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7|回复: 0

阀型避雷器的安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阀型避雷器
  Z, e/ L, b1 }+ Z" h+ C- H" u7 C  阀型避雷器最基本的构造元件是火花间隙(简称间隙)和非线性工作电阻片(简称阀片),它们串联叠装在密封的瓷套管内。当电力系统出现危险的过电压时,间隙很快被击穿,冲击电流通过阀片流入大地。当线路上的过电压消除之后,火花间隙将工频续流迅速切断(火花间隙不会被正常的工频电压击穿),使线路与大地保持绝缘,恢复正常的运行。
# X$ ^, f2 G1 i' h" M7 W# k; @  根据结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阀型避雷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号:
7 Q  \$ g0 J5 s0 }; o( _3 _, t  (1)FS型避雷器。这是一种普通阀式避雷器,结构较为简单,保护性能一般,价格低廉,一般用来保护10kV及以下的配电设备。如配电变压器、柱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电缆头等。, N7 P# m% u9 J  u! H) Q4 W
  (2)FZ型避雷器。这种避雷器在火花间隙旁并联有分路电阻,保护性能好。主要用于3~220kV电气设备的保护。- Z* O4 C) A. Y3 M7 h1 f2 L( W
  (3)FCD型避雷器。这是一种磁吹式阀型避雷器,火花间隙不但有分路电阻,还有分路电容,保护性能较为理想,主要用于旋转电机的保护。
- Y. w6 |/ N7 R: a+ n8 O( `. N  (4)FCD型避雷器。也是一种磁吹式阀型避雷器,电气性能更好,专用于变电所高压电气设备的保护。. [. A8 N" l$ p
  2阀型避雷器的安装
7 s3 G9 y5 A- j2 O: s5 U( e  (1)新装避雷器,首先应检查其电压等级是否与被保护设备相符。) S: X7 o6 G, |+ |
  (2)新装和复装(无雷期退出运行)前,必须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及绝缘电阻的测定,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能使用。
9 }5 @/ U8 S+ F  (3)安装前,应检查避雷器是否完好。其瓷件应无裂纹、无破损;密封应完好,各节的连接应紧密进口泵;金属接触的表面应清除氧化层、污垢及异物,保护清洁。% \# [. E: F0 ~4 A4 {
  (4)安装时的线间距离应符合规定:3kV时46cm;6kV时69cm;10kV时80cm。水平距离均应在40cm以上。
1 C; c2 O/ j+ t/ C9 q% i) E  (5)避雷器应对支持物保持垂直,固定要牢靠,引线连接要可靠。) [7 y& u  i( s/ |2 I4 n
  (6)避雷器的上、下引线要尽可能短而直,不允许中间有接头。其截面不应小于规定值,铝线不小于25mm2,铜线不小于16mm2。
5 e; l9 |$ ~+ s7 `4 Y9 T+ u) s- I  (7)避雷器的安装位置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应越近越好,对3~10kV电气设备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 Y1 u- G, O0 Y. @/ Z5 c% j  阀型避雷器在安装前,应做简单的现场试验,可用2500V及以上的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对配电线路常用的FS型避雷器,其绝缘电阻一般应大于2000MΩ,每次测量,应做好记录建卡工作,以便掌握其绝缘电阻有无大的变化,若绝缘电阻值与上次比较下降幅度很大,说明有可能是密封老化致使受潮或火花间隙短路造成。) r1 z  z5 N+ u5 \/ y
  3阀型避雷器的巡视检查% o( J' a) w, R: |& I& A/ t
  (1)瓷套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裂纹及闪络痕迹,表面有无严重污秽。
) ~3 Z2 r) t- Q5 p+ h8 J  (2)引线有无松动及烧伤现象或机械损伤情况。
# q, x# ~1 G) [* D3 l. M  (3)上帽引线处密封是否正常,有无进水现象。
- C+ z$ h1 ]- H3 r6 X/ W  (4)瓷套与法兰处的水泥接缝及油漆是否完好。
: C% Y- C5 }* @  (5)听一听避雷器内部有无声响。6 Z* o6 I# j% M% A) o" K# \
文章关键词: 阀型避雷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4 08:49 , Processed in 0.1878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