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回复: 0

输送带常见问题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0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现针对输送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分析:9 j! j: g2 k5 z) ]4 ]) i7 k
一、输送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长是怎么回事
/ {5 w+ }$ y' |( b: I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其中一部分是弹性伸长,在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状,另一部分是骨架材料的编制收缩的伸长量,这一部分是无法恢复的。常用织物芯输送带中,EP输送带的伸长比较小,而NN输送带伸长比较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NN输送带由于锦纶纤维受力后的蠕变比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伸长比加大,而且因为纤维的蠕变,因此在外力撤销后,能收缩回去的量就比伸长小的多了。
' O! D6 i$ h! I$ V5 Z. ]/ Z二、如何选购输送带:) ^0 q/ h1 F1 S& [
1、准确说明具体物料的名称、性质。特别是粒度、温度、可否具有酸、碱等腐蚀性和特殊要求。如耐热输送带的使用温度要说明。
& I6 e. d# w5 S9 C6 s2、说明具体应用场合,要求规格(宽度、长度、层数、厚度等),尤其是耐热输送带的使用温度与运量大小。
' X  ~2 v) U" i1、输送带在运输和贮存中,应保持清洁避免阳光直射或雨雪浸淋,防止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物质接触,并距离发热装置一米以外。
; n7 ?% u; }' u3 W6 A9 `2、输送带贮存时仓库温度宜保持一18-40 ℃之间,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 80 %之间。
3 f; ~! A' ~1 _' U3、输送带贮存期间,产品须成卷放置,不得折迭,应每季翻动一次输送带。  _* n2 y' M6 a- {; Z0 \  p( J' i
三、输送带跑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7 Z4 @! m4 g4 V/ T: e
输送带跑偏带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8 B# B# v$ E# e6 @  A, ^( ^& ?
1、在编织过程中张力不均匀造成一边松一边紧。
' H, z* q: F  |% F9 C2、两边厚度不一至既一边厚一边薄。
: \6 v# ^- s& V6 z- z4 Q6 N  k3、阻燃带生产过程中张力不一至。. U2 T+ V7 B: x+ _7 R0 d( ^
四、确输送带正确使用方法:
/ I6 H7 Z: O* P1、防止输送带负荷启动。
: L! m* X4 R+ J" |5 h0 X( d5 Q2、输送带发生跑偏,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8 a! L- _' O, e) E  N3、不同类型、规格层数的输送带不宜接在一起使用,其接头最好采用胶接法。
* e1 v1 j) K* \0 ~* X4、输送带的类型、结构、规格、层数应根据使用条件合理选用。2 y4 [2 }+ Z4 \  Q
5、输送带运行速度一般不宜大于2.5m/s,块度大,磨损性大的物料和使用固定梨的卸料装置应尽量采用低速。: d; X' r7 D1 \6 J
6、滚筒输送机的传动滚筒直径与输送带布层的关系、传动滚筒、改向滚筒的配套以及对托辊槽角的要求应根据运输机的设计规定,合理选取。
7 `1 D/ Y* t, m; A3 h7、给料方向应顺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为减小物料下落时对输送带的冲击应采溜槽,减小物料落差距离;输送带受料段,应缩短托辊间距和采用缓冲托辊为漏料,输送带顺应采用柔软适度的挡料板,以免档料板过硬,刮破输送带的带面。! e' N) `! H* z$ @
8、输送机在使用时,如有托辊缺少,应及时添加及修好;托辊被物料覆盖,造成回转不灵,防止漏料卡于滚筒与胶带之间,注意输送带活动部分的润滑,但不得油污输送带。+ a5 [& H0 W& T2 P4 H6 P9 _
9、避免输送带遭受机架,支柱或块状物料的阻滞,防止碰破扯裂,发现输送带局部破损时,应用人造棉及时修补,以免扩大。2 R$ I" ?. }- [8 ?0 w5 @
文章关键词: 输送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24 12:21 , Processed in 0.1287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