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1|回复: 3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tpm四要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3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设备管理工作,对于众多的设备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设备管理的重要,体现在它是所有生产、质量、安全等结果性诉求的基础和承载;容易被忽略,则因为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又不像生产、质量、成本这些指标的变化那样立竿见影。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广州大学副教授徐保强"如何如何做好设备管理tpm四要素吧!
一、预防性维修特别重要
  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都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要求而进步,也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价值体现和定位。在这个持续进化的过程中,设备管理也在持续借鉴吸收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些精华,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及运作机制。
  我们知道,从最基本的管理诉求来说,企业追求的是设备投入产出最大化,也就是追求设备利用和运营效率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设备管理从"事后维修"发展到"预防维修"阶段的原动力。因为必须要解决好设备突发故障对生产计划的干扰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才有可能来谈论效率最大化的问题。所以说,如何有效"预防"突出故障的发生,就成为所有设备管理者首先要去思考和解决好的问题,做好"预防",就成为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第一个关键词。
  
二、所有的设备都需要预防性维修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如何在既要马儿跑得快身体好的同时少吃草?成为摆在设备管理者面前的绕不开的难题,我们必须为这种两难需求突破。
  因为我们要关注"突发设备停机导致的损失""为了预防这类损失而做的投入"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任何一种极端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既然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做预防性维修,既然企业应该需求一种综合费用最优的模式,这里面就牵涉一个维修策略的应用问题。也就是说,需要根据设备故障特征进行分类,辅以不同的维修策略,以达到综合费用最优。"维修策略"的有效运用,就成为搞好设备管理应该把握的第二个关键词。
  
三、综合工程学和全寿命周期概念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结合系统工程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设备管理的系统思考。也是一种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设备维修与管理问题的管理思想。也就是说,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来看待设备系统,从设备一生管理这个全局出发,对技术、经济、组织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以达到花费少、效率高这个最佳效果。
  深入领会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建立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模式,就可以站在全局而不是某个阶段、某个领域来考虑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得失问题。所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第三个关键词。
  
四、全员参加设备管理非常重要
    从实际的实践效果看,全员参与设备维护是一种有效、低成本和直接的设备管理与维护理念,不仅有效将设备故障识别与消除在萌芽状态,更有效地将维修人员从大量的、频发、低水准、被动地应付现场故障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思考更深层面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思考设备故障深层次劣化的规律与掌控手段,也便于更好地开展有效的预防性维修。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设备管理界有一个怪现象,认为TnPM/TPM和设备管理不是一回事,认为TnPM/TPM是独立设备管理之外的工作。这是非常奇怪的,不考虑全员参与因素的"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考虑了全员参与因素的"设备管理"TnPM/TPM)反而不是"设备管理"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和误区,"全员参与"是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第四个关键词也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4 J/ U; N2 \. ~2 r- D7 i0 L- P
发表于 2013-5-23 18: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四点来看,我们公司只做到2点,最多3点,设备管理还是不足呀!主要原因是:1.设备满负荷工作,2.工作环境比较恶劣,3.设备维护人员有点少,4.员工只管生产,不管设备(因为是计件生产)。不知道我们公司的设备管理改怎么进行,才能达到一个好的设备管理的台阶。
发表于 2013-5-23 2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我这里一点也没达到
发表于 2013-5-23 2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与日常的维修、点检是相辅相成的,做好了这一块可以大量的减少突发性的维修工作,这一块在我以前的工作当中曾尝试过,效果非常的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5 13:59 , Processed in 0.1438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