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回复: 0

探测器的正确安装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0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门磁探测器安装要求:+ g" x# A% w& n7 s2 R; d4 g
1、门磁探测器安装在您需要进行布控的门或窗的门框上,即把门磁探测器(主件,副件)固定在门窗的边框上。
' W, |4 R4 d& Z0 e7 h; Z2、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有极大的关系,推荐的安装位置应该是主件和副件间隙≤2MM。' G6 H2 v. [$ a: z
二、无线红外探测器安装要求:
: V. {5 E: ^' M) m红外探头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位置应离地面2.0-2.2米;远离空调、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 E1 K& o, r3 m" ?A)红外探头应尽量安装在室内的角落以取得最理想的探测范围,探测范围内不得有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e# Q; t7 ]6 a* ~+ Z( |
B)红外探头应与室内的行走线呈一定的角度,红外探头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而对于切向(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6 G2 X, M9 m8 e1 u& V三。家用燃气泄漏无线报警器安装要求:3 ~1 i5 d: v! H7 J0 f7 j# O. X
A)安装使用:
) w, v/ \9 t4 k& Z+ tI、首先确定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比重,然后将报警器固定安装在距气源半径1.5M以内的合适位置:A、煤气:比空气轻,漂浮在高处;B、天然气:比空气轻,漂浮在高处;C、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沉积在低处;
3 e; ^" s! r* k8 `: u1 PII、接通电源后,报警器”嘀”一声,同时电源灯常亮,功能灯呈绿色闪烁,约2分种后熄灭,表示已进入警戒状态,当感应有燃气泄漏时,即发出”嘀、嘀”报警声,同时功能灯呈红色闪烁,警情排除后自动进入警戒状态;  p3 q* z( u1 }3 @: ]
III、如传感器发生故障,报警器即发出”嘀-”长鸣声,功能灯呈黄色长亮,故障排除后,自动进入警戒状态。
3 O0 v. ^9 w8 x, V5 ^. }( aB)注意事项:$ ]3 W' C; u' w; G' g
I、不要安装在室外;
0 @8 b% T' ?8 f1 ]II、不要安装在给气口、换气扇、房门等风流量较大的地方;
* }+ a8 B; B- Q: n& s7 \" qIII、不要安装在超出出10~50℃,或比较潮湿的地方;% M( e$ `9 D" j6 [7 h6 u% h  U( ?' M
IV、不要安装在有物件将报警器与用气设备隔离开的地方;
* j, c$ D. v1 c" fV、避免在报警器附近大量使用固发喷胶、杀虫剂、油漆粘接剂、稀释酒精等;' ]0 Z/ I9 `5 b7 O
VI。如报警器发生故障,不要自行拆卸修理,可通知供应商或就近的代理机构处理。
3 x, ?" T" G. _' b% ~# A3 S: i# I四、无线烟雾报警器安装要求:
: ^% v* u! b  {/ ?" l" B5 u& A/ o6 a; Z1、安装使用:
6 }  M0 h  j$ S( g选择好监视区域,将报警器固定安装在监视区瑾的房顶或天花板上即可。铝板点焊机, b2 v, A( b/ ?4 h$ j% Y
2、注意事项:: ~3 C2 d# [% l8 |
不要安装在室外;
# k2 b6 s% A- `, c6 ~9 e不要安装在给气口、换气扇、房门等风流量较大的地方;6 j9 C% I( T8 F( u/ }5 t
不要安装在超出出10~50℃,或比较潮湿的地方;' Y9 q4 o) `4 O( u% |8 E  W, j4 `% n8 r
报警器安装位置距离墙角必须大于0.75米;9 |  T# c' e+ g+ a8 E) o
必须防尘,防潮;9 |& R& L/ R1 [) ~3 r) I- C6 a
3、维护保养:. M, L7 [: Q$ `' V
由于灰尘等因素会导致报警器灵敏度减退,故须经常进行测试与保养:
( t* q! T* i9 W每周检测一次报警器,按下测试键即可;
* w/ V. S1 @2 n4 ~& U( \每半年清洁一次报警器:关掉电源,用软毛刷清扫灰尘即可。
$ v( h) V8 x! B# D文章关键词: 传感器、报警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0 22:01 , Processed in 0.1301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