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8|回复: 0

套圈断裂的原因与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套圈断裂是困扰轴承质量的问题之一,而缺陷断裂是套圈断裂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原材料自身问题或生产操作不当,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现结合实际浅析如下。
7 b2 P! i) e1 F( I+ \# ^  一、原材料* K. t3 |1 A- f
  原材料夹杂、疏松、脆性元素偏析或碳化物液析、网状、带状、不幸免匀偏聚等缺陷在加工中不被消除或改善时,都会造成应力集中,削弱套圈基本强度,成为裂纹源。预防措施是坚持主渠道供货,尽量采购质量稳定可靠的钢材,加强对购进钢材的入库检查,从源头把好关。" h$ T9 j; ~; F
  二、生产与设备( L' ]' N3 W9 |- O3 u6 P* C& j
  1.锻造:锻造过程中若产生过烧、过热、内裂成网状碳化物等都会降低套圈的韧性和强度。所以必须始终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循环加热和锻后散热条件(如喷雾冷却)等,特别是地较大品种套圈终锻后,温度在700℃以上的,不得堆积摆放。
& W! o2 ]+ ?- d3 V  2.热处理:对热处理设备密切监控是车间一项重要工作。7 {) a9 H/ z5 @" e+ E/ Q2 D, r  o
  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对仪表、热电偶等重要温控器具须密切监控,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对误差超标的要及时更换,严禁带病运行。( V+ G+ M8 Z* H4 k$ X! C5 @2 V
  监测数据的记录。必须恢复各热处理设备的温度记录装置,以便对设备工作全过程(夜班为重点)实施有效监控,使热处理质量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杜绝虚假记录和随意性,同时为ISO9000质量体系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
5 l. D$ G2 ]' _8 c! C  淬火冷却条件。为解决中大型品种轴承套圈软点等缺陷,应测定淬火油的成分和性能,不合要求的要预以更换,以快速淬火油替代,以增强淬火介质淬透能力,改善淬火冷却条件。' ]" c% C9 r' D2 u" p. `
  严格回火工艺。针对断裂现象发生较多的品种,在其套圈粗磨后进行二次回火,这样既可进一步稳定套圈的组织和尺寸,又可减低磨削应力,改善磨削变质层性能。近期已对22328/02及22236/02两个品种实行二次回火工艺,有待售后跟踪反馈验证。
! H6 B7 I+ ^, f0 M  3.磨削工序的监控。成品轴承套圈不允许有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存在,特别是内圈改锥度的配合面上不得有烧伤。套圈若酸洗后应进行全检,剔出烧伤产品,严重烧伤的不能返修或返修不合格的应予报废,不允许有磨削烧伤的套圈进入装配工序。- h2 d) D8 t( o7 V
  4.标识管理,钢材入库后到套圈磨削前,各工序必须严格管理,严格区分GCr15和GCr15SiMn两种不同材质材料和产品。
& G4 s" [3 }' U/ F# E4 o  三、套圈过载断裂和疲劳断裂的可能性同时存在,特别是服役条件差的轴承(如22328等)。对套圈断裂现象的研究,不仅要从材料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这些角度去考虑,还要对轴承零件的结构尺寸、加工测量手段、加工工艺、轴承服役条件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 S0 v8 f3 d! s  1.轴承结构和服役条件。不同的结构适合不同的服役条件;轴承零件结构不同,其加工工艺就不尽相同,也就影响到其质量。因此我们应开发新结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服役条件,并可在轴承使用说明上注明其适合的服役条件或性能,以方便客户的选择。" c5 p' E+ J! ^0 {
  2.加强工艺研究,改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质量,减少加工中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如在热处理上,对较大品种内外圈,尽量用中下限淬火加热温度,适度延长保温时间来提高合金化浓度,增加马氏体的断裂强度,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较高的回火温度以增强工件的冲击韧性。# J7 z2 x) q. I
  3.改进加工监测手段,促进加工质量的改进。如改进流通道曲率位置的监测,提高轴承装配后的整体性能,改善轴承工作状况。
/ U8 w2 b$ @; r0 u0 X% _* R$ S8 T& ~文章关键词: 套圈断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1-17 01:34 , Processed in 0.1763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