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7|回复: 0

电石生产--加料岗位操作规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9 18: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电石生产--加料岗位操作规程: f1 Z, k, a& z. Z. S7 `8 |, N 一、准备工作: / o0 ]% w0 l; [+ V, \    1、根据生产电石的质量选择适当配料(一般65-70%千克)。( S' Z( O9 b2 D* s7 \    2、根据焦炭粒度及电炉运转情况决定石油焦掺加比例,并通知上料工。 ' u5 P+ q2 `* q1 @8 n! [9 A   3、检查设备有无漏水、接点有无刺火。冷却水是否畅通,有问题及时处理。: Y! C) ?4 U( b+ v' F. q2 H# V    4、出炉、上料岗位检查所属设备是否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9 \$ K7 A5 | L2 w/ j, n+ w$ d& H8 r   二、正常生产:. F6 T1 D! y7 R6 S* q( [    1、5000kVA每小时出炉一次,投料量2.2吨(白灰1.3吨,焦炭0.9吨)分三次投入。1800KAV每80分钟出炉一次,投料量1.3吨(白灰0.8,焦炭0.75吨)分三次投入。% h: k. _5 A: r4 G    2、每炉出炉以后如炉温及质量较低,可适当干烧几分钟再加料,如产量、质量都比较理想,出完炉即可加料,每次投料量为全炉量的三分之一。. C% i% Y* E7 q [8 _( Q    3、炉料要加在电极周围及三角区。三角区料面要高于周围料面100-200mm,使整个料面呈馒头型。 7 Q; j# x1 B* I. V1 F% P   4、加完料后用耙子将电极外围的红料推到电极跟前,新加冷料的上面。严禁开弧时将红料推入坩埚内(处理炉子例外)。! @' i8 D2 k: ~: ^+ \1 j& ?    5、加完料后要加强巡视。设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炉内明弧跑火用料盖,炉料不透气用钎子疏通,放出炉内一氧化碳。 - C' p% @$ f' @# p& Q( f   6、第一次加完后5000KVA炉过20分钟,1800KVA炉过26分钟加第二次料。 2 J8 x6 [' E7 q! C" K% i   7、第二次料加完,过上述同样时间后加第三次料,加完料后通知出炉。% H+ \7 u2 [( b! V    8、当发现配比高,出炉粘时可适当加调和灰,但在炉温质量配比都低的情况下,虽然电极位置高,也禁止加调和灰,调和灰使用频繁破坏料层对电炉不利每班最多使用三次。. F0 r5 q9 l# _$ A0 o& h    9、电极位置的调整 电极位置高,造成质量低、炮火、电耗高。其原因一般由下列因素造成:A、配比过高,炉料电阻小;B、炉内红料多,支路电流大;C、电极三角小;D、二次电压高(电位极度大);E、料层破坏,炉温太低。 " ~: q2 G* c/ Z   应对症采取措施,不可一味加灰。) z6 t9 Z6 _$ @$ D! N1 d/ t    三、停送电操作;: O5 k" E" @0 R' w) f* Q7 a" _    A:停电(短期)7 ]- n5 ]; Q8 T! u. w$ a    1、停电前尽可能将炉内电石水出净。 ! S. y( Z& K6 q: k   2、停电后将电极下降料面上外露电极尽可能少。 * b- {% P7 h, x, V; F9 w) E, Q   3、用炉料将电极外露部分埋严。 3 E9 \4 K$ G* ~$ A3 }1 K; ~   4、定时活动电极以免与电石粘连。* e% P5 E! u* P, k4 D) A" H/ Y    B、送电(短期停炉后) : o Y7 x) d; Z   1、送电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冷却水是否畅通,其它岗位是否具备生产条件。1 p7 L9 p3 |7 ^* y; I    2、具备送电条件后,将电板周围的炉料扒开。' `& z' |4 @2 N; O7 v    3、将电极提起,至埋入料中部分剩200-300mm。 ' K4 _2 I4 z- Z) I+ {: ?   4、通知配电室要电。# V& a, |) e, @# a+ R' J' ^    5、送电后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情况重时立即停电。& o" P/ ^9 I' T    6、电流增长速度根据停电时间长短及电极情况而定,由炉长指挥。 8 q& E; e! n! V" ?0 ]; l9 S   四、电极焙烧下放: 2 O& `/ c" U7 W: E7 I   A、焙烧:! F- o, L- G3 s; X" Y7 Y- o7 \    1、电极工作端长度1800KVA炉600-800mm,5000KVA炉700-900mm,电极糊柱高度3-3.5m,电极糊块度不应超过200mm,每班装填时间间隔应均衡。5 e! y. f" t. s3 G4 ^    2、当电极消耗快,焙烧量供不上使用时,可减少送风量。或将冷却水关小以提高回水温度。加快电极焙烧。采取少放勤放的方法也可加速焙烧。 " F a* ~0 Y4 i7 W* u   3、由于某种原因,采取上述原因措施电极工作端长仍不够用时,采取电阻焙烧。 I: v2 D& A/ r. F" A2 w8 r   停电后将电极下放需要长度到坩埚让电极端头将炉料压实,形成该相电极对地短路,产生短路电流用炉料将电极埋好,通过对另两相极的调节,控制被焙烧电极电流的增长速度。利用电阻热进行焙烧,注意料面火焰。随时跟进,防止电极悬空,初级电流的大小由电极的焙烧程度决定。如电极软尚属挥发阶段,初始电流不能超过18000KVA炉,40A,5000KVA炉20A一般情况下焙烧300mm的电极需1.5—2小时。电极焙烧好以后夹回200mm,提起电极送电恢复正常生产。 7 i4 t# d4 C% Z4 q   B、电极下放:* r: I5 @+ U7 c; f    注意事项:) t* {+ ]# l1 m l+ ~    1、出完炉加上料后放电极,严禁开糊放电极。 * R( C) }- \6 a4 k7 L' O   2、1800KVA炉每两炉,5000KVA每三炉放电极一次,每次每项电极下放量在100-120mm,禁止超量下放。 8 a+ k! n* g( S6 {) i: T   3、放电极以前必须用工具触摸电极软硬程度,水套以上(1800KVA炉加紧抢回以上),使电极高度等于或大于电极下放尺寸时,才允许按要求(100-120mm)下放。否则减少下放量。" g% H1 u4 { ?. {4 P% p' r0 ^    4、放电极前必须将电极提升负荷降至1800KVA炉70-80A,5000KVA炉50-60A方可下放电极。 & Z7 r8 x4 L, J- F5 p. l7 z   5、下放电极前,1800KVA炉先将把持器提起预定下放尺寸的高度。然后松动夹紧螺栓要缓慢进行。以免电极下滑过量造成软断。当电极滑下预定下放长度后立即紧固夹紧螺栓。5000KVA炉下放电极时按回油电极要轻点。水套松动不可过急,避免电极下滑过猛,造成软断。电极下放时配电工要密切配合,电极放下后根据电极焙烧情况增长电流。电极焙烧良好。可在下放后五分钟长满负荷,如电极焙烧不均匀半红半黑或有大块黑时电流增长要缓慢进行。电流的增减由代班长指挥配电工进行,如电极下放后后太软,应停电往回夹,避免出现软断,电极下放后要加强巡视,出现大面积刺火等异常现象,采取紧急停电措施。 % ]/ W: T5 B- ^4 y   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 }2 h A* T3 y( s   1、工作时必须穿绝缘鞋、手套要干燥。) Y! v% l! ]7 G' I" X( b( Z2 u1 b    2、推料时切勿撞击电极。 ( ?, Z, B U; b   3、保持炉面的干燥。 ( J- D5 c4 m) a% K4 O, R$ p6 {   4、松电极时人体切勿同时接触两相电极。, E# p1 o9 Z( |6 y    5、进炉检修时,必须垫大张铁板,铁板上垫木板,禁止脚踏料面作业。 % H& A4 v. P$ |) a y4 ~- g   六、电石炉的维护操作: y" U! X/ `5 F1 t: @* w   1、电极维护:& ]& |, I: Q; N/ T% [, \    1)正常生产中要随时注意电极焙烧情况,控制送风量,使电极焙烧量与下放量均衡,电极过烧、过软对生产及设备都不利。 ( P. w: S, w7 e5 q6 O$ k   2)电极糊填装块度不应过大,发现棚柱时应短时间停风机使其熔化不塌。电极糊应分三班填装,不可一次填装太多,避免棚柱和电极焙烧压力时大时小,影响电极强度。& m2 B' n& C2 h: c* u9 A    3)电极下放时要定时定量有规律的放下,禁止长时间下放,下放时,长度超过200mm。% a J# m# E0 ?/ v/ t( A0 Q    4)电极下放前必须用工具触摸,有多少量放多少,不许蛮干以免电极软断伤人。$ @) _7 D4 d: f    5)开夜炉,避峰炉停电后要将电极用料埋好,夏季再将风口处的电极用铁板挡好,以免电极出现硬断。 0 K/ b% j8 h1 Q" H @   2、炉底炉墙的维护 & J# R/ t7 A& T1 a   1)新开炉由于料松软,坩埚壁尚未开成,不能很好的保护炉壁,所以在1-2个月内不要超负荷高电压操作,炉温不可过高(不生产高质量电石) ( X* _' k' d" D3 O   2)利用停电机会将四周炉料夯实,有利于料层的形成和稳定以保炉墙。- d/ E8 |2 `3 B/ a; `7 E    3)原料含硅太高时,生成大量硅铁,易烧穿炉墙和炉底。除用原料要选择外,应保持高炉温,使硅铁及时排出。 & h2 j, f$ A+ x" t6 m0 N. v   4)原料中的杂质沉积于炉底使炉底升高,溶化上积电极不能深入,造成产量小质量低、电耗高。避免炉低升高为积极因素,如已升高可增加料面,予以弥补。 7 P/ ~' h2 J: N! k t8 W+ W0 A   造成炉底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a2 k9 @9 q2 w9 t: N: g4 u4 T; y; p1 R   (1)原料杂质太多。(2)电极太短。(3)焦炭粒度大,部分炭反应不完全,沉积于炉底。(4)加付石灰频繁,使炉温下降。(5)炉眼位置升高。(6)电极间距小,电极不深入,造成炉温低。为保持炉底不升高,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策,除此之外:1、保持满负荷高炉温运行。2、定期处理炉子。以降低改善操作条件。3、出炉工每炉用钎子深拉一次,以便将沉积排出。4、三班要统一操作,不使生产出现马鞍型。 - }7 p% K4 y; k   七、新开炉之操作:0 _" h- l/ o6 \/ j: T2 ]% S7 h    (一)送电前应具备的条件:1 f- J* U7 ^: ?. t9 \! j; @    1、对配比、油压、电极升降出炉系统进行单机试车,暴露矛盾及时解决;% [0 s* p$ a2 c7 B8 S* a' R    2、变压器、短网、导电系统开关,绝缘系统,电工检查良好。 J/ M/ U, g6 I8 _2 @2 B) ?    3、绝缘试验500V电压摇表测试不得低于0.5MΩ,标准要求用36V灯泡通电不亮为准。 % f4 @3 E6 c9 r0 J# h1 E   4、所有水冷系统用2kgf/cm2压力测试畅通无漏水外。: f |6 @7 _; v8 G& Q    5、焙烧好足够长度的电极1800KVA炉1.7m,5000KVA炉1.9m。1 c- i" d) y, |% n& Y" H0 I$ g" ^& d    6、各岗位具有能独立处理事故的操作人员。 ; G" e) |/ U+ a2 W) \9 a, D! Z- Z% n   (二)电极焙烧:将电极下放要求长度下口封死,装入破碎好的电极糊(2.5米),通冷却水以焦炭焙烧。至初步量化为止,约需24小时。. }3 x" j5 N! `! s4 I    (三)铺炉7 e% b- v9 n2 ~4 J) k    1、底铺焦炭200mm厚,粒度3-13mm的干焦炭。 : l* f% f& | L) x( m0 `   2、砌假炉门。; d9 v' y$ p v6 s5 U1 l    3、三相电极下各放半个电极,筒内装满焦炭。 ( n1 a) @" I/ c7 T   4、三个炭柱间用40mm高300mm 宽的炭粉相联接。 % O$ ?6 }8 _4 G. X) B. e   5、铺混合料:配合料配比60-70%,铺混合料时才能进入炭柱内,炭柱旁及三角区混合料高度要比炭柱低200mm,四周混合料高于炭柱于300-400mm。 f/ N1 I: Q' L1 F    6、将三相电极用20号钳丝连成三角短路。以便检查各相电极是否导电。 - A5 i- g: s4 P1 L) B   (四)送电程序及操作- u y" h' W; T; e, v6 t# N    1、送电前各岗位对所属设备作最后全面检查。! m0 p4 U. j& n) o& {+ f    2、检查各回水是否畅通。 - g' ?/ P/ p: ^/ \0 `* r   3、电极工作端长度1800KVA炉1-1.1m,5000KVA炉1.2-1.3m将电极夹紧提起。 , U b% r2 V5 t   4、送电前瞬间合闸冲击1-2次各岗位人员在电冲击时观察所属设备有无刺火和其它不正常现象。9 j" Q+ z9 R2 Z" Q) F2 ]$ w7 V M    5、经冲击试验一切正常后方可合闸送电。8 C, G5 Q, y5 y# ?8 l4 A    6、送电初期如不起糊可往炭柱内插几根φ20mm圆钢。 7 S6 U; z" Y8 E& e; u   7、电流增长速度1800KVA炉10A4-5每小时开始投料压糊。5000KVA每小时5-6小时,开始投料压糊配比60-65%投料后逐渐将负荷长满开始出炉,出炉时间8-10小时。# Y* g$ t6 e+ |2 P+ F    8、24小时后应停电检查紧固各接点螺栓。* _) ]$ P* Y+ J/ E0 `    9、送电后电炉逐步转入正常,三天将料逐步加满炉,以后炉面不再长高。; l, r( Z, Y, S    八、紧急停电5 D) ?; M5 R. I5 C    (1)在生产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果断停电处理,防止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紧急停电不必请示班长,由配电工自行决定。 & u4 x: U& R* _ j3 p' q   遇有下述情况均系紧急停电规范:$ Q( U+ X* o6 P5 _7 D    1、电极软断事故停电后迅速将电极下降,减少电极糊外流或严重的电极破肚。7 a4 m K4 S" \6 u7 n    2、电极硬断,遇此情况应迅速将另两相电极提升降低负荷后紧急停电。 - u# f. o0 Z, S4 R+ c) k0 n6 S   3、在开糊情况炉内设备突然漏水,必须马上停电,防止爆炸2 R) K# _- @( P! }. H    4、油压失灵,电极下滑。6 {6 \! ~% T% }" V! O% m    5、下放电极时,电极失控突然下滑,电流猛烈增高。 . d, K2 _& J# \   6、炉内爆炸着火。 # ?1 {/ f8 x% D' i6 R   7、短网系统短路放炮或严重刺火。 / x: _9 Y# [4 D0 X   8、变压器着火及高压系统出现严重故障。 / P5 G {' t- p# }8 O   9、动力电源突然中断。0 n! B3 ^" Y' z1 k    10、电极卷扬机出现故障,电极下滑失去控制,停电后立即通知班长排除故障,同时向电站报告事故情况。 # d" ^& h- v9 I2 F   (二)1800KVA炉一次电流控制在104-110A之间(104A满负荷),5000KVA一次电流控制在82.5-19A之间(82.5为满负荷)。配电工应不断调整三相电极电流。使其保持三相电流的平衡及满负荷运行。 $ |6 L* d: F' q/ _2 a0 J6 R   2、三相电极电流差不得超过30%,超过时必须马上调整。, S" q d" _( m z. v/ I    3、出炉时电极必须及时跟进,保持电流。8 _+ z' J5 T4 \# z4 G    4、大电流焙烧电极时,视电极软硬程度决定初始电流不能超过1800KVA炉40A,5000KVA炉20A。发现料面火焰大时将电极稍降一点(电极降多了易压破肚,电极悬空易拉断。必须掌握好分寸)电流增长听从班长指挥。 ! g) w- g6 T* U9 B+ [5 E8 O   5、电极下放时(18000KVA炉降至70-80A、5000KVA炉降为50-60A电极放完后,电流增长速度由班长指挥。 ; y8 ]# o6 N f1 C( \! o4 o" a `8 Z8 R6 i4 C' u! r9 i! s九、电石炉主要设计参料:(见表) . t, d) e- Q3 C8 I+ \ 2 t5 K( {5 t1 \: ~5000KVA 6 R6 K- p0 J V; P! W2 F0 V1800KVA 3 P: \8 F$ K6 l, I5 b2 J/ a. d( [$ t. N. I* V" t- U 1、电流电压比+ K& m" i0 m) s1 H2 R$ _8 _; E 262.9A/V ) L I& l8 ^8 ^0 T* p# R171.5A/V * I2 K, R% W* b+ ]4 x % \! ^# i! C. [! M# ]8 u7 B* f2、电极电流密度 7 H/ m& B! B t, i0 L6 x5 t8.8A/cm27 Y! k* y( d- ^& h, M9 o 6.1A/cm24 O' D, q( Z R9 x ; ]+ u# A+ u ~/ Z( h% ? 3、电极直径" ~' e' O/ v: C/ ?6 U 630 mm1 z: @0 | b) S% ~; P 530 mm; M3 B6 K: W" ~1 |0 ~: N7 A 0 A4 {0 K3 q' X4、炉深6 H/ a+ B" h6 G4 G* A 1450 mm% B& y0 [9 a1 ~ 1220 mm% [" S" n! q: _3 d7 l. V( u& X , z3 f+ K1 j" f ^( O! z* L5、电极间距 ) r* C8 M5 V4 o' l8 I! x1 R1 |880 mm % e4 l- Z9 E- O' U( ?734 mm7 l% a' Y* c {( R6 r , p7 P: j* k* o* e6、同心圆直径: n4 |7 r' J+ D' } 1730 mm2 ?9 D2 K/ w% t' C M! O$ x 1460 mm- E" ^, o) G- i 4 I# s; g! W7 g, R; x1 v7 J 7、电位度7 [/ G2 M' |' n3 D+ z& e# ? 1.14V/cm : x& r" `/ @9 }9 i1 Z8 b, m5 z: M1.06V/cm . t8 o+ |- O+ g$ r& {0 ]' l% R v3 v. i6 p0 B5 |; v 8、炉体内径# h6 Y0 Z# W* [* \( D$ m 3900 mm7 @, Y/ [5 w/ I 3360 mm : o+ V' x: Z) t4 _! A2 P& M 7 N/ v! d9 j! O+ F9、电极炉壁距离/ i0 }' y! x& ?5 P% O6 c 770mm ' Q& `) B% I% }. X X+ a" F$ _685 m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11 02:26 , Processed in 0.1357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