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回复: 0

模具线切割加工变形和开裂原因分析和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09: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在模具加工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线切割加工过程中,模具易产生变形和产生裂纹,造成零件的报废,使得成本增加等问题屡屡发生。所以,线切割加工中模具的变形和开裂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人们对线切割加工的变形和开裂认识不够,往往造成线切割加工部门与来料加工者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产生矛盾。其实,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材料问题、热处理问题、结构设计问题、工艺安排问题及线切割时工件的装夹和切割线路选择的问题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能否找到线切割加工变形和开裂规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m4 f) m% l& e& d) E! f 2 T; h+ c, m P

  1产生变形及裂纹的主要因素

3 p; U w6 A l) H& u5 L3 i, l* e: p: \! J- i/ ~$ D$ u

  在生产实践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发现线切割加工产生变形和裂纹与下列因素有关。

1 E5 L; l& N7 u# [8 { + V5 G% k- K& W! L# H% c* M( J2 i N

  1.1与零件的结构有关

0 f3 [4 ?! G3 g0 D8 _, o c) d$ V g3 n7 X$ h2 F9 p4 D( i3 G

  1)凡窄长形状的凹模、凸模易产生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形状复杂程度、长宽比、型腔与边框的宽度比有关。形状越复杂,长宽比及型腔与边框宽度比越大,其模具变形量越大。变形的规律是型腔中部瘪入,凸模通常是翘曲;

6 X7 V2 U+ u/ _; W7 k5 P, d' n" P( C2 A' {

  2)凡是形状复杂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甚至易出现炸裂现象。其出现的频率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有关;

$ ?$ d' g$ U$ h# E* t: y , z) i3 }: N/ n+ w0 ?

  3)圆筒形壁厚较簿零件,若在内壁进行切割,易产生变形,一般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若将其切割缺口,在即将切透时易产生炸裂现象;

# c3 }$ k2 L3 G8 @& H- b; ~ i8 t3 Z' E* z h+ v6 Q' B

  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较深槽口,易产生变形,变形的规律为口部内收,变形量的大小与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质有关。

! z/ w- z e; p8 h+ i4 a6 w, t " Z) I2 `% ^- B. }) ^6 c

  1.2与热加工工艺有关

/ k& ~9 E8 e$ C5 W( X e . o3 w/ F& T; X) ]0 U& r" c

  1)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始锻温度过高或过低,终锻温度偏低的零件;

( S$ Z+ G# ~- E. W- t$ Q 8 {* a% t" `9 M* p1 {/ q

  2)终锻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终锻后冷却速度过慢,有网状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 o5 z; H, C/ t" x& ?) p6 [2 U/ J& M' K

  3)锻坯退火没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球化珠光体超过5级的零件;

6 L! Q( C b9 o$ W. ~' i" T - I+ e4 {. P0 |

  4)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韧性,增加脆性;

# x. x- Q- V# f5 g4 ` 3 E3 H) r; `& S; N$ f

  5)淬火工件未及时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 t) u' O& @7 i" B) }4 J0 q/ J! T 0 O* Q* i3 o4 ~1 W: A- M. U

  1.3与机械加工工艺有关

1 [, l1 l& M" `1 C, }( a5 T0 v: M2 R4 ~1 {

  1)面积较大的凹模,中间大面积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内较大的体积,框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2 t0 F+ H, ~' \- G* e: [, n. D 2 @+ \" Q2 _5 [

  2)凡坯料中无外形起点穿丝孔,不得不从坯料外切入的,不论其凸模回火和形状如何,一般容易产生变形,尤其是淬火件变形严重,甚至在切割中产生裂纹;

7 `) U# g. D: i) z8 \5 f& b. g. d % E) F+ a( m& ]* V) R v

  3)对热处理后的磨削零件,无砂轮粒度、进刀量、冷却方式等工艺要求,磨削后表面有烧伤及微裂纹等疵病的零件。

; d I* G- S% Y1 B. D- @ 4 T( v5 C4 v! q4 T% z

  1.4与材料有关

: C: L% F, z' G# l: k+ C " x( d( n5 B; L+ j9 X) ]$ z7 B

  1)原材料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

- d `3 V) f$ V% z1 n) ~) B 2 @4 b* c3 m: s

  2)淬透性差、易变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2 e3 q2 a- e% t5 D! D( y) Z8 B( m5 @. q' Z$ r) _

  1.5与线切割工艺有关

! G6 r; O2 m( x. W0 L" V 3 ]. M' L9 T) {/ ?

  1)线切割路径选择不当,易产生变形;

% J6 M& b3 h2 K 6 r, ^+ J9 q5 E! C# U3 f

  2)工件的夹压方式不可靠、夹压点的选择不当,均易产生变形;

$ s7 }& [1 b# R- m/ n _! s( A' o7 @# C

  3)电规准选择不当,易产生裂纹。

1 w( Z# C, \5 \! T4 u" {7 h5 r3 q; N( R+ P- x1 R

  2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 h8 Z1 S; n8 w6 p4 _0 f8 F . a: U* ~4 h8 G A+ o+ q A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n+ h8 ? D. t - \7 g4 p2 M, g3 w. u5 }

  2.1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 H. h+ _, F( R$ y; b E, g6 H6 [; E3 ]9 [4 |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V% ^) _9 l& K" w ! S) E; {: ?8 X! j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9 h( h' Q, N, Y+ s8 K' b9 T& w3 X! q" M9 J/ |! H0 y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 t/ z* t5 ]. g8 f. f! x: c; {) H+ u8 L4 T# C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 H/ ?2 ~# J9 D8 @5 Q# @! p& v 7 F8 Z0 G8 c" I% F3 u. G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u8 T) M' \) |3 Q$ T' g# U ! h6 j& z4 n7 _9 M" Q& l9 E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2 n& \! B3 x- i W6 G 4 r9 a, R: ^; t4 I* y0 T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 n& v) n% s8 R. g 7 {* E: K: ^7 @" G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 ]! e+ ^( X# |: q* ~3 A k1 @* @8 ^% Q# |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 I T' _9 ?2 q* I& _- D0 ?0 i* V 3 ^0 X- n1 ]$ ? |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 X0 O: u# s9 Y: G7 T 3 v7 r& q! k9 [! N' o0 Y. \1 ?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2 A" c8 R" W2 S( c2 }2 @/ a7 E: {2 n0 z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6 N+ L/ r! x. ]' O, |+ A R0 l- c1 {% R2 }, z: |) M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 K& R8 |" v& |$ I, F. G' l) r3 c8 U! V; S9 A

  2.2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 T9 S; `6 T' |4 `; [ 4 W0 a6 E* Z* R% A1 o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 A: [1 ]' }$ k2 [ ! @# O% ~. {3 ?+ @( ~5 c- {# N6 J8 O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0 |9 \8 N1 ^: Q& Y ( x" Z; E4 t$ v- t2 d7 i

  3)在模具使用允许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6 e% K) z& C7 x5 W4 @2 B% D1 O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8 O. C' g8 V0 d& c; f & n( H% y$ }. a6 E; ]/ ^

  2.3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7 o: S, n$ E ^ 9 W$ e, q O8 d- i) `! w

  2.3.1该进切割方法

" f8 ~5 Q6 i# R/ ~5 Z " m3 |9 ^+ {+ A4 k5 i5 @5 n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形状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 ^3 S7 d9 }5 N' ^3 p( q3 b. m" n- s: n3 Q: W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意,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7 L1 V& k* p+ I; ^ K& I- p7 {$ Y4 S+ K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形状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 T6 H& k, Y3 r% E4 B7 o ; | P6 S/ l* U% s

  2.3.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 ]& T7 r; u; X9 m( O5 V) ? 8 c8 a' L6 N% y; m; j" v: r# v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 H" D1 L4 I( N5 f4 q ( X" N2 V5 Q( }1 Q8 T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 M4 O1 @6 m: ]& C4 j8 C7 b: c1 ], \2 o; e7 z. |4 ^/ D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Ra1.25μm,一般不易出现裂纹。【MechNet】

7 C I% L7 T' q 0 V) r4 Y; o: t! ] : z/ m$ B9 h. Q/ b* {& p5 Q1 ?; u5 f% m' F0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5-24 02:10 , Processed in 0.1198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