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回复: 0

印制板化学镀铜的活化液性能分析与比较(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前言9 m. v, a0 P- W4 J
  非金属化学镀铜之前,需将基体进行活化处理。表面均匀地活化是得到均匀的化学镀铜和均匀电镀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印制板加成法中,化学镀铜是一个关键工艺。而化学镀铜前的活化处理又是保证化学镀铜层质量的关键。8 K% F, E6 C& p/ L3 W
  最早使用的化学镀铜前活化处理工艺是敏化、活化两步法,即先使用SnCl2溶液敏化处理,使非金属表面吸附的Sn2+离子在银氨溶液或PdCl2溶液中进行活化,在非金属表面形成具有催化作用的贵金属微粒[1.2],然后进行化学镀铜,这是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此工艺对印制板孔金属化存在着与铜箔粘合性能差等缺点,主要是铜箔与PdCl2和AgNO3活化液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Pd或Ag层使化学镀铜层与基体铜箔结合力下降。: c3 k; q. x% H8 J+ h
  从60年代开始,国外印制板孔金属化工艺采用敏化—活化工艺合而为一的胶体钯活化工艺。70年代初,国内有些研究所开始进行研制,而后推广应用于生产中[3]。这种胶体钯活化液主要以浓盐酸和Sn2+为稳定剂,一般称为盐酸—胶体钯活比液或高酸基型胶体钯。其优点是提高了原基体铜和化学镀铜层之间的结合力。改变了以前敏化、活化处理后在基板上置换的一层贵金属钯催化层,从而提高了基体铜层和化学镀铜层的结合力。该活化液尽管在生产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但仍具有下述缺点:
. L, I0 `6 p; s- `# S# E2 ]2 y  以酸为基的胶体钯,在配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盐酸,操作环境恶劣,存在环境保护问题。胶体钯的稳定性由大量C1-的存在而起作用。随着盐酸的挥发,溶液中Cl-减少,且在酸性介质中Sn2+氧化速率较快,而使该胶体钯溶液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T6 G) G2 o8 \
  在孔金属化过程中,由于孔壁露出,较浓的盐酸对孔壁树脂有一定浸蚀作用。造成基体材料的结合力下降。以盐为基的胶体钯活化液无上述缺点,且较盐酸—胶体钯活化液易配制,同时钯的用量也适当地减少,最低可达到以酸为基体体钯活化液钯含量的l/10,而活性不减。这种活化液以NaCl为稳定剂,可称之为氯化钠—胶体钯或低酸基胶体钯。该活化液的优点在于:盐酸含量低。盐酸在此活化液中仅仅只是溶解Pd2+,而不象在盐酸—胶体钯溶液中盐酸作为稳定剂之一,其盐酸含量仅为高酸基胶体钯活化液的几十分之一。节省了原材料,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活化液以大量NaCl中的Cl-使这种新型胶体钯溶液保持稳定,而不同于盐酸。体钯活化液中大量加入盐酸及Sn2+来保持胶体钯溶液稳定。
  Z/ r; W9 y7 P  我们做了以上两种活化液的比较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盐基—胶体钯活化液配制方法简单,且两者活性相当。此外,还做了离子钯活化液的对比实验。因离子钯活化液的最大缺点是极易产生置换,这不仅浪费了大量PdCl2,而且使铜表面所沉积的化学镀铜层结合不牢。在实际生产中,大多用氯比钠—胶体钯活化液。但因Pd是贵金属,寻求一种价廉,且活性好的活化液一直是受人重视一个课题。近年来,国外有关于胶体铜活化液的报道,且已实现了商品化。国内也已研究成功一种代银活化剂,也已有商品供应。8 B, Z' H4 Q5 h2 I
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6 20:57 , Processed in 0.1008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