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5|回复: 0

磨料磨具行业现状及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0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  一、行业概况  U8 A( Z8 L6 D; j0 w
  磨料磨具行业现有大小生产企业约2000家,其中80%为民营企业。行业总经济规模(现价产值)218亿左右。
# \# P7 Z1 r5 h: [# ]- f6 A! Y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刚玉产能为300万吨左右,正常年份产量约为150万吨, 其中出口约为75万吨, 产量约占全球的75%左右; 碳化硅产能在110万吨左右, 实际产量约为95万吨, 其中出口23万吨(实行配额许可证总量控制)。- v. E, l& r4 c2 x" V9 J* c
  磨具产能约为50万吨(不包括涂附磨具),实际年产量45万吨左右,其中出口约为14万吨,出口多为中低档砂轮、油石。
' }( l: a0 {7 [. h) |7 v, g+ U

    7 I6 D! ?) h4 A+ e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磨料磨具的研究报告:
    5 p# p! A5 j5 M2 x- Z, h
  • 2011-2015年中国人造金刚石磨料磨具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U$ e0 o$ s! z, q$ x1 ?
  • 2010-2015年中国磨具磨料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2 T" a2 {% n. d1 b, i
  • 2006年中国磨料、磨具制造业进出口分析报告
    ) x7 k4 O2 E  M% h& G3 c
  • 更多机械行业分析
    3 [( @' w8 `' f- V9 k: n
  二、行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d6 r% q* H3 U4 s; {4 F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通过积极调整改造,使传统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3 t6 |( Y- ~8 F  1、企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行业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企业已占主导。磨料企业中,年产4万吨以上企业占冶炼企业10%, 达20多家,年产5000吨磨具企业已为行业中坚,万吨以上树脂磨具生产企业已达3家。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5 g6 X8 Q: @, e, [% Z1 c  2、规模以上企业工装设备得到大部更新。3000KVA以下刚玉冶炼变压器和5000KVA以下碳化硅冶炼变压器已基本淘汰。磨具企业中,除了成型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外,突出表现在烧成窑炉的更新,先后新建30多座新型现代化节能环保型抽屉窑和多条现代化隧道窑, 在实现行业窑炉现代化更新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b; p8 y0 n4 S3 F+ @8 B- o
  3、在机床工具行业精心创品牌活动推动下,行业涌现全国著名产品和地方著名产品企业有30多家,有力地推动了产品结构调整,陶瓷树脂磨具接近发达国家3:7的构成比例;进口替代产品达50多项。8 s9 X9 n& A: t0 z7 a9 v5 f$ }4 g, c: s
  4、由于产品品位的提升,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 ,还促进了产品出口。磨料出口由精加工(粒度砂、微粉)产品替代了过去相当数量的初级产品(冶炼块),并达到量增价升, 双双创历史水平, 刚玉和碳化* k* z- a+ p0 H4 o
  硅出口价分别达700美元/吨和1000多美元/吨, 低价恶性竞争局面得到很大改观。普通磨具出口比十?五末又增长了62.7%, 达到14万多吨/年。
4 h) w& |. I! H8 W3 }  d  5、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国家环保政策的促进下,企业大都进行了环保改造, 规模以上企业烟尘都达标排放。特别是碳化硅行业有企业(新疆伊犁麦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启动了碳化硅冶炼废气回收再利用技术,为行业节能减排、创新工艺、提高经济效益开创了新路。
+ I- `. L  Z) F3 l$ h3 Y% M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S2 L1 z/ U  x- y9 n" d  1、企业的规模结构仍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小型企业仍占较大比例。而且存在大型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带动作用小,小型企业散而不专, 相互间协作能力差,企业及产品竞争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特别是不利于环保和技术升级改造。
& M9 b% N! K2 D  2、产能过剩在行业依然存在。刚玉生产尤为突出,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已经淘汰的3000 KVA以下冶炼变压器又重新起动生产,对已经较为稳定的市场产生冲击。
3 l8 V% z( b5 r; V/ A; K  3、总体工装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比有较大差距;新品研发能力薄弱。/ T9 e0 L$ B" t) ]# \/ g
  高端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比差距大, 且只能满足汽车、航天航空、机床、轴承、机车车辆和船舶几大支柱产业需求的30% ;产品出口大部分维持传统的中低档品位,出口平均价只为进口产品平均价的1/10。: R  T' a9 W% |% M, W8 a2 ~
  4、产业节能减排、适用低碳经济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 R* F0 y7 l, a$ v* ?, k  5、行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缺乏,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是行业企业目前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
* i0 C/ x5 R- f: Y# P0 m" d  h# h1 u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 G) Q1 o: ]; j- _7 @! x9 q- C; k  充分认识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机遇以及低碳经济的要求等新形势变化,着重关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七大战略性产业目标以及全球新兴产业将持续涌现对行业产品的要求和需要,切实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广泛研发和采用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u, o3 a# f$ L7 L) r2 o, J  四、十二五目标及重点任务和应对策略
5 f0 n) ]7 g) ?  1、在调整升级的基础上,力争行业经济(现价产值)每年增长10%左右,至期末超过300亿的规模。9 T9 x0 T, f( O
  2、调整企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支持和鼓励等量和减量置换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若干大型企业, 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战略性技改创新投入, 自主培育成能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的龙头企业;中小型磨具企业应通过更新改造,重点向精而专方向发展。实现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精专型小企业并重的发展格局。
7 L2 r7 H+ D% Z  3、加大科研投入。大型企业应创造条件设立研究机构, 专业院校应加强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探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新路子。为改变目前磨料磨具生产大部分仍是传统的技术堆砌加模仿,并实现技术更新模式由替代进口消化型逐步向自主创新型的转变创造先决条件。
/ @' ]1 c; D3 ?8 m# {# x  4、积极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以智能、高效和环保为方向,继续改造传统的磨具生产工、装,包括成型、加工、烧成窑炉等生产设备和磨料冶炼炉容量升级及加工技术升级改造。
. [: W% @- ^" V7 v  5、磨具的发展重点是先进制造业所用的高效、高速(80~150米/秒)、重负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努力满足数控磨床发展的需求,争取至期末,达到能满足主要产业数控磨床高档磨具需求的70%以上;鼓励新型低温结合剂及其磨具的研发、制造和使用;树脂陶瓷磨具构成比例达到发达国家7: 3的水平。
# G+ _6 s) \- D  L4 j  6、磨料的重点是深加工产品。如粒度小于F230的刚玉和碳化硅精密微粉, 以适用和满足快速增长的工程陶瓷以及高级耐火材料市场的需求。加强国内新型磨料的研发,以适应高档磨具生产及特殊磨削用途的需求。" [. p) K4 e2 N8 G! ]+ K3 p* c' I& ~
  7、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一些重大技术改造, 支持节能减排等新技术、新工艺,特别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2 o) h! V. ]  D. F" V2 T( d* {
  8、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行业著名产品评价活动基础上,推动行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的评价目录,并力争有行业中国名牌产品涌现。' \& o- w% l+ d/ g* |  \
  9、要积极研究和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修订和制定行业标准,引导和促进传统产业调整升级。, ~' I/ N8 y, Q" ?. p
  10、加大和改善适应产业升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在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优势的同时,继续推进产、学结合办学, 加强对行业在职人员的培训。* `" L% L' Y6 y! I% U
  11、继续保持和发展行业产品出口优势,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抑制消耗能源资源的低品位磨料出口的情况下,扩大磨料精加工产品和争取中高档磨具产品出口。在保持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同时,多元化地开拓有潜力的市场,如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欧等市场。力争普通磨料磨具产品出口在7亿美元/年的基础上有一定增长。- A- z# J  t" B0 N/ I
  五、政策措施建议
  W7 a" ?0 s8 s0 M, O9 v- k  1、对磨料磨具行业要有客观认知,并给予应有的支持扶持。磨具磨料在国民经济中虽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涉及的范围确是从航天航空至医疗卫生等几乎所有领域。传统说法,磨具磨料是机械工业的牙齿,截至目前尚不能替代,所以不可或缺。振兴机床工业,磨床的现代化、国产化,数控磨床升级和迅速发展,如果与之配套的传统磨具磨料不能跟进,将留有缺陷。先进的数控磨床若长期依赖进口高档磨具,将是无奈之举。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将磨料磨具行业置于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之列,给予行业企业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支持。对行业联合攻关和设立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办学等等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对用户使用新试制的高档磨具给予补贴。
. s3 D( k- m% L8 c  2、磨具为机械产品,应鼓励出口,出口退税应恢复到11%。# P7 P% n6 P$ n' d% l6 Y& G+ Z
  3、严格控制8000吨规模以下,仅使用现有技术生产普通产品的新建磨具生产项目;并争取进入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 }/ R7 m# I/ W( L$ ~$ U) i% R2 E
  4、建议提高和建立行业准入标准, 经国家正式批准执行, 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m' a  `9 P+ ~  w* `6 Y' C- r% I
  5、支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享受国家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相关的信贷、财政政策和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鼓励政策的支持。
& n1 _5 n' O! d% ?" c# ]0 e8 A4 C- |# ?5 C8 j/ S) ?" ?
   报告大厅为你提供更多的:  U% u. k8 S/ @
    * l" i# S$ J/ R$ C5 b
  • 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 y6 E4 Y" S! Q/ w9 H* C- v
  •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5 y3 \' R2 U/ Z5 E, i( O
  • 矿山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 Q8 @6 K8 o3 |! G. |
  •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7 f1 l5 d# Z+ H
  • 林木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2 j* B1 u# S" O# ?( ]
  • 造纸印刷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9 W& m5 M* j; k5 M5 _- r1 Q) j6 c
8 a% l- Z+ Z& f# b/ l- Z6 e
来源:网络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18 22:15 , Processed in 0.1364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