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1|回复: 0

聚偏氯乙烯成膜用塑料助剂的种类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聚偏氯乙烯( PVDC) , 由于其单体中的二个氯原子的对称性及极强的极性, 使其均聚物具有高的结晶度,使气体在其中的溶解度低,扩散慢, 从而对氧、水及水蒸汽的阻隔性好。此外, 由于含氯量高, 它还具有阻燃性、耐腐蚀性及抗生物降解性好的优点, 因此, PVDC 膜现被广泛用作包装材料和防护面料。但是偏氯乙烯分子中二个对称氯原子对热极不稳定, 只能在100 ℃下使用, 加热到125 ℃时就放出HCl , 形成共轭双键, 使聚合物变成黄色或棕色,最后变成黑色。8 T5 j" G2 p3 D. }) H2 l% B7 `( s- X( w
为了提高PVDC 的热稳定性、改善加工性和使用性能, 通常在加工前直接向PVDC中加入多种助剂。用于成膜的常用助剂有增塑剂、稳定剂等。7 o* V4 |1 j. T& |, I; Q; Y: u6 Z
1 增塑剂
% j+ c4 s# |! }: B+ `7 V6 _PVDC 成膜时常用的增塑剂有癸二酸二丁酯(DBS) 、癸二酸二辛酯(DOS) 、己二酸二辛酯(DOA) 、柠檬酸三丁酯( TBC) 、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 。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分子间力, 以便于塑化。在选用时主要是要求其与树脂相容性好及符合食品卫生的需要。不同的增塑剂有着不同的特性,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常用两种不同增塑剂并用, 以互相取长补短, 满足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能的要求,其加入量一般为5~7phr ,增塑剂加入量如偏低, 会产生反增塑效应, 使它呈刚性; 加入量偏多, 则使制品的阻隔性和机械性大为降低。; A# s6 p/ ]& g7 P( A0 s
2 稳定剂8 D% ?1 ?% p7 B5 G1 m
PVDC 在成膜时通常加入一些具有热稳定作用的环氧化合物, 如环氧大豆油( ESO) 、环氧亚麻油( ESL) 等。作为热稳定剂,这些环氧化合物分子中的环氧结构能与HCl 作用, 阻止或延缓受热分解, 并有明显的增塑作用。: y- o. V& I5 _( @
环氧化合物的加入量一般为0. 5~2. 5phr ,用量过多,容易迁移到薄膜表面,造成薄膜发粘, 影响成膜性。也可以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热稳定剂。$ `& G7 E7 ]- x: f3 I, B/ U5 _
3 润滑剂
  I9 I1 {% I! n$ K( a8 z2 n润滑剂的作用是成膜时减少PVDC 树脂与挤出机料筒、螺杆之间因机械剪切力产生的相互摩擦, 减少螺杆与模头中停滞的PVDC 物料, 有效地防止热分解, 有利于薄膜成膜率的提高, 同时还使薄膜表面有光泽度。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的金属盐、硬脂酸甘油脂类、硬脂酸酰胺等, 一般的加入量为011~1phr ,润滑剂用量过多会影响薄膜的自粘性。. O$ o& a  K; f" B2 f1 w
4 无机填充剂0 m0 [* k/ p6 p" o
PVDC 成膜时通常还须少量加入无机填充剂,常用的有碳酸钙、滑石粉、氧化镁、高岭土、氢氧化钙、二氧化钛等。填充剂的加入除了可以调节不同的阻隔性能之外,还可以改善加工性能和薄膜的机械性能。如改善薄膜的印刷性和表面的光滑性时, 添加量一般为0101~3phr , 以不损失薄膜透明度为准。此外, 二氧化钛的加入, 可以防止因树脂热分解导致薄膜产生气泡、白点,同时也不影响薄膜的阻隔性。氧化镁的加入, 还可在较高温度下成膜, 可使分子量分布较宽的PVDC 树脂有较大的挤出速率。另外, 滑石粉的加入则可以起到成核剂的作用,加快结晶速度。
5 K; H: X1 F4 {; ^9 O* L/ u5 W5 w5 \5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4 v  T7 @( o4 z  C& q. Z& \
虽然PVDC 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 但在树脂的加工性能、热稳定性和薄膜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缺陷, 为了更好地提高某个性能或适应某些专门的用途,除添加常用的、分子量小的助剂之外, 还常根据需要添加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共混来改善其性能。
# x" n1 A( c5 _% r  ?511 提高热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o% y! d) U3 Z7 U' h0 X
PVDC 由于本身的热稳定性差, 容易分解, 使加工性能变差。为了提高加工性能就必须提高热稳定性。为此而需加入的改性剂有: 乙烯烷烃类共聚物的弹性体或橡胶体, 加入量为2 %~20 %; 醋酸乙烯含量5 %~18 % , 熔融流量为011~110dg/ min 的EVA共聚物,加入量5 %~40 %。用于提高树脂加工性的改性剂有:苯乙烯的共聚物、偏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此外, 也可以将不同分子量的偏氯乙烯与氯乙烯共聚树脂等共混[16 ] , 如采用偏氯乙烯聚合物100phr、苯乙烯含量> 20%的软化温度为50~180 ℃的聚合物0101~5phr、增塑剂或稳定剂0. 1~3phr 的配方, 能得到阻隔性高、加工性能好的组成物。而一种分子量为50000~300000 的PVDC树脂和另一种分子量≥5000 的PVDC 树脂共混,可得到加工性能优异的共聚物。
2 V* x' Y) A. b. j0 S512 提高薄膜强度
0 ], B' I9 r, {! h用于提高薄膜强度的共混改性剂有苯乙烯的共聚物,如苯乙烯- 异丁烯、苯乙烯- 丙烯腈、苯乙烯- 丙烯酸甲酯、苯乙烯- 丁二烯等;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 醋酸乙烯、聚酰胺、接枝的丙烯酸酯等共聚物或这些弹性体等。如聚酰胺的加入可提高低温下的抗冲击强度并且有较高的阻隔性能。- f# V! u& _( l* o
513 提高薄膜的柔软性& w& r( Z/ F" u+ a  _4 b$ ]8 g
PVDC 薄膜本身柔软性差, 添加普通的增塑剂虽然能得以改善, 但由于成膜过程中增塑剂的迁移, 不宜采用高频热封等特殊热封。若采用10 %~15 %的乙烯- 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 则可使薄膜具有柔软性、耐寒性、热封性及阻隔性,并改善了加工性能。
) Q7 t9 X/ M# G3 x7 B513 提高薄膜的透明性
' o/ j) m" L% i" k. J" v( N" v  C  U4 X采用氯化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其含氯量为1 %~50 % , 用量为1 %~40 %; 或用氯化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 %~40 %与PVDC 共混; 或用二种不同分子量的PVDC 共混可制得具有透明度高的薄膜。
/ E+ a7 I4 o4 W0 [514 提高薄膜的自粘性和粘结性
+ e- u5 X% T8 y0 H提高PVDC 薄膜的自粘性和粘结性, 加入液体的增塑剂(如柠檬酸酯) 虽可以提高自粘性和粘结性, 还可同时当增塑剂使用。但液体的增塑剂在PVDC 中的溶解度有限, 常要迁移到薄膜表面, 甚至转移到器皿上。用这种方法虽然有时能增加薄膜的自粘性和粘结性, 但还存在膜与膜之间粘连的问题。如采用乙烯含量为50 %~ 65 % 、分子量1000~4000 的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添加量为011 %~70 % , 并可以与增塑剂一起并用。
7 V, {) r+ t$ O文章关键词: 塑料 助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3 17:03 , Processed in 0.1411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