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2|回复: 0

浸渗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浸渗工艺
9 S( }9 q' y% `& y3 Q工件浸渗工艺分为前处理、浸渗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x- q8 W% y1 [7 L4 ?1 V) b- U
1-1、前处理
$ M, N/ W7 d+ h前处理工艺包括清洗和干燥等工序。/ s5 Q1 ^& h0 l! E5 k1 G" V
1-2、浸渗处理
* F' C3 n8 k9 {% M% K6 q4 I浸渗处理工艺包括工件抽真空、负压吸入浸渗剂、加压推出浸渗剂、常压取出工件等工序。
; Y" x/ r' H" Q5 A* B1-3、后处理
+ j% Y  {# J7 T后处理工艺包括漂洗、钝化、晾干和热固化、试压等工序。
, H# G$ n& e: j& Y注:浸渗处理后工件应进行泵压试验,如有泄露可进行第二、第三次浸渗处理,对三次浸渗后仍泄露的工件则作报废处理。3 L% a8 I5 p# W1 O& L* W8 @
二、浸渗流程图:9 X" F) Z" ]# {/ W7 L7 d
0904192114522839.bmp
4 i7 Z( S/ s. I1 \) R  B/ `+ a三、详细的操作过程
4 n& J3 H; c! La、浸渗预处理:3 Z2 L1 L/ N) G" b% B! p1 @6 ?
铸件最好在抛光加工后进行,粉末冶金最好烧结后进行,零件如有油污可用前处理设备脱脂,清洗脂,清洗,烘干。8 Z6 ^, ?0 ^, h9 d. H
b、浸渗:
" G; l, @7 Q- R/ o# B3 f==把装有零件的浸渗篮放入浸渗罐中。0 f. ?2 ?/ @8 A  l5 ^- M
==干真空处理:开动真空泵,真空压力在0.09mpa以上,用真空把零件微孔或裂纹内的空气(或水、油等)抽出,抽真空时间为10分钟。) e$ P: v' E" j" t
==湿真空处理:用真空把胶液吸进浸渗罐内,胶液的液面高出浸渗篮中零件50-80mm为准,继续抽真空15分钟,然后缓慢卸下至常压,浸泡数分钟。) f; {8 S& |4 I
==特殊情况,如采用高粘度密封剂或者工件体积、厚度较大等,则开启空压机,用压缩空气把胶液压入零件中的微孔或裂纹内,压缩空气压力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压缩空气压力在0.4mpa即可,时间为10分钟。但对大多数用户,可取消加压工序,只采用干真空--湿真空浸渗是迄今最有效的方法。压力浸渗后开启输胶液管道阀门,通过压力把浸渗罐中的胶液压回储胶罐内,卸压。
% F7 W% \: Z7 J; Q4 ec、沥干及甩干:
6 X  t' f5 F: o2 m9 _+ P==浸渗完毕,打开浸渗罐的盖子,用吊钩把浸渗篮吊离胶液(篮底离开胶液表面),让浸渗篮及其内装零件表面粘附液滴干或甩干,放入甩干机,将胶液甩干,然后把浸渗篮移至洗涤罐中。- n2 j7 J# S. D; V1 k
d、洗涤:
8 `1 y1 w% P7 X9 {  J# [. p$ M4 j1 o==洗涤罐中放入能渗过浸渗篮的水。为了能洗涤干净零件的胶液,浸渗篮上下抖动5次或左右摇摆、增加零件表面与水的摩擦,让零件表面多余的胶液溶于水中。洗涤时间为1分钟。洗涤的水集中,经过处理后排出。洗涤次数2次。个别结构特殊的零件,最好再用喷水枪冲洗内孔等部位。7 b' i) U7 V3 h- J+ d0 w
e、固化:
9 {( D8 H$ B0 A==将洗涤后的零件放入热水固化槽内,恒温90°C固化时间20分钟。
6 @4 l1 z( e$ O) yf、试压:
5 e  W$ H4 [2 H" I- }' r! z==固化后的零件放进试压机试压或装配后试压。试压的压力高低,根据零件的使用压力而定。3 [: G! t, I. ]. L: p* i6 E# K5 l
备注:用于粉末冶金件上有密集较大砂孔的零件,可能有少量零件密封失败,对这种情况建议用户先提供试件,由本厂进行浸渗合格率评估,确保密封成功率在98%以上,再采用本工艺。【MechNet】
# O: W8 |, h: C文章关键词: 浸渗工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14 21:25 , Processed in 0.1952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