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3|回复: 0

谐波传动的传动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Y* x- n6 r3 a& n# W$ i/ X谐波齿轮传动的主要构件只有三个: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它与传动比相当的普通减速器比较,其零件减少50%,体积和重量均减少1/3左右或更多。
4 ]/ P2 x) a0 q2.传动比范围大9 X6 O2 D% P9 a6 _9 Z" \/ b' y
单级谐波减速器传动比可在50—300之间,优选在75—250之间;
0 t' ?! A. v3 ~2 c1 p双级谐波减速器传动比可在3000—60000之间;
0 j: ^4 ]7 D. E( b复波谐波减速器传动比可在200—140000之间。! ^: l: L3 D) g1 h* X% H
3.同时啮合的齿数多。1 k( I8 \: H9 `8 J% U
双波谐波减速器同时啮合的齿数可达30%,甚至更多些。而在普通齿轮传动中,同时啮合的齿数只有2—7%,对于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同时啮合的齿数只有1—2对。正是由于同时啮合齿数多这一独特的优点,使谐波传动的精度高,齿的承载能力大,进而实现大速比、小体积。
7 V! d' G1 f9 V  B8 f: _+ m0 |* K  L3 W4.承载能力大。
* u3 F, `5 C. N4 ]( `谐波齿轮传动同时啮合齿数多,即承受载荷的齿数多,在材料和速比相同的情况下,受载能力要大大超过其它传动。其传递的功率范围可为几瓦至几十千瓦。
6 a2 _  l2 e5 B: u: n+ B) E7 A9 i$ w5.运动精度高。
" }% D+ M: E9 Z+ n由于多齿啮合,一般情况下,谐波齿轮与相同精度的普通齿轮相比,其运动精度能提高四倍左右。
4 A/ L% g, h  C/ q6.运动平稳,无冲击,噪声小。
% E/ X! H6 h$ h1 `# Q; Y  h' E齿的啮入、啮出是随着柔轮的变形,逐渐进入和逐渐退出刚轮齿间的,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滑移速度小,且无突然变化。
1 p2 a8 m# k3 W8 V+ Y7.齿侧间隙可以调整。
" x' U* j: r$ C$ `谐波齿轮传动在啮合中,柔轮和刚轮齿之间主要取决于波发生器外形的最大尺寸,及两齿轮的齿形尺寸,因此可以使传动的回差很小,某些情况甚至可以是零侧间隙。* [/ _) `1 _/ b6 ^$ I5 z+ d
8.传动效率高。
3 [7 A9 a" N  t( S2 M0 y) ^1 K" w与相同速比的其它传动相比,谐波传动由于运动部件数量少,而且啮合齿面的速度很低,因此效率很高,随速比的不同(u=60-250),效率约在65—96%左右(谐波复波传动效率较低),齿面的磨损很小。/ w0 d/ l& U! j3 p* o+ `) \
9.同轴性好。
/ q4 @5 R7 P+ v谐波齿轮减速器的高速轴、低速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5 q' Q7 K0 U7 i5 d10.可实现向密闭空间传递运动及动力。% D7 V( y9 P' U8 ]0 }) J
采用密封柔轮谐波传动减速装置,可以驱动工作在高真空、有腐蚀性及其它有害介质空间的机构,谐波传动这一独特优点是其它传动机构难于达到的。$ b$ m5 G) [* V6 k3 p7 w8 {
11.可实现高增速运动。! p" o) F7 ~, a& n$ O( b; i0 W
由于谐波齿轮传动的效率高及机构本身的特点,加之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因此是理想的高增速装置。对于手摇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等需要高增速的设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i! d' Y5 Z+ D+ V! x3 [& F12.方便的实现差速传动。
9 M* t2 M" ], W3 d# h由于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基本构件中,可以任意两个主动,第三个从动,那么如果让波发生器、刚轮主动,柔轮从动,就可以构成一个差动传动机构,从而方便的实现快慢速工作状况。这一点对许多机床的走刀机构很有实用价值,经适当设计,可以大大改变机床走刀部分的结构性能。; k: n, w; m; y/ R4 Q5 }4 c
13.谐波齿轮传动与其它传动性能的具体比较。' }: \/ C$ \% y4 [- p) M) D
当输入转速1500转/分钟,传动比和输出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四种普通减速器与谐波齿轮传动减速器的性能比较为:: p& i4 ^4 e; x
行星齿轮3 R7 v, n6 q7 V) U1 j
人字齿轮
: D) @. q! f1 S5 G; l2 i蜗杆加螺旋齿轮
5 \) O( E0 @1 s8 H. {7 O圆柱齿轮
8 R' m8 V9 W+ M. p# A谐波齿轮
. P! t4 w% F) {; n' {3905 Z5 t+ ~, X+ i' B
3900 ^3 x% P- E, G0 y' B
390/ P8 N( q7 }: g/ }$ T' ]9 [
3905 A7 d) Z' v& _& x( f$ H
390  X6 M) E. V2 e: c+ t- A
97.4
' q& Q+ b% ^$ R% P$ `6 R. ?7 k& c96
: e, Q4 s7 V/ ^7 q: `, D, z9 z100! q# d5 w3 z" X3 g. V% v% ^
98.3
* X! K2 w( U: ?; x' E( q# V100$ ]: j4 i0 W) X: ~3 M7 i
7.62
" q  G& t, j1 T/ t7.62
' X( Z. P" K. l3 i2 [8 o- E; d7.62/ g; \! i8 G) {2 \' i3 i
7.62" L, V7 H/ P9 V; u: w& I5 ~9 m( v
0.0944 F0 I3 l  ^" B6 ~1 o
12.78 q# I. G5 u( K4 B+ D
12.77 l% p4 v$ p( F: p3 }% m& x7 l
12.7
) t! l, k/ V( |: l12.7
9 H6 e$ t. Q) c1 @* p! w0.12
( [# `' v9 E# R同时啮合齿数
5 |$ L4 N1 t/ W8 ]3 Y齿面接触应力( @1 h$ o' N# K- ]* l
345; K8 ~+ {3 X7 ?( i# S
3453 g1 t* j5 {+ l2 Z
345
2 R7 N! Y! b- m" ]! O! ^345: |  @/ a6 V. H4 j3 i
4.12
5 j% ]( x6 Q0 o% y172  E  u8 y2 Z8 r) Y! r
172
- B9 c9 i8 t# ^; \$ o, r7 k- N7 S2 g' U+ D172
+ e! z9 g- I$ z3 g+ `: ?& p4 `/ w172
9 o/ x* Y2 a, x( p2.06/ ~" s3 \; y4 ~) K# L
齿面接触状态6 j, C  Q+ }6 L5 O& }
7 |: B: N( k# {1 \% Z2 U3 i- u& O
9 X2 N. Y3 H4 k$ G$ ]4 q  R
不好2 k4 Y3 A/ _+ `, l' l$ V! O9 i
# l' R. w+ ~3 A9 T
/ w5 O3 O6 Y% b3 c3 Y2 Y
33.13 G5 S$ A  f( P5 y2 }  D! l. e
35.6
+ p/ e, g  F0 k' T! D" b. L. L" A# h; c40.6& F  I8 p* [3 ]* Q1 O
58.8
! y4 ]2 g0 e" k( }( T! r18.5
" o7 K' ^( M1 ]9 q38.1& }  @* R" m% N; _/ H
50.8+ A! I4 ^, j- W! w% ~
43.2
  i& P+ O( C/ _; \913 w  z6 d: U8 A
16
3 L: S$ v4 y( u& n7 k1 s33.16 L  v  u0 Z5 U8 T9 l
25.49 ~) \  W; D" C' F: ]
25.4- v7 ~5 i% @  k9 a3 ~
34.6
* R2 E1 j3 H# r& ^3 x/ B( t5 F$ Q16.5
$ V2 p5 a2 ^# R- }7 k  e40, B) M' @: r8 [2 i/ ?2 ?. a
146" L. o$ G; o% B6 L* p
44. W0 V! |0 Z9 v* @6 B6 b
185
7 I' w" Y: O. q* V' L3 g5.5
0 q( G* w  m9 K" E111
9 r7 \9 z1 P& V- F  R! Z127! Z8 v8 V. v3 K) U% Q" K: K
92.5+ G# z- \0 [% C3 r" G2 ?3 w; \5 \& o
325
* k" Z# G  n7 c  U2 W25
3 ]* n9 n4 X9 Q5 a0 T文章关键词: 谐波传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24 15:20 , Processed in 0.1337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