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0|回复: 0

电动机常见机械故障维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定、转子铁芯故障检修3 N' _& K1 @. D/ ^; y
定、转子都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电动机的磁路部分。定、转子铁芯的损坏和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 J% s% h5 X5 r2 z2 {8 v①轴承过度磨损或装配不良,造成定、转子相擦,使铁芯表面损伤,进而造成硅钢片间短路,电动机铁损增加,使电动机温升过高。这时应用细锉等工具去除毛刺,消除硅钢片短接,清理干净后涂上绝缘漆,并加热烘干。
6 @: O7 `5 c! E- z5 m& M! c②拆除旧绕组时用力过大,使盗槽歪斜和向外张开。此时应用尖嘴钳、木榔头等工具予以修整,使齿糟复位,并在不好复位的有缝隙的硅钢片间加入青壳纸、胶木板等硬质绝缘材料。$ [* y5 ~7 x6 k4 v
③因受潮等原因造成铁芯表面锈蚀。此时需用砂纸打磨干净,清理后涂上绝缘漆。$ G; k  c7 F. U9 ^, {
④围绕组接地产生高热烧毁铁芯糟或齿部。可用凿子或刮刀等工具将熔积物剔除干净,涂上绝缘漆烘干。( `+ z7 z8 {6 ]3 h
⑤铁芯与机座间结合松动,可拧紧原有定位螺钉。若定位螺钉失效,可在机座上重钻定位孔并攻丝,旋紧定位螺钉。+ c, }2 P) `9 ^1 S) [
2.轴承故障检修8 F7 _( X2 W- o! _+ O/ r: Q* @" r
转轴通过轴承支撑转动,是负荷最重的部分,又是容易磨损的部件。
. D8 f) }' J4 c①故障检查
9 W+ r4 H6 n3 w8 y& e8 t. `1 r+ i运行中检查 ;. k2 w' f% N, g% a
滚动轴承缺油时,会听到“骨碌骨碌”的声音;若听到不连续的“梗梗”的声,可能是轴承钢圈破裂。轴承内混有沙土等杂物或轴承零件有轻度磨损时,会产生轻微的杂音。
; l* Q0 w- Q; ]) T) l7 i. p2 s拆卸后检查 ;2 M' F3 c" p# a8 H% X2 W
先察看轴承滚动体、内外钢圈是否有破损、锈蚀、疤痕等,然后用手捏住轴承内圈,并使轴承摆平,另一只手用力推外刚圈,如果轴承良好,外钢圈应转动平稳,转动中无振动和明显的卡滞现象,停转后外钢圈没有倒退现象。否则说明轴承已不能再用了。左手卡住外圈,右手捏住内钢圈,用力向各个方向推动,如果推动时感到很松,就是磨损严重。, @7 Z0 Y' |% i5 B+ E; g
②故障修理
* T* k* r% f: e1 ~6 P3 O5 @- v轴承外表面上的锈斑可用00号砂纸擦除,然后放入汽油中清洗;或轴承有裂纹、内外圈碎裂或轴承过度磨损时,应更换新轴承。更换新轴承时,要选用与原来型号相同的轴承。3 a3 ?/ J  c3 u" ]$ m! M
3.转轴故障检修1 S" \0 S) ^# O- T$ L
①轴弯曲 ;
" d/ ?( Y) \  D; N若弯曲不大,可通过磨光轴颈、滑环的方法进行修复;若弯曲超过0.2mm,可将转轴放于压力机下,在拍弯曲处加压矫正,矫正后的轴表面用车床切削磨光;如果弯曲过大,则需另换新轴。* X$ d( g1 X/ T- E1 T& G1 Z
②轴颈磨损 ;
( e" }) e4 J7 J# V. i* [. s4 x轴颈磨损不大时,可在轴颈上镀一层铬,再磨削至需要尺寸;磨损较多时,可在轴颈上进行堆焊,再到车床上切削磨光;如果轴颈磨损过大时,也在轴颈上车削2-3mm,再车一套筒,趁热套在轴颈上,然后车削到所需尺寸。" e9 ~! F5 u: B' w
③轴裂纹或断裂 ;
4 @, t$ N5 K+ p1 N. f轴的横向裂纹深度不超过轴直径的10%-15%、纵向裂纹不超过轴长的10%时,可用堆焊法补救,然后再精车至所需尺寸。若轴的裂纹较严重,就需要更换新轴。
# b7 A4 k- f/ t) p. K8 T4.机壳和端盖的检修5 y+ \" C  L9 d- ?
机壳和端盖若有裂纹应进行堆焊修复。
/ S, x4 d2 ^0 G% t/ O若遇到轴承镗孔间隙过大,造成轴承端盖配合过松,一般可用冲子将轴承孔壁均匀打出毛刺,然后再将轴承打入端盖。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也可采用镶补或电镀的方法,最后加工出轴承所需要的尺寸。, v3 k9 R8 T  O! c. ?, f: ~9 N3 I
文章关键词: 电动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2 12:15 , Processed in 0.1301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