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3|回复: 0

轴承产品的包装要点(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8)增加“销售包装”
% y$ O: y+ @' Q  近几年,许多轴承厂为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除运输包装外,也进行销售包装。包装容器外形美观,制作精良,便于携带、使用有较好的装潢设计,以促销并增加产品附加值。这部分的具体要求按GB/T 12123《销售包装设计程序》的规定。$ R  D; y7 ?) |; b+ {+ O, Q2 L
  (9)增加对“其他新材料”的要求
* b+ d! ]% w. x7 K- a1 C$ I5 b1 @  虽然我国轴承行业的外包装材料主要还是木箱和纸箱,但是近年来,钙塑瓦楞箱、金属容器和塑料包装(热收缩包装膜)也有使用。但新的材料一定要经过试验验证,应确保包装箱的强度并符合储运和装卸要求。
) \: D9 d0 w2 |# L6 R  2 JB/T 4036-2004. ~* A) s( B+ K, d2 i0 b
  该标准是对JB/T 4036—1993《滚动轴承 运输用托盘和大木箱》的修订。1993版标准实施以来,促进了轴承产品实现集装化运输,该标准也已成为各轴承制造公司(厂)轴承储运包装的指导性标准。+ B( _& ?5 K* c3 `
  该标准除了按GB/T 1.1-2000的要求进行了标准格式和编辑性修改外,还做了以下修订:
( b" i; F5 P, Y. ?5 V  (1)修改部分术语8 ~9 V  y$ u2 K. y2 i
  按照新的术语标准GB/T 3716-2000《托盘 术语》,将“双入口平托盘”和“四入口平托盘”分别改为“双向进叉平托盘”和“四向进叉平托盘”。
! p: v! X, c; f1 i  (2)取消托盘和盖盘的外部尺寸1 G" G3 ~3 }8 V  q$ Z
  现在已经有了专门规定托盘外部尺寸的标准GB/T 2934—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 主要尺寸及公差》,托盘的外部尺寸可以直接从其中选取标准的外部尺寸,也可以选用其他非标准尺寸;盖盘的尺寸可根据托盘包装件的承载面积,由托盘的使用单位自行确定。
9 T% _# O; H9 i; S; _8 ~" D! L" S  (3)改进四向进叉平托盘的结构
7 R9 ^2 ^# {- C( E7 F! J  原标准中的四向进叉平托盘虽然也可以四向进叉,但非载货面的纵横铺板是采用错口接缝相连接的,销板的权厚较厚,浪费了原材料也加大了加工难度。国外的许多客户,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客户,他们都要求储运轴承采用该标准图3的托盘结构。- E9 f! ]8 ?2 Y) ?7 |
  (4)托盘材料取消了菱镁砼,增为了塑料5 B2 M4 C* R& Q
  菱镁砼包装箱制造工艺复杂,价格高,箱体自重大,移动不方便,该种包装箱也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用户不易对其进行处理,属干淘汰的包装用材。# c- n7 G; a, U
  塑料是一种新兴的包装材料,使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可以代替木材,以解决我国有限的木材资源问题。! I4 R$ d- o4 v5 K2 o
  (5)增加用聚乙烯热收缩膜或拉伸膜缠绕包装的方法# d9 Y  ~- Z7 p8 `
  以往在托盘上摆放上包装件和盖盘,打上钢条捆扎带后,为确保包装件防雨、防尘,用塑料罩把托盘包装件盖住。这种传统的包装方法比较简易,易于实现,但包装件不美观,塑料罩只能起到防雨、防尘的作用。从1998年起,各大轴承厂已经陆续开始采用国外的一种包装方法:利用缠绕机,将聚乙烯拉伸薄膜对托盘包装件进行缠绕包装。缠绕机结构简单,可购买也可自制,聚乙烯拉伸薄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厚度,缠绕的层数也可自行选择。这种缠绕方法不仅起到了塑料罩防雨、防尘的作用,还能使托盘包装件成为一个整体,使包装件固定在托盘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 {# S; Y* L; ~8 F7 x' D1 X  (6)去掉大木箱中的三角木楞9 @+ e- @) w3 g/ T6 d( I9 d
  大木箱四个角的三角木楞起到加固木箱的作用,它使木箱更加牢固。但这不仅增加了木箱的用材量,提高了木箱的成本,而目三角木楞在木箱内占有一定的重量和空间,特别对载运纸盒的数量影响很大,使储运成本增加。去掉三角木楞,其他方面按要求正常加工,完全可以保证木箱的强度。- J- j$ t! [* ^) q- K- A$ b
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3 13:21 , Processed in 0.1354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