滑能力。
6 X$ u; ], i8 ^1 {7 ^3.润滑周期长,不需经常补充、更换,而且对金属部件具有一定的防锈性,相对地降低了维护费用。
5 b$ @! g  T. A6 B* N& w4.适用的温度范围较宽,适用的工作条件也较宽。
% X& {! D0 H6 T因此,车辆上不适合采用液体润滑剂的部位均可使用润滑脂。6 L: j- b! n$ q0 P* D1 y
另一方面,润滑脂的粘滞性较大,运转时阻力大,功率损失就大。润滑脂的流动性也差,基本上不具有液体润滑剂的冷却与清洗作用,固体杂质混入后不易清除。此外,润滑脂在某些使用部位的加脂、换脂比较困难。所以,使用润滑脂的部位受到一定的限制。
* W$ u% E: L0 r2 I/ @0 Y(三)润滑脂的基本组成:
% h$ o8 Y- q' g4 R% w润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9 @  v3 W) m: I6 K, {l.基础油
' |* ?+ S& r, h7 U) i基础油是润滑脂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一般润滑脂多采用中等粘度及高粘度的石油润滑油作为基础油,也有一些为适应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机械润滑及密封的需要,采用合成涧滑油作为基础油,如酯类油、硅油、聚泣-烯烃油等。" e4 ~1 _) J: Z/ B$ Z
2.稠化剂9 s( U% r7 K' C% f8 L
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润滑脂的抗水性及耐热性主要由稠化剂所决定。用于制备润滑脂的稠化剂有两大类。皂基稠化剂(即脂肪酸金属盐)和非皂基稠化剂(烃类、无机类和有机类)。
5 ^% S0 j  {" c7 U+ y! |" W皂基稠化剂分为单皂基(如钙基脂)、混合皂基(如钙钠基脂)、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脂)三种。90%的润滑脂是用皂基稠化剂制成的。% l$ G8 Q4 w1 ?% i- T% {
3.添加剂与填料
6 |$ ?6 z0 N5 N一类添加剂是润滑脂所待有的,叫胶溶剂,它使油皂结合更加稳定?如甘油与水等。钙基润滑脂中一旦失去水,其结构就完全被破坏,不能成脂,如甘油在钠基润滑脂中可以调节脂的稠度。另一类添加剂和润滑油中的一样,如抗氧、抗磨和防锈剂等,但用量一般较润滑油中为多。有时,为了提高润滑脂抵抗流关和增强润滑的能力,常添加一些石墨、二硫化钥和碳黑等作为填料。
+ o1 x, ?8 c& N- a% H6 G1 y# i- ?(四) 润滑脂的性能及其评定指标:
5 `/ ]( x( ]0 m  I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很广,工作条件差异也很大.不同的机械设备对润滑脂性能要求很不相同。润滑脂性能是润滑脂组成及其制备工艺的综合体现。润滑脂性能的评价,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脂的选择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汽车及工程机械用脂部位的具体情况,对润滑脂的基本要求是:适当的稠度,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良好的抗水、防腐、防锈和安定性等。1 M8 l9 F- B1 ?: C: G6 q
l.稠度
. |. @/ R! i: o& j在规定的剪力或剪速下,测定润滑脂结构体系变形程度以表达体系的结构性,即为甲厚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所润滑部位上的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与润滑脂的泵送和加注方式有关的重要性能指标。某些润滑点之所以要使用润滑脂,就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稠度,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抵抗流失的能力。不同稠度的润滑脂所适用的机械转速、负荷和环境温度等工作条件不同,因此,稠度是润滑脂的一个重要指标。
& T2 U1 d/ L5 ]- m9 a7 z  O润滑脂的稠度等级可用锥入度来表示。润滑脂的锥入度是指在规定时间、温度条件下,规定重量的标准锥体穿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以(l/10)mm表示。润滑脂的锥入度测定可按《润滑脂锥入 度测定法〉〉(GB/T269一91)规定的方法进行。润滑脂锥入度通常包括不工作、工作、延长工作、块锥入度四种,不工作锥入度一般不象工作锥入度那样能有效地代表使月中润滑脂的稠度,通常检验润滑脂时最好用工作锥入度。延长工作锥入度适用于工作超过60次所测定的锥入度。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方法概要:在25’C条件下将锥体组合件从锥入计上释放,使锥体沉入试样5s的深度来分别0 G2 n  F5 h! h
测定润滑脂的上述四种锥入度。
' X- |1 d" }  X9 w! }  w1 x锥入度反映了润滑脂在低剪切速率条件下变形与流动性能。锥入度值越高,脂越软,即稠度越小,越易变形和流动;锥入度值越低,则脂越硬,即稠度越大,越不易变形和流动。由此可见,锥入度可有效地表示润滑脂的稠度,是选用润滑脂的重要依据。我国用锥入度范围来划分润滑脂的稠度牌号。GB7631.1一87和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美国润滑脂协今(NLGⅠ)的稠度编号相一致。* Z! c- f3 S% I3 g2 ~/ T
2.高温性能
# H& R) \- t! h( S. J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3 b" E: s) p' I2 u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C表示。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C一30‘C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A' k" l- C8 d+ a9 M  Q/ j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3 i. P# [% k# g# C. h- q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N- R' [- U+ W7 e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
8 F* _4 ?$ B; p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 B' }2 `3 n# Q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辆及工程机械所用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还要通过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条件下轴承的工作特性及测定轴承漏失量。
" r6 L1 y9 d" T- W2 \! H: i据统计,绝大部分滚动轴承润滑都采用润滑脂,因此,润滑脂的轴承使用寿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润滑脂在高温轴承寿命试验机上的评定,可以模拟润滑脂在一定的高温、负荷、转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因此,测得的结果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是在试验机上观测,当润滑脂达到使用寿命时,脂膜破坏,出现破坏力矩的峰值,试验自动停车,还会伴随出现轴承温升记录指示值剧升和干摩擦噪声,若经反复启动仍不能转动,则表示润滑脂膜巳遭破坏,试验结束,试验所进行的时问就是润滑脂的高温轴承寿命。一般而言,润滑脂的轴承寿命越长,表示其使用期也越长。5 {( U2 ^/ g3 @" X) D
SH/T0428一92是高温条件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的工作待性测定法。
7 y6 _8 i' m2 P" q! }3 a$ K# Q, K测定润滑脂轴承漏失是模拟润滑脂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轮载滚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SH/T0326一92〈〈润滑脂漏失量试验》规定了漏失量测定方法,方法概要:取脂样gDg,往轮毅中装脂样859,小轴承中装脂样29±O.lg,另一个轴承中装脂样39±O.l9。转速为660r/min士3r/min,轴承温度为105'C±l'C?箱中温度为113'C士0.5'C,运行时间为10h,以脂在轴承上被甩出量的多少来衡量润滑脂的工作特性,并在试验结束时注意观察轴承的表面状况。显然,漏失量越大说明润滑脂的高温工作性能越差。
& V' h6 p! n! k1 L3.低温性能
" A* Q. d0 _$ R' B1 u% `0 |汽车与工程矾械起步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近乎一致,在寒冷地区使用时,要求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待良好的润滑性能,它取决于润滑脂低温条件下的硝似粘度及低温转矩。& w& B6 _' A" Z( y
我们知道J闰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同一种润滑油,由于温度不同,粘度也不间,这种特性称之为仲早特垮。润滑脂的粘温恃性则要比润滑油复杂,因为润滑脂结构体系的粘温特性还要随剪力的变化而改变。
3 k) a1 e5 y* {0 ^) c润滑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粘度是随着剪切速率而变化的变量,这种粘度称之为相似粘度,单位为:Pa.s。润滑脂中相似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高而降低,但当剪切速率继续增加,润滑脂的相似粘度接近其基础油的粘度后便不再变化。润滑脂相似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称为粘度一速度特性。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愈显著,其能量损失愈大。一般可以根据低温条件下润滑脂相似粘度的允许值来确定润滑脂的低温使用极限。
0 b5 d/ z* q, Y2 U/ Q润滑脂的相似粘度也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但仅为基础油的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所以,润滑脂的粘温特性比润滑油好。) _7 k5 }+ b9 U& k( v0 s$ e
SH/T0048一91规定了润淆脂相似粘度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非恒定流量毛细管粘度计。
0 {% w' h0 {9 x) m; ?8 l6 v低温转矩是表示润沿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阻滞低速度滚珠轴承转动的程度。低温转矩可以表示润滑脂的低温使用性能,用9.8N.cm转矩测出使轴承在lmin内转动一周时的最低温度,作为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 C, g, W9 r& I# \) H
润滑脂的低温转矩除了与基础油的低温粘度有关以外,还与润滑脂的强度极限有关。
4 F" c$ v' }5 h  V+ iSH/T0338_92《滚珠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规定了启动与运转转矩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可测在一20。C条件下?滚珠轴承润滑脂的启动与运转转矩,作为评价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运转阻力大小的评定指标。
/ r* `4 G. V4 d; M4.极压性与抗磨性3 e% w: Z1 k1 O) I) N
涂在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润滑脂所形成的脂膜,能承受来自轴向与径向的负荷,脂膜具有的承受负荷的特性就称做润滑脂的极压性。一般而言,在基础油中添加了皂基稠化剂后,润滑脂的极压性就增强了。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常添加有极压剂,以增强其极压性。目前普遍采用四球试验机来测定润滑脂的脂膜强度。SH/T0202一92〈一闰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规定了润滑脂极压性能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用综合磨损值和烧结点来表示。综合磨损值也称负荷一磨损指数,是用四球法测定润滑剂极压性能时,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若千次修正负荷的平均值。烧结点也称烧结负荷,指在规定条件下使钢球发生烧结的最低负荷(N)。SH/T0203一92〈一习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试验机法)》用OK值(即最大合用值)来表示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所渭OK值是指在用梯姆肯法测定润滑剂承压能力的过程中,出现刮
, k! B- L* Q# s+ m) o5 F! c; d伤或卡咬现象时所加负荷的最小值(N)。) M, j% w1 C& J" U9 y( n
润滑脂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问的油膜,防止金属对金属相接触而磨损的能力称为抗磨性。润滑脂的稠化剂本身就是油性剂,具有较好的抗磨性。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添加有二硫化钥、石墨等减磨剂和极压剂,因而具有比普通润滑脂更强的抗磨性,这种润滑脂被称为极压型润滑脂。2 \( V0 @( ]; ^9 v0 {% Z
SH/T0204一92《润滑脂抗磨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规定了涧滑脂抗磨性能的测定方法。SH/T0427一92《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是用齿轮磨损试验机测定润沿脂抗磨性的方法。8 B& r7 O/ A! s! S$ X
5.抗水性
. K) Y; H) }, ^( g润滑脂的抗水性表示润滑脂在大气湿度条件下的吸水性能,要求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润滑脂吸收水分后,会使稠化剂溶解而致滴点降低,引起腐蚀,从而降低保护作用。有些润滑脂,如复合钙基脂,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还会导致变硬,逐步丧失润滑能力。润滑脂的抗水性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抗水性与乳化性。汽车与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底盘各摩擦点可能与水接触,这就要求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抗水性差的润滑脂吸收大气中水分或遇水后往往造成稠度降低甚至乳化而流失。SH/TO109一92规定了用抗水淋性能测定法测定润滑脂抗水性的方法。方法概要:在规定条件下,将巳知量的试样加入试验机轴承中,在运转中受水喷淋,根据试验前后轴承中试样质量差值.得出因水喷淋而损失的润滑脂量。也可用测定润滑脂溶水性能的方沫测定其抗水性。方法概要:在试样中逐次加人定量的水分,测其101 u( P& O; K# o' s) e  c
万次延长工作锥人度再与试验前60汰工作锥入度相比较,其差值大小可评定该试样的溶水性能。; k& U/ T4 u: U! S
6.防腐性
1 @2 _/ V& q1 e. F& h- Q& h  \$ p9 n防腐性是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拨触金属被腐蚀的能力。润滑脂的稠化剂和基础油本身是不会腐蚀金属的,使润滑脂产生腐蚀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氧化产生酸性物质所致。一般而言,过多的游离有机酸、碱都会引起腐蚀。腐蚀试验就是检测润滑脂是否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测定的方法有好几种,试验条件也各异,但都是在一定温度和试验时问下,通过观察金属片上的变色或产生斑点等现象未判断润滑脂腐蚀性的大小。SH/T0331一92《润滑脂腐蚀试验法〉〉,采用100'C,3h,铜片、钢片进行测定。GB/T 7326一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规定了润滑脂对铜部件酌腐蚀性测亨方法,采用100。C,24h,铜片进行测定,分甲法与乙法。甲法是将试验锅片与铜片腐蚀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乙法是检查试验铜片有无变色。GB/T5018一85《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规定了润滑脂防腐蚀性能的试验方法。方法概要:将涂有试样的新轴承,在轻的推力负荷下运转60s,使润滑脂象使用情况那样分沛。轴承在52'C±l'C,100X相对湿度条件下存放48h,然后清洗并检查轴承外圈滚道的腐蚀迹象。本方法中的腐蚀是指轴承外圈滚道的任何表面损坏(包括麻点、刻蚀、锈蚀等)或黑色污渍。该方法可以评定在潮湿条件下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接触金属产生锈蚀及其它形式腐蚀的能力。
- M9 D) }1 U- q4 Y8 I7.胶体安定性1 F9 [: {9 X5 \" J
胶体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时避兔胶体分解,防止液体润滑油析出的能力。润滑脂发生皂油分离的倾向性大则说明其胶体安定性不好,将直接导致润滑脂稠度改变。评定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可采用分油试验进行。GB/T 392一90《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八通过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来评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方法概要:用加压分油器将油从润滑脂中压出,然后测定压出的油量。SH/T0321一92《润滑脂漏斗分油测定法》,规定了用漏斗分油法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的方法。SH/T0324一92《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规定了用钢网分油法测定润滑脂分油量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温度升高条件下的分油倾向。
/ |4 N2 [9 U; k8.氧化安定性
) b2 _/ s4 E5 G润滑脂在储存与使用时抵抗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氧化安定性。润滑脂的氧化与其组分,也即稠化剂、添加剂及基础油有关。润滑脂中的稠化剂和基础油,在储存或长期处于高温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氧化。氧化的结果是产生腐蚀性产物、胶质和破坏润滑结构的物质,这些物质均易引起金属部件的腐蚀和降低润滑脂的使用寿命。由于润滑脂中的金属(特别是锂皂)或其它化合物对基础油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且其氧化安定性要比其基础油差,因此润滑脂中普遍加入抗氧剂。SH/T0325一92规定了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概要:在100'C,氧压为0.80MPa下通人氧气,100h后观察氧气的压力降,以不大于0.3MPa为合格。SH/T0335一92规定了润滑脂的化学安定性测定法。
8 Z7 {* A" F; Y9 @2 g9.机械安定性$ @( _5 \8 E9 z1 L  i, E: F
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使用中容易变稀甚至流失,影响脂的寿命。机械安定性也叫剪切安定性,SH/T0122一9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规定了润滑脂机械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概要:用509试样,在室温(21'C—38'C)条件下,在滚筒试验机上工作2h后,测定试验前后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5 U: i" D5 y$ v4 i7 m
润滑脂的选用
' M7 }1 F9 X! X1)皂基润滑脂
5 e5 {+ D" {% _" \( ?   皂基润滑脂占润滑脂的产量90%左右.使用最广泛。最常使用的有钙基、钠基、锂基钙钠基、复合钙基等润滑脂。复合铝基、复合锂基润滑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两种脂是有发展前景的品种。
4 D/ G4 H/ B2 }  E6 x4 ~   (1)钙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或合成脂肪酸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 X& e0 ]% h1 k% s5 n; `
   滴点在75~100℃之间,其使用温度不能超过60℃,如超过这一温度,润滑脂会变软甚至结构破坏不能保证润滑。
4 S$ n6 V2 [1 d% g/ O   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遇水不易乳化变质,适于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各种机械部件的润滑。7 M6 {) e3 d/ s" o/ e
   具有较短的纤维结构,有良好的剪断安定性和触变安定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防护性能。$ h6 w7 F" T3 ]+ W/ }5 ^  Q
   (2)钠基润滑脂,是由天然或合成脂肪酸钠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
9 a& Q& ^- x! ], {   具有较长纤维结构和良好的拉丝性,可以使用在振动较大、温度较高的滚动或滑动轴承上。尤其是适用于低速、高负荷机械的润滑。因其滴点较高,可在80%或高于此温度下较长时间内工作。
( Y. I, J" y( [: e: c3 v$ ?- E8 s   钠基润滑脂可以吸收水蒸气,延缓了水蒸气向金属表面的渗透。因此它有一定的防护性。
- ~) K  r  U/ U   (3)钙钠基润滑脂。具有钙基和钠基润滑脂的特点。1 }  M- W( M" E1 Z
   有钙基脂的抗水性,又有钠基脂的耐温性,滴点在120℃左右,使用温度范围为90~100℃。
3 D; H5 G4 k, [, u. Q# ]; r: M   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全性和泵输送性,可用于不太潮湿条件下的滚动轴承上。! w1 q9 }8 U, m5 {) s4 k0 b6 I( N1 h
   最常应用的是轴承脂和压延机润滑脂,可用于润滑中等负荷的电机,鼓风机、汽车底盘、轮毂等部位滚动轴承。- y, B. n/ ~" M8 ~; @* O0 y
   (4)锂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石油润滑油制成的,称为合成锂基润滑脂。/ o5 O4 j  ^+ J% b; h/ A
   因锂基润滑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被广泛地用于飞机、汽车、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滴点高于180℃,能长期在120℃左右环境下使用。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化学安定性和低温性,可用在高转速的机械轴承上。具有优良的抗水性,可使用在潮湿和与水接触的机械部件上。锂皂稠化能力较强,在润滑脂中添加极压、防锈等添加剂后,制成多效长寿命润滑脂,具有广泛用途。; t! ?4 Q: ]/ k% p9 [3 I
   (5)复合钙摹润滑脂。用脂肪酸钙皂和低分子酸钙盐制成的复合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耐温性好,润滑脂滴点高于180℃,使用温度可在150℃左右。
9 x( y9 i2 \; z" H   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具有较好的极压性,适用于较高温度和负荷较大的机械轴承润滑。复合钙基润滑脂表面易吸水硬化,影响它的使用性能。) R8 a' b' Q; H% x) W3 M
   (6)复合铝基润滑脂。是山硬脂酸和低分子有机酸(如苯甲酸)的复合铝皂稠化不同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固有良好的各种特性,适用于各种电机、交通运输、钢铁企业及其他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的润滑。只有短的纤维结构,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和泵送性.因其流动性好.适用于集中润滑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可以用于较潮湿或有水存在下的机械润滑。
  j. M# O' f. {/ e! k0 N   (7)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脂肪酸锂皂和低分子酸锂盐(如壬二酸,癸二酸,水杨酸和硼酸盐等)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共结晶.稠化不同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广泛应用于轧钢厂炉前辊道轴承,汽车轮轴承、重型机械、各种高沮抗磨轴承以及齿轮、涡轮、蜗杆等润滑。具有高的滴点,具有耐高温性;复合皂的纤维结构强度高,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有长的使用寿命;有良好的抗水淋特性,适于潮湿环境工作机械的润滑,如轧钢机械等。8 T) R9 f# B9 ~! s5 \& C
2)无机润滑脂( ?. y: @: r' J' s- A
   主要有膨润土润滑脂及硅胶润滑脂两类。表面改质的硅胶稠化甲基硅油制成的润滑脂,可用于电气绝缘及真空密封。膨润土润滑脂是由表面活性剂(如二甲基十八烷基苄基氯化铵或氨基酰胺)处理后的有机膨润土稠化不同粘度的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适用于汽车底盘、轮轴承及高温部位轴承的润滑,它具有以下特点。
1 i% N- W/ x" B8 t) v9 b5 b- A) _, Y   膨润土润滑脂没有滴点,它的耐温性能决定于表面活性剂和基础油的高温性能,它的低温性能决定于选用的基础油类型。稠化剂的用量对脂的低温性能也有影响。
9 k- j* z; j) ~* M   具有较好的胶体安定性,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随表而活性剂的类型而异。4 V. W3 f0 s* ~) L7 A1 F* t" x
   对金属表面的防腐蚀性稍差。因此,润滑脂中要添加防锈剂以改善这个性能。; y7 F5 H3 T1 X& q- _" V. k
3)有机润滑脂$ B, ]# [" @) @5 z
   各种有机化合物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润滑脂大都作特殊用途。如阴丹士林、酞菁恫稠化合成润滑油制成高温润滑脂可用于200~250℃工况;含氟稠化刑如聚四氟乙烯稠化氟碳化合物或全氟醚制成的润滑脂,可耐强氧化刑,作为特殊部件的润滑。又如聚脲润滑脂可用于抗辐射条件下的轴承润滑等。
$ S7 a  X" H5 q9 P7 Q   聚脲润滑脂是由聚脲稠化剂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耐高温性能好,在25~225℃宽温范围内脂的稠度变化不大,又由于稠化剂分子中不含金属离子,消除了高温下金属对润附油的催化作用,所以氧化安定性好;脲基脂在149℃,10.000r/min条件下,轴承运转寿命超过4000小时。聚脲脂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种广泛用途的产品,用于钢铁工业高洗部位的润滑,用于食品工业和电力、电子工业,以及长寿命的密封轴承的润滑。$ y6 h! Z) o  _, q
工程机械润滑脂的选择; q5 R: v+ |) P( L0 C- a
在强化学介质环境下,应选用如氟碳润滑脂这样的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油润滑脂。3 ^; y: j' h- o. d% p
(5)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供脂方式相适应
; u8 A. ~% w1 B: d& r- s属集中供脂时,应选择00~1号润滑脂;对于定期用脂枪、脂杯等加注脂的部位,应选择1~3号润滑脂;对于长期使用而不换脂的部位,应选用2号或3号润滑脂。( Y' i& X5 t7 ]1 K& a3 c$ M+ h
(6)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工作状态相适应
* r" a* U# X# C% n. D5 ]. q, y: D如在振动较大时,应用粘度高、粘附性和减振性好的脂,如高粘度环烷基或混合基润滑油稠化的复合皂基润滑脂。' v0 Y& m0 _; ]
(7)所选润滑脂应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3 M2 I0 o7 O- C2 K+ m+ r
对于润滑用的脂须按摩擦副的类型、工况、工作状态、环境条件和供脂方式等的不同而作具体选择;对于保护用的脂,应能有效地保护金属免受腐蚀,如保护与海水水接触的机件,应选择粘附能力强、抗水能力大的铝基润滑脂;一般保护用脂可选用固体烃稠化高粘度基础油制成的脂。对于密封用脂,应注意其抵抗被密封介质溶剂的性能。
6 N8 X; C8 K2 G' ~4 [4 W(8)所选润滑脂应尽量保证减少脂的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V6 L2 `" S+ v! Y
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锂基脂、复合皂基脂、聚脲脂等多效通用的润滑脂。这样,既减少了脂的品种,简化了脂的管理,且因多效脂使用寿命长而可降低用脂成本,减少维修费用。. w, z  Q  K: [0 e
润滑脂的正确使用- y) H, j0 t4 x8 i
(1)所加注的润滑量要适当
! \1 N! |4 |( [7 j: W' w* c+ Z" L( M7 X* \加脂量过大,会使摩擦力矩增大,温度升高,耗脂量增大;而加脂量过少,则不能获得可靠润滑而发生干摩擦。一般来讲,适宜的加脂量为轴承内总空隙体积的1/3~1/2。但根据具情况,有时则应在轴承边缘涂脂而实行空腔润滑。! i( R# i2 A2 z- H4 ]9 h9 D3 ^1 C
(2)注意防止不同种类、牌号及新旧润滑脂的混用
$ S4 p, ]( r$ x1 p0 e避免装脂容器和工具的交叉使用,否则,将对脂产生滴点下降,锥入度增大和机械安定性下降等不良影响。
  t; m) Y: |9 H& g3 F6 R7 k5 f(3)重视更换新脂工作
  `  N. A2 V5 s+ y由于润脂品种、质量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老设备改用新润滑脂时,应先经试验,试用后方可正式使用;在更换新脂时,应先清除废润滑脂,将部件清洗干净。在补加润滑脂时,应将废润脂挤出,在排脂口见到新润滑脂时为止。
5 ^& P5 J  {3 l: Y$ K- x(4)重视加注润滑脂过程的管理) h3 a' h! H3 k3 U2 Q! k6 u. J& E
在领取和加注润滑脂前,要严格注意容器和工具的清洁,设备上的供脂口应事先擦拭干净,严防机械杂质、尘埃和砂粒的混入。: l- t$ c0 O& D0 O6 V$ \8 Y
(5)注意季节用脂的及时更换
$ X7 Q% V7 W. u1 k% m: Z如设备所处环境的冬季和夏李和温差变化较大,如果夏季用了冬季的脂或者相反,结果都将适得其反。9 T/ I3 R1 Q' L5 }! X: z
(6)注意定期加换润滑脂
( v$ ]* |; r) `! W- a1 [; T润滑脂的加换时间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既要保证可靠的润滑又不至于引起脂的浪费。( X7 a9 |, X+ @1 B
(7)不要用木制或纸制容器包装润滑脂  D0 ]$ V8 w. x, @6 z9 P& v
防止失油变硬、混入水分或被污染变质,并且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3 o- ^' |3 m" n: [$ _8 z8 a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0 12:09 , Processed in 0.1600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