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9|回复: 0

特色齿轮泵 输送液体不怕“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特色齿轮泵输送液体不怕“粘”:齿轮泵用于输送粘性较大的液体,如润滑油和燃烧油,不宜输送粘性较低的液体(例如水和汽油等),不宜输送含有颗粒杂质的液体(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可作为润滑系统油泵和液压系统油泵,广泛用于发动机、汽轮机、离心压缩机、机床以及其他设备。齿轮泵工艺要求高,不易获得精确的匹配。下面向大家介绍几款有特色的齿轮泵产品。
$ ~2 W: u+ Q& ~# C# v* K: o" o一、NBX系列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一种设计新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液压动力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噪音低、寿命长、污染敏感性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塑料机械、冶金机械、电站辅机、石油化工机械、食品包装机械、精密机床、通用机床等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技术创新特点:
% d& h+ o  T% ~2 K! d3 E* m2 T1、特殊的齿形:NBX泵的外齿轮廓是直线、内齿圈是直线的共轭线
: [6 w) R3 X$ n& r9 k7 W+ K2、双级加压:NBX泵采用双级加压结构,不增加主轴载荷,提高泵的输出压力,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 i/ o) g' ?/ c# }+ u3、液体动静压轴承:NBX泵没有轴向载荷,齿圈和泵壳之间的轴向间隙很小,其间充满油,形成一个动静压轴承。
3 z# e- w3 S" p$ {- z$ Z% ^4、模块化设计:NBX泵主要零件标准化程度高,适合于先进的模块化设计。' p% p! e! [- V/ l
5、采用直齿共轭啮合原理,齿轮齿形采用直线,并建立最佳齿形角,齿圈的齿形采用直线共轭线,使之啮合后无困油区,从而达到工作稳、准、高、容积效率提升,噪音低的理想效果。$ n9 D8 X  }  E3 Z7 c2 l
二、齿轮泵KCB-7600恒盛:本系列齿轮泵主要有齿轮、轴、泵体、安全阀、轴端密封所组成。齿轮经热处理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与轴一同安装在可更换的轴套内运转。泵内全部零件的润滑均在泵工作时利用输出介质而自动达到。  泵内有设计合理的泄油和回油槽,是齿轮在工作中承受的扭矩力最小,因此轴承负荷小,磨损小,泵效率高。  泵设有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的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除压力的1.5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外调整。但注意本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的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从主轴外伸端向泵看,为顺时针旋转。
# X8 |+ D4 X5 A# W6 o0 i# F) w三、CBQ系列齿轮泵:CBQ系列齿轮泵是高性能齿轮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工作可靠、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地应用在工程机械等设备上。9 X! N+ _* K. h* R0 b$ Y
四、ROTAN内齿轮泵:ROTAN内齿轮泵提供了有利的流动条件,因为流向的改变只需对泵稍作调整。这意味着可以提供超强的自吸能力和平稳地输送性,同时可以输送高粘度介质。◆适用范围7 u0 B6 R9 x: g* s, J7 a" \+ t! A0 n: G
五、BCB系列摆线内啮合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无腐蚀性、温度不高于150℃,粘度为5—1500cst的润滑油或其它性质类似液体。
& e5 H3 x8 M2 @( }2 d7 u8 E◆用途:在输油系统中可作传输、增压泵。
' n7 h2 m0 K  z7 ^; W, \  h在燃油系统中可作输送、加压、喷射的燃油泵。一切工作领域中,均可作润滑油泵用。
6 R+ r8 U" d/ h2 S◆结构类型:. c1 [' e- A3 G) D* v' e
1、本系列齿轮泵主要有齿轮、轴、泵体、泵盖、轴端密封等部件组成,以摆线圆弧作为齿轮形。用耐磨粉末冶金材料压制而成。它的结构紧凑,运转平稳、效率高、寿命长。
8 `8 C) z9 H9 z# r2、轴端;采用本公司研制的专利密封技术(外装波纹管机械密封)专利号(ZL200520118516.2),在使用当中无任何泄漏,保质期:1-3年,【中间无需任何维修】。2 [0 S3 ~% w' O& [. P
文章关键词: 特色;齿轮泵;输送液体;不怕“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4 05:46 , Processed in 0.3404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