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8|回复: 0

[资料] 活塞外圆数控车削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y(s)4 S7 P0 x4 |; q/ K( F" k: b$ h
=
3 |. I  s1 h' I; o, u( d; Zk3 Q4 W- Y2 R( W; V/ C
u(s)  E' T* r" H# A/ G8 y
T2s2+2Tzs+1$ o- {. s. O' R0 G0 W
式中:u为加在控制端的输入电压,y为直线轴的位移,k为静刚度,T为时间常数,Z为阻尼比。对直线轴的机械结构进行精细设计,合理选择伺服部件的静刚度和运动部分的质量,可以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时间常数T和静刚度k。由于阻尼系数的动态性能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如果z过小,则其阶跃响应振荡次数多,超调量大,影响工件的轮廓度和表面粗糙度。机械部件调整阻尼比难于实现,我们通过在直线轴的运动件上安装速度传感器,由电子线路为系统提供适当的阻尼比。这样不仅容易实现,而且调整范围宽,阻尼比稳定,调整方法简单。
) J: J" h5 Z% g2 @# d解决光电隔离的时间延迟与高控制频率间的矛盾 由于数控系统要工作在工业生产线上,我们对所有输入输出信号都进行了光电隔离。但由于系统控制频率高,简单地采用普通光电隔离器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我们采用了脉冲展宽(通过74LS221)、高速光耦(6N137)、时间片复用、可重入中断处理程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对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0 X1 i0 ]& ?' }# j7 ~) g 20082416200.jpg
; s1 B; l+ ~' h! J& f2 }' K& D图1 系统硬件结构$ W" D7 p$ D3 s
2 系统的硬件结构$ n/ Q8 p4 X* @, O* X* K( j, o
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486以上工业控制机,通过带8路中断的32路数字量输入和32路数字量输出接口板,完成对机床操作面板和机床工作状态的监测与控制:通过4路D/A板和数字量接口板完成对直线轴、主轴变频器和伺服轴的控制:通过3路定时器板完成系统的各种定时。图中主轴的转速控制可为变频调速、双速电动机、普通电动机加手柄变速等:X伺服轴可有可无,无X轴时由手柄调整:Z轴可为交流或直流伺服、步进电动机、普通交流电动机等。硬件系统的配置情况,包括脉冲当量、加减速时间、插补允差、控制方式、机床操作面板的信号分配情况和信号的有效极性等,可通过系统的配置文件进行调整,系统根据配置文件决定对各个轴的控制方式并完成控制过程。系统配置时应使各部件在失电、断开、失效时提供给控制机的输入信号为无效状态。
2 q, |4 V  Y7 C+ A$ ]) r 20082416216.jpg + T* S' {8 U8 g2 U) t
图2 系统硬件结构' |/ y3 x2 }5 P) L  Q
3 系统的软件结构- ]! @/ ?& p; @$ A
系统的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控制软件运行于保护模式,用PASCAL、汇编和C语言混合编制,多窗口交互式工作方式。在平时进行加工时,既可用键盘操作,也可用机床操作面板操作。用户界面为汉字界面,而目前的大多数汉字系统都采用了直接写屏技术,直接写屏的刷新由中断级别最高的1NT8完成。屏幕刷新时间需要数百微秒,这对控制的实时性要求为数十微秒的系统是不能允许的。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对1NT8进行屏蔽或替换,取消汉字系统的动态刷新,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 t1 s3 J# k. L+ Q  z: Q; }" I图2中,通用数控模块当具有X轴时使用X、Z轴插补,当不具备X轴时使用Z轴运行监测:直线轴控制是建立在通用数控和主轴转角监测之上的:加工控制中具备机床操作面板和系统工作状况监测:开机后30s如不进行键盘操作则直接进入加工控制:初始化后左边的一系列模块间的关系为平行并列关系,可并行或串行运行:右边一系列模块和加工控制模块间的关系为互斥关系,不能同时运行,它们之间通过键盘进行转换:在不加工环槽或储油槽时,数控程序输入模块被加工参数填表输入模块所替代,以降低对用户技术水平的要求:DOS外壳便于用户运行一些实用的DOS命令:系统诊断为系统的维修和调试而设。% n7 I0 h9 T# m
文章关键词: 数控车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2-24 00:46 , Processed in 0.1488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